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研究报告:社融增速略增,信用扩张见顶
2020/8/12 15:11:16 来源:西南期货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01 7月社融增速略增,信用扩张见顶2020年8月11日,央行发布了我国7月金融数据。初步统计,2020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01 7月社融增速略增,信用扩张见顶
2020年8月11日,央行发布了我国7月金融数据。初步统计,2020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02万亿元,同比多增2135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524亿元,同比多减303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2亿元,同比少减83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367亿元,同比多减691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130亿元,同比少减343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383亿元,同比少5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5459亿元,同比少968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1215亿元,同比多622亿元。
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73.33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4.92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41万亿元,同比增长9.6%;委托贷款余额为11.21万亿元,同比下降4.9%;信托贷款余额为7.18万亿元,同比下降8.2%;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8.9%;企业债券余额为26.98万亿元,同比增长21.1%;政府债券余额为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7.72万亿元,同比增长7.5%。
信贷方面,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6.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低0.2个百分点。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927亿元,同比少增631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57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067亿元。
尽管7月社融增速略增,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维持高位,但从增量数据来看,7月社融增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低于预期。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由6月的1.9万亿下降为1.0万亿,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由增2190亿变为减1130亿,企业债券融资减少1000亿至2383亿,但非金融企业股权融资由538亿增加到1215亿,这与近期科创板、新三板精选层企业的密集IPO与增发有关。
从居民信贷结构来看,7月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6067亿,不仅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也与今年6月基本持平,侧面证实了房地产销售增速维持高位。预计房地产市场的景气仍将延续。
从企业部门的信贷结构来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264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2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968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02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70亿元。短期贷款与票据融资的减少,可能与央行流动性与监管政策的收紧,企业套利活动减少相关,而中长期贷款维持高位,切实体现了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尽管总量上略有收缩,但信贷结构更趋于优化。
对于未来社融与人民币贷款增速的走向,我们判断,7月大概率是本轮信贷扩张周期的高点。6月19日,央行行长易纲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预计带动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近2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将超过30万亿元。据此计算,全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为12.1%和11.0%,远高于7月的13.3%和12.9%。截止2020年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5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为13.3万亿,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75%和67%。因此,如果按照央行的预定目标,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将显著回落,7月的社融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大概率是本轮信贷扩张周期的高点。
此外,按照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将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3.35万亿额度,而截至6月,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2.37万亿,占比70.7%。跟随着专项债的发行节奏,政府债券发行对社融的拉动作用将明显降低。
2018年以来,我国处于结构性去杠杆的过程中,社融存量增速持续下行,但始终保持略高于名义GDP的水平。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政策重点转向稳增长,货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允许宏观杠杆率暂时上升,社融存量与名义GDP增速之差走阔。而2020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明显修复,市场信心趋于稳定。在此背景下,疫情期间特殊的货币政策酝酿退出,宏观政策兼顾稳增长和防风险,流动性过于宽松不利于稳杠杆、防止资金空转、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因此,在政策基调趋于稳健的背景下,预计本轮加杠杆的空间不大,社融、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剪刀差将进一步收窄。
02 M1增速上升,M2增速回落,M1-M2剪刀差收窄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2.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末低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9.1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4个和3.8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9万亿元,同比增长9.9%。当月净投放现金408亿元。
M2增速由6月的11.1%回落至10.7%,与社融增量不及预期类似,随着疫情期间特殊的货币政策退出,流动性边际收紧,货币政策趋于稳健,本轮信用宽松已过高点。可以预见,未来社融增速、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的之差,可能将进一步收窄。
M1增速则进一步上升至6.9%,表明企业现金流状况进一步改善,盈利能力和投资信心均在回复。M1-M2剪刀差将进一步收窄,证实经济景气度的持续回升,从股票市场风格的角度,利好周期股胜过成长股。
与社融存量增速类似,6月M2增速与5月持平,维持在11.1%的阶段高位。M1增速则有所反复,由5月的6.8%下降到6.5%。其中,M2增速上升,表明货币派生机制运行良好,货币乘数进一步上升,再次证实信用条件继续改善。M1增速整体上升,则表明企业现金流状况有所改善。随着宽信用的深入推进和实体经济的复苏,预计下半年M2增速将维持高位,而M1增速有望进一步回升。
03 宏观经济展望及利率走势展望
总结2020年7月金融数据,尽管社融存量与人民币贷款增速均维持在高位,但增量数据均不及预期,M1增速进一步回升,M2增速小幅回落。数据表明,随着国内货币政策的回归常态,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完成,本轮信贷扩张已过高点,社融存量、M2增速与名义GDP增速之差,将大概率收窄。
针对国内政策的取向,在7月的报告中,我们提到,“国内央行难以效仿欧美央行大水漫灌,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将以宽信用和降成本为主,通过精准的“滴灌”,支持实体企业的复苏。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疫情期间的特殊宽松政策将酝酿退出,流动性或进一步随着经济数据的改善而边际收敛。”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证实了我们的观点,预计央行将并不急于加码总量上的宽松政策,为未来留出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而更加注重政策的精准导向,通过定向宽松支持实体经济。
对于宏观经济的走势,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明显复苏。尽管需求复苏程度不及生产,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恢复。基建投资显著回升,房地产和汽车等中游行业需求回补,外贸部门保持韧性。我们认为,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的带动下,国内经济将延续复苏态势。
对于国债期货的走势,我们认为,国内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宏观经济仍有望持续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处于高位,整体环境偏利空。尽管社融与M2增速有望见顶回落,但预计债市仍将以震荡为主,向上或向下的空间均不大。建议投资者暂时观望,等待确定性更强的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