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促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下一个15年规划初定
2019/12/28 10:12:0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2019年10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次公开征求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这是继2019年10月后,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智能网联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30%,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专家表示,这样的指标方向更加务实和可控。作为第二版征求意见稿,虽然不是最终定稿,但却可以从中一窥我国新能源汽车下一个15年发展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向,以及一些具体发展目标。可以预期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会更加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发展力度,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步伐。
力争2025年进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
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提出,力争经过15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我国进入世界汽车强国之列。纯电动汽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趋于普及等。
为达成该目标,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了8项要求。包括,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耗降至12千瓦时;构建新型业态、鼓励跨界合作;推动产业融合、构建“出行即服务”;完善充换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开放合作、引导企业“走出去”;放宽市场准入、完善双积分政策;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破除地方保护等。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指标有升有降,更加务实。”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与10月份版本相比,此次主要变化集中在三方面:一是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此前为20%左右);二是删除了2030年的销量占比目标(此前为40%);三是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降至12千瓦时/百公里(此前为11千瓦时/百公里)。同时,此次新增‘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完善双积分,建立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等税收优惠,优化分类交通管理及金融、保险等支持措施;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过去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汽车总产销量的比重持续提升,如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为4.6%,较2017年增长2.3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这一目标对汽车企业的引领方向很大,更加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发展力度,会推动企业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崔东树表示。
为推进质量品牌建设和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指出,开展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全过程可靠性技术开发应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健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和追溯机制。引导企业强化品牌发展战略,以提升质量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强化产品质量体系的提升,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质量可靠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其中安全性问题尤其突出。”崔东树说。
在崔东树看来,此次征求意见稿增添的“保障措施”力度强、措施到位。“特别是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完善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建立与碳交易市场衔接机制’。这体现了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协同发展的趋势。未来,电耗将有望逐步计入能耗指标。有效引进碳排放交易概念是与国际接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举措。”
力促高质量发展
2012年以来,我国先后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措施40余项,覆盖从研发到生产、从推广到监管的各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全球范围内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持体系。同时,新能源汽车产销独步全球,如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60%。此外,技术水平提升很快。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多数已达到300公里以上,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50瓦时/公斤,价格为1.2元/瓦时,较2012年能量密度提高了2倍,价格降低了70%。
“为了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政策支撑,凝聚行业共识,坚定发展信心,2019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罗俊杰介绍,编制工作的总体思路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从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明确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导向,兼容多种技术路线的发展。二是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的对策,形成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与资源环境、社会运行的良性循环。三是处理好宏观和微观、当前和长远、国内和国际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基础设施,深化开放合作,走出一条更加协调、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路。
专家表示,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尚未最终成稿,但就目前发布的第二版征求意见稿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将更加强化新能源汽车的主导发展力度,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步伐。(记者 于大勇)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