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京苏领跑夜间消费 消费大数据深入解析夜经济画像
2019/9/6 10:12:07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北商研究院发布了《2019上半年互联网夜经济报告》。报告以京东大数据为依托,对“多业态下的夜经济消费特征”及“近日,京东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北商研究院发布了《2019上半年互联网夜经济报告》。报告以京东大数据为依托,对“多业态下的夜经济消费特征”及“基础服务设施保障夜经济消费”深入解析,从全国消费特色、品类结构、业态布局等角度展现了生动的互联网夜经济画像。
报告显示,广东、北京、江苏成为夜经济下单的活跃地区。其中,“夜猫子”人群主要聚集在中西部及南部省市“,早睡族”则以东北和中部地区为主。同时,夜经济也拉动了众多商品的销售,如面膜、啤酒、助眠精油等。在政策加持和大数据的支撑下,全国夜经济消费供需两旺,消费内容丰富多彩,人均消费大幅提升。
粤京苏领跑夜经济消费
从近5年的消费数据对比来看,移动端购物充分拉动了夜间消费。
根据京东平台下单数据显示,广东、北京、江苏、四川、山东成为晚6点后至早6点前下单活跃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其中,以晚11点后至早3点前作为统计时间段,“夜猫子”占比高的省份为新疆、广东、四川、广西和陕西;相对的,“早睡族”占比高的省份则是黑龙江、吉林、安徽、辽宁和山东。从夜经济下单增量来看,包括青海、安徽、江西等省份下单量增速很快,品类结构上则是以食品饮料、服饰内衣、母婴等为主。
从全国各省份夜经济消费的品类结构分析来看,北京、天津、重庆的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宠物生活类商品”,成为最爱“猫主子和狗主子”的地区;天津、山东、河北购买了更多的酒类,成为最爱“喝一杯”的地区;黑龙江、陕西、吉林的消费者最爱“美”,购买了更多的美妆护肤类商品;青海、安徽、海南的消费者最爱“做饭”,购买了更多的厨具;最爱“吃零食喝饮料”的消费者则来自于上海、北京和天津,他们购买了更多的食品饮料类商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把时间轴拉得更加长远,从近5年的消费数据对比来看,移动端购物充分拉动了夜间消费。京东大数据显示,从24小时下单量的分布占比来看,PC端晚上7点后的占比会出现明显下滑,而手机移动端在晚上9点至11点间则会产生新的购物高峰,可以说夜间消费经济与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高速的普及是分不开的。
助眠商品增速快
消费者在享受夜生活之后会选择购买补偿类的商品,让自己在第二天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当中。
夜经济已成为时下的热词,北京、上海、重庆等地都在因地制宜推动夜经济发展,实体场所争相加入夜经济大军。其实,电商平台是真正的24小时不打烊,也培养了消费者的夜间购物习惯。对夜经济衍生消费商品进行分析研究(如聚会型商品、助眠型商品等)的数据显示,面膜、睡衣、啤酒、速食和耳塞等商品成为下单量排名前五的商品,而助眠精油、助眠灯、睡眠喷雾等商品的下单量则获得了高速增长,“熬最深的夜,购买最贵的商品”,说明消费者在享受夜生活之后会选择购买补偿类的商品,让自己在第二天能够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生活工作当中。
单从食品饮料类商品的下单量来看,啤酒成为熬夜首选。同时,具备提神醒脑功效的维生素功能饮料、聚餐特色的麻辣小龙虾及网红零食大礼包等也深受消费者喜爱。
此外,从晚6点后京东物流一小时达数据来看,水果、冷系食品(含冷藏和冷冻食品)和休闲食品夜单量较高,蔬菜、洋酒和乳品冷饮则呈现出高增幅。通过一小时达的物流数据可以明确感知到消费者在晚间的购物需求究竟是什么,这样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为不同的消费者量身定做相应的产品,并提供配套的服务。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成长,京东将会从技术角度去助力和支持夜经济,例如配送终端采用无人配送车模式、客服领域使用AI客服,在减少员工压力的同时保证服务质量。
二三线城市增速领先
京东到家5月至7月销售数据显示出夜经济消费正在高速增长,大量二三线城市夜间消费增速超过了老牌一线城市。
除京东平台线上的消费数据以外,报告还展示了无人超市、七鲜超市、京东到家等消费数据,解读线下消费者的购物行为。
七鲜超市数据显示,一次性用品、热带水果、低温酸奶、茄果类、面包、浆果类、核果类、糕饼、根茎类、饮用水成为晚6点后下单量排名前十的商品类别。从用户画像来看,女性、26-35岁用户更偏爱夜消费。
晚间消费女性占比高出全站平均水平较多,这是线下超市的特色,这说明女性扮演着家庭购物决策者或执行者的角色。从年龄上看,26-35岁的年轻上班族下班后会去七鲜超市买生鲜或晚餐;56岁以上人群的夜生活也较为丰富,如有一些老年人跳完广场舞后再去逛七鲜超市购买所需商品。可以说,年轻人和老年人是线下夜经济成长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人群。
无人超市数据显示,受员工就餐、上下班影响,办公区销售波动性较为明显,景区周围晚7点到10点的销售表现活跃(如西安大雁塔等),商业区下午2点到5点的销售表现最为活跃;从白天与夜间商品消费角度来看,办公区的肉干肉脯夜间需求量高于白天,而景区和商业区则是啤酒的夜间需求量高于白天,总体上饮料、休闲零食均为各店面夜间销售表现较好的品类;办公区偏好鲜食类,景区偏好饮用水,商业区则偏好饼干糕点。
作为本地即时性消费的零售平台,京东到家5月至7月销售数据也显示出了夜经济消费正在高速增长,夜间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达60%。其中便利店夜间成交额同比增长40%,销量最高的商品为奶制品、便利店鲜食及冷饮冰品。药店夜间订单中销量最高的为退烧用药、止疼用药、胃肠用药。从城市维度上讲,上海是全国夜间订单量最高的城市。当然,夜经济的活力不仅体现在一线城市,重庆夜间单量同比增长110%、武汉增长70%、惠州增长130%,大量二三线城市夜间消费增速超过了老牌一线城市。(记者 张涛)
转自:中国商报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降成本拓市场多创新 各地稳外贸频出高招
- 下一篇:中国开启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新征程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