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将成新“蓝海”
2020/2/27 10:12:0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目前正在对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也意味着酝酿良久的零部件再制造政策措施将加速出台,将为这一产业带来重大利好,专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目前正在对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办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这也意味着酝酿良久的零部件再制造政策措施将加速出台,将为这一产业带来重大利好,专家预计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将成为汽车行业新的“蓝海”。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指批量化使用废旧汽车零部件,进行专业改造修复,使其拥有与新品一样的规格和品质。一般来说,与新品相比,再制造零部件在成本、节能环保等方面都具有很大优势。有数据显示,再制造零部件可节约成本5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
2019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机动车零部件再制造管理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管理办法明确了再制造的概念,即按照国家标准,对功能性损坏或技术性淘汰等原因不再使用的旧机动车零部件进行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使其性能特征和安全环保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同时,明确了参与企业的“门槛”条件,界定了再制造的零部件范围,并建立了追溯体系,加大管理力度。
据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机动车回收数量为229.5万辆,同比增长15.3%。自2011年开始,我国的报废汽车数量就一直呈现直线递增态势,废弃资源的绿色回收利用亟待上升至实际可操作层面。
专家表示,目前欧美的零部件再制造占到汽车后市场50%的份额,而中国的再制造份额只有2%至3%。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车龄的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或将造就一个新的巨大市场。
正因如此,政策层面一直在推进再制造领域的发展。从2011年到2013年,每年都有关于推进再制造领域发展的政策出台,一批试点企业和生产基地逐步确立。2019年5月,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正式公布,发动机、变速箱、前桥、后桥、车架等“五大总成”的再制造解禁。
虽然已有良好开端,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尚不成熟,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行业仍然存在很多瓶颈。首先,由于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技术能力落后、生产环境差、缺乏专业技能培训、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再制造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培育。其次,再制造消费认可度不足,消费者普遍认为再制造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另外,现行法规政策在某些方面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有关管理制度亟须健全,监管体制、产品和再制造对象的市场机制有待形成。(记者 李志勇)
转自: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