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煤治理战场扩围 点多面广仍是治理难点
2018/9/19 10:12:0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随着天气转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散煤燃烧作为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散煤治理成果更“榈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随着天气转凉,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散煤燃烧作为造成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散煤治理成果更是令人关注。
(资料图片 来源互联网)如何解决散煤治理点多面广难点?日前,由中国节能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散煤综合治理大会在京召开。本次大会围绕推动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有效解决散煤问题,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第二阶段目标展开研讨。会上,中国煤控中心发布了《中国散煤综合治理调研报告2018》。《报告》提出,治理散煤需要科学规划,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策略。
据《报告》估算,2017年散煤实际减量约为6500万吨,接近中国煤控研究项目散煤治理课题提出的2017散煤减量7000万吨的目标。
具体而言,在民用散煤方面,2017年,电、气等清洁能源大规模下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取暖方式呈现多样化和清洁化,北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破题。在工业散煤治理方面,2017年工业产能和产值两方面都出现正增长,其中产能利用率迎来近五年来的首次回升,比2016年回升3.7个百分点,在非工业领域小锅炉替代方面,小锅炉的淘汰工作在环保高压态势下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可以说,2017年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在环保督查的护航之下,散煤治理工作取得区域性、阶段性成效,随后而来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称“三年行动计划”)则为2018~2020年的散煤治理工作提供了系统性的部署。
今年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对中点区域的划分有了新的调整,要求集中力量重点推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的散煤治理。根据资料,汾渭平原处于煤炭产区,产业结构严重依赖煤炭,烧散煤问题突出,汾河谷地用户均散煤用量高于京津冀等同纬度地区,山西用户均用煤量4~5吨,煤质较差,硫分约为1.05%。报告指出,汾渭平原成为“十三五”后期散煤综合治理的主战场。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大部分省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其中“电代煤”、“气代煤”目标约450万户。根据报告,若考虑尚未公布的个别城市的替代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在2018年的发展,预计2018年有望实现500万户的清洁能源替代。
散煤治理作为“能源消费清洁化中的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随着散煤治理工作区域的扩大和治理工作的推进,难度和挑战也在不断加大。在民用散煤方面,“双替代”所造成的供应与成本两大难题需要解决。
在工业小锅炉的治理工程中也面临技术、管理和激励措施三方面的挑战。在工业小窑炉方面,主要面临着是淘汰落后产能和散乱污企业的治理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提出,民用散煤治理应在充分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策略,从成本分摊机制,清洁能源价格改革,供热体制、技术进步,市场良性竞争等多维度破解清洁能源取暖的经济性问题。同时,为“电代煤”和“气代煤”用户分别建立统一的巡检、维护和监控平台,帮助用户识别问题,为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保障。另外,要形成地方政府和企业联手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角度和安全管理。工业小锅炉和工业小窑炉企业的整治工作应该在全国开展,杜绝污染转移和返煤现象,加大落后生产工业和产能的淘汰力度,提高落后产能淘汰门槛,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深入开展清洁能源窑炉及其控制技术的研发。《报告》还提到,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采用园区方式成片供气,在天然气不能送达的地区,改用高效煤气供气作为过渡性方案,未来逐步由天然气替代。(实习记者 江晖 左宗鑫)
转自:中国工业报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