-
2018年中国汽车电子整体发展情况分析
2018/8/20 14:55: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汽车电子通常是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常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用以感知、计算、执行汽车的各个状态、功能的系统。主要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娱乐性为主要目的。其中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汽车电子通常是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的总称,常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用以感知、计算、执行汽车的各个状态、功能的系统。主要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娱乐性为主要目的。其中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身电子ECU),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包括娱乐通讯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
汽车电子的市场主要包括前装和后装,公司业务主要在前装市场。前装市场是指由汽车电子生产厂商向汽车生产厂商提供配套电子设备;而后装市场指汽车使用者自行购买汽车电子设备装至汽车。车载汽车电子装备在前后装市场均有涉及,汽车电子控制装备通常位于前装市场。
汽车电子产业拥有十分重要的行业地位和意义,全球各国纷纷制定产业政策助力其发展。汽车行业拥有较长且覆盖多个国家关键行业领域的产业链,在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汽车行业的配套产业,汽车电子对于提升汽车的整体制造水平、进行新一轮产业变革拥有重要意义。由此,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子化转型。产业政策的扶持将为全球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新机遇。
随着各国政府对汽车低碳、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汽车行业对技术升级的需求逐渐加速。随着世界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能源、环境等问题,各国政府对工业排放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针对日益频发的交通事故,各国颁布系列法规政策,其中欧美日各国已将ADAS 列入汽车安全法规,日本也在2014 年将AEB 纳入安全评分体系。这些政策法规都表明汽车行业进行技术升级以降低油耗、控制排放、提升安全性能迫在眉睫。
消费者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日益升级,对汽车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期望在逐渐延长的驾车时间中能够通过车载系统增添行车乐趣、进行通信处理公务等,对汽车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通信功能外,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汽车的娱乐、交通等联网智能功能,车载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逐渐扩大,市场前景广阔。
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产化率与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1、全球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汽车电子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全球汽车产销量自2009 年至2016 年呈稳步增长态势。其中,全球汽车总产量自2009 年的6176 万辆增加到2016 年的9497 万辆。同一期间,全球汽车总销量由6556 万辆增加到9385 万辆。
新兴市场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全球汽车产销量增长的主力军。随着新兴国家经济增长的步伐逐渐加快、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正在逐步崛起,而以美、日、德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制造大国的汽车产业亦稳步发展。中国已在2009 年以48.3%的同比增长率、1379 万的整车产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此后虽然年同比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增速。未来随着新兴市场国民经济的增长、技术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升级,新兴市场的产业空间和消费市场会进一步扩大。
全球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推动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逐渐从高端车型转向低端车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渗透。随着全球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汽车电气化普及、汽车电子设备占比成本提升,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其2020 年将达到2400 亿美元。同时,伴随着新兴市场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居民消费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汽车电子产品还将逐渐从高端车型向低端车型、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渗透。
2011-2020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中国目前新车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与世界水平相比仍存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目前中国新车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整车成本中的平均比重为10%,其中轿车电子产品成本比重已达10%-25%。但世界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平均占比达35%,我国汽车电子化、智能网联化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市场前景广阔。预计,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在2020 年达到1058 亿美元。
2010 年-2019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亿美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行业集中度与国产化率的发展空间
目前,汽车电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且细分市场格局不一,高端产品领域目前供应商主要为欧美、日本等国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由于技术水平领先、先发优势明显、品牌实力突出,全球前十大知名零部件厂商如伟世通、大陆、德尔福等在汽车电子市场拥有较高的市占率,且较早纷纷进入中国布局。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亦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日本等地。
全球汽车电子市场格局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际主要汽车电子厂商及进入中国情况
