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启动“求索”计划:40位青年科学家成为上海“求索杰出青年”
2020/8/22 16:10:2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根据计划安排,上海脑中心拟对“求索”研究组长、青年研究员、博士后,分别最高增量资助科研经费100万元/年/人,津贴10万元/年/人,资助期3年。瞄准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平均年龄不到30岁、来自上海15个不同单位的40位青年科学家,近日通过评审,正式成为上海“求索杰出青年”。不改变人事关系,在原有单位科研经费上做加法,创新采用“双聘制”做法后,他们每人每年最高可获得100万元的科研经费增量,进行“开拓式”创新。
想要成为“求索青年”,论文、职称都不是最主要的“敲门砖”,能不能以原创性的研究方向,通过行业顶尖大咖们的评审,才是关键。这一由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简称“上海脑中心”)发起的研究计划,旨在探索培育一批聚焦“原创”研究的科学家。
根据计划安排,上海脑中心拟对“求索”研究组长、青年研究员、博士后,分别最高增量资助科研经费100万元/年/人,津贴10万元/年/人,资助期3年。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助理教授顾运,此次被聘为“求索”计划青年研究员,今年他才刚刚30岁。顾运一直研究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在医学影像和手术导航中的应用,也关注类脑计算。
“机器学习依赖大数据,小数据无法换得好性能,但人脑就能做到举一反三。我一直在思考,能否把这种‘举一反三’推广到人工智能上。”顾运说,成为“求索青年”后,自己可以进行更多跨学科的沟通交流,有更多机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我们有三类科学家,第一类是‘探险家’,走人家没有走过的路,在科技的无人区披荆斩棘;第二类是‘导游’,年轻时是探险家,找到新天地后,他们带领更多人在这里寻找创新突破;第三类是‘游客’,导游带着他们来到这个领域,他们做一些小的创新突破和研究,不敢走太远。”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主任蒲慕明说,像“探险家”这样,真正做重要原创性发现的科学家现在还是太少,“求索计划就是希望从年轻人中筛选、培育出这样一批探险家。”
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蒲慕明看来,第一要素就是人才,“探险家”的诞生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更需要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
“我们坚持国际同行评审的标准,绝对不会因为一个青年人短时间内没有论文,就对他采取差别待遇,而是看他的研究方向是不是具备原创性、前瞻性。第一批还只是个开始,未来会不拘一格、多点突破,让真正有创新能力的人,都有机会参与进来。”蒲慕明说。
对科学人才的吸引,机制创新和配套环境很重要。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认为,上海将发挥好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优势,有计划、针对性地联合引进国内外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提供更好地配套环境,为脑科学领域打造人才培育平台。(记者 周琳)
转自:新华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