公司名称研发能力全球化水平进入中国市场规模博世极强在德国拥43个工厂;覆盖50多个国家;150多家海外工厂很大德尔福极强全球拥198个工厂,34个技术中心很大伟世通很强在美国39个工厂,全球有50多个工厂很大江森控制很强在美、欧、亚、非地区有150多家企业较大电装极强在日本11家企业,海外80多个企业和机构较大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随着国家对汽车电子产业的大力扶持、国内汽车电子技术水平的提升,本土部分企业迅速成长。随着国家大力推行行业电子信息化、我国汽车电子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加上本土企业的本优势和灵活的市场策略,我国本土部分汽车电子厂商成长迅速,开始逐步进入本土自主汽车品牌以及部分国际品牌汽车厂商的供应体系。
1、智能驾驶舱与高级辅助驾驶(ADAS)成汽车电子领域新机遇
颠覆传统模式,智能驾驶舱定义人机交互3.0
智能驾驶舱定义是通常是指一个利用智能芯片和液晶显示屏为驾驶者提供直接、多元的人机交互服务的汽车部件。具体而言,智能驾驶舱将传统的驾驶信息系统、车载娱乐系统以及多个显示屏等有机集成在一起,具有多屏融合、数字化显示和智能控制等功能特点。智能驾驶舱主要包括中控信息系统、全液晶显示仪表、抬头显示HUD、后座娱乐系统以及流媒体后视镜等具体产品。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系统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革。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更加普及。汽车的人机界面、内部空间、操作和交互过程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传统意义上软硬件分离的界面逐渐被复杂程度更高和功能更加丰富的整合界面所替代,人机交互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改变。
传统人机交互模式采用物理交互,结构单一且操作复杂,极大影响了用户体验的安全性、便捷性,智能驾驶舱应运而生,带来全新人机交互体验。传统的人机交互1.0 模式主要是基于方向盘、物理按钮和控制杆的物理交互模式,存在操作冗杂、结构单一等问题。传统人机交互2.0 模式联合手机的计算能力、车载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为驾驶者提供导航、地图和音频等更多功能服务,但是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与传统模式相比,智能驾驶舱引领了人机交互3.0 革命,其融合了数字显示、多屏互动、智能监控、自然语言识别、人工手势操作等多项技术,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
2、渗透率与国产化率空间显著,智能驾驶舱与ADAS 成汽车电子领域新增长点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车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汽车的逐步推广。Analysys 易观提出,截至2015 年底,中国的智能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5%,至2020 年,我国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的市占率将达到50%,市场规模可达757.8 亿元。预测2020 年全球车联网汽车数量将从目前的6000 万台大幅增加至2.5 亿台。政府“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助力车联网及智能汽车的逐步推广普及
2014-2020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智能驾驶舱带来的人机交互3.0 模式,在未来有望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智能驾驶舱产品作为电动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等领域的核心亮点之一,将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前景景广阔。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进步、市场对车载信息、娱乐和控制形式的需求升级,对驾驶显示的需求不断升级,除了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外,用户体验度更好、功能给更加先进的中控触摸屏、全液晶仪表、HUD 蕴藏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国内企业纷纷布局。估计,到2020 年国内智能驾驶舱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14 亿元,2016-2020年CAGR 达25%。
2014-2020 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外企业看好智能驾驶业看好智能驾驶舱市场前景,纷纷布局产业链各个环节,以期在子行业中抢占先机。目前,国外企业在智能驾驶舱产业链各环节的竞争格局中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国内企业也在加大投入和研发以期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市场占有率。
同时,随着智慧出行的不断升级,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是我国汽车电子领域另一细分方向。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增值服务将成为智慧出行的重要目标,而利用各类传感器对环境的感知数据等新兴技术对驾驶的控制决策进行支持成为未来发展方向,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 前景广阔。随着传统车企对ADAS 系统的需求加大和国家政策助推,我国未来的ADAS 渗透率与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2020 年国内ADAS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963 亿。
2015-2020 年我国ADAS 市场规模及预测(亿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消费升级拉动需求,竞争优势支撑成长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n-Vehicle Infotainment 简称IVI),是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移动网络、互联网服务等,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能够提供包括车载音响、移动电视、CD、DVD、MP3 播放器、车载广播系统等娱乐服务和故障检测、实时路况、三维导航、无线通讯等信息服务。整个系统以提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为目的,极大提升了汽车的电子化、智能化水平。
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和用户消费需求升级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智能驾驶舱产品带来了发展新机会。随着全球及汽车产销量的不断增长以及用户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用户对在漫长枯燥的驾驶时间中的娱乐需求加大。车载娱乐系统能够为用户提供音乐、游戏等功能,增添驾驶乐趣,而且能够为用户提供路况、地图等信息,赢得市场青睐,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车载导航产业的迅速发展将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带来全新行业机遇,而网联智能化、电子化趋势的推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车载导航是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子市场,近年来车载导航逐渐成为汽车标准配置,呈持续增长态势。我国前装导航出货量从2009 年的50.3 万台迅猛增长到2015 年的371.2 万台,且渗透率仅为15.15%,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全球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还处在成长期,市场规模在2012-2016 年间以10.8%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800 亿美元,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随着用户量的不断提升、互联网巨头的不断入场,车联网将成未来发展趋势。行业智能网联化、电子化已成时代潮流,包含着内容服务、TSP、通信服务等智能化服务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未来市场空间将十分广阔,随着未来用户数量的进一步增长和BAT 等互联网巨头的不断入场,车联网成为了未来发展趋势。
3、驾驶信息显示系统
驾驶信息显示系统主要负责汽车运行过程中的状态监测及故障报警,有助于提升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进一步降低油耗。新型的驾驶信息显示系统采用了微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新兴技术,逐步转向智能化、数字化,拥有更高的精度和灵敏性,也拥有了更加多元化的功能。
我国驾驶信息系统目前已经经过了传统发展阶段,步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但整体技术水平仍有待提升。传统驾驶信息系统发展阶段包括机械式、模拟电子式发展,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开始逐步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电子化转型,但依然在技术上和国外汽车电子巨头拥有较大差距。
国外汽车电子巨头占据着较高市场份额和高端市场,内资企业目前主要服务于自主品牌车。在市场份额方面,由于技术实力领先,博世、德尔福、大陆、电装、伟世通等国外巨头占据着较高市场份额,但少数内资企业通过大力发展仪表和显示技术也在逐步缩小与国外巨头的差距。在市场领域方面,国外巨头占据着高门槛的高端市场,我国企业基本主要为自主品牌车提供原厂配套。目前国内部分优秀汽车电子厂商经过多年发展,仪表和显示技术已在国内外领先,潜力巨大。
4、车载空调控制器
车载空调控制器,即汽车空调设备的控制装置。汽车空调控制器是通过检测发动机转速和车厢内温度,并对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后,对电磁离合驱动器和怠速阀驱动器进行控制,实现对车厢内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使车厢内温度基本恒定并节省汽车能源。具体包括:手动机械式(早期汽车配置)、电动电子式(较经济配置)、全自动(最佳方案)、多温区自动(高端配置)。
全球汽车产销量、保有量的增长及居民对汽车舒适度要求的提高促进了汽车空调市场的快速增长,为车载空调控制器打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2011-2015年的汽车空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64%,2015 年的汽车空调市场规模为182 亿元,预计2020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0 亿元
2015-2020 年我国汽车空调预计市场规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为车载空调控制器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在今年9 月底落地的“双积分”政策,提出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我国2020 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要达到200 万辆,这一战略有助于空调配套产业-例如车载智能空调及控制器产业的发展。
5智能驾驶前景广阔,辅助驾驶系统进入成长期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雷达、摄像头让驾驶者提前感知周边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提高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智能系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高级驾驶辅助功能多样,主要可分为感知预警、主动控制、泊车辅助、车内驾驶辅助四大类。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属于人工智能的重要垂直应用领域。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按照自动化等级,将自动驾驶由低到高分为无自动化、智能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有限条件的无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五个阶段。其中高级辅助驾驶目前在我国被认为是人工智能极可能最早落地且最具商业价值的垂直领域之一。
国家政策助力智能驾驶产业的发展。2015 年5 月,由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十三五”规划也提出要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目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已提上日程。国家对于先进科技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其中智能驾驶领域占有相当比重。智能汽车市场增长空间巨大,中国智能驾驶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 年将达到1214 亿元人民币,前景可期。
中国智能驾驶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并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截至2015 年,中国智能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15%,但其中仍然有大量的智能驾驶乘用车处于等级1-等级2 水平。预计到2019 年,中国智能驾驶乘用车渗透率将超过50%。智能汽车的逐渐普及在未来将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并进一步带动相关车载软硬件设施产业的发展。
2014- 2020 年中国智能驾驶乘用车渗透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还处在市场导入阶段,市场机会广阔。ADAS规模将从2014 年的56 亿美元成长至2018 年的102 亿美元。在2013~2018 年之间实现17.1%的年复合成长率。全球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将在2020 年达到近400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我国ADAS 市场将稳步发展,并逐渐从高端市场向中低端市场渗透。
我国从2015 到2020 年会以年均30%的发展速度,达到12 亿欧元的市场规模。全球ADAS 市场在2015-2020 年将会保持19.3%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产品价格的下降,ADAS 的应用车型由高向低逐步下探,从豪华车逐步向中低档车渗透。
2015-2020 年全球汽车细分领域收入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就竞争格局来看,ADAS 市场的集中度较高,少数技术领先的欧美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在乘用车ADAS 领域,博世集团、大陆集团、德尔福、电装、奥拓立夫等五大ADAS 系统集成商占有全球65%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商用车ADAS 领域,博世集团、威伯科、大陆集团三家企业合计占有全球超过60%的市场份额。在我国,智能驾驶成为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争相追逐的风口,智能驾驶的发展热潮已经到来,在核心算法方面有创新优势的企业会获得领先地位。目前,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对智能驾驶争相追逐,但发展路径殊途同归。车企主要以车联网与 ADAS 发展为主,而互联网公司直接切入完全无人驾驶层面,跨界合作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智能驾驶发展热潮已经到来。不过,由于我国ADAS 技术尚未完成,产业尚未成熟,因此在ADAS 核心算法方面具备技术优势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将拥有广阔发展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