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值两天涨3100亿,拼多多让7亿多用户天天双11的底气在哪
2020/11/16 16:07:4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了解了拼多多让7亿多用户“天天双11”的底气后,你可以大胆预测,未来还会有更多用户会“拼”起来。拼多多“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产品”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双11”刚刚过去,各大电商的战场硝烟消散未久,不同于另外两大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拼多多没有发布任何关于双十一的战报,显得异常低调。
然而,在另一个战场上,拼多多却是结结实实地秀了一把肌肉。“双11”之后的第1天,11月12日,拼多多公布了2020年的三季报。各项核心数据大超预期,特别是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达到7.31亿,直逼阿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拼多多首次季度实现盈利4.66亿元。
超预期的季度成绩单是在7月拼多多新任CEO陈磊接任创始人黄峥后取得的,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拼多多的人才梯队体系建设正在发挥力量。
在看到拼多多核心用户数据和主营数据的强劲增长后,资本市场进一步评估拼多多的价值。11月12日和13日,拼多多股价分别上涨20.41%和12.73%,市值增加约477亿美元,以人民币计算,两天拼多多市值增长约3149亿元。
市值增长的背后,是资本认可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及其产生的商业价值。外界看到,拼多多满足用户极致性价比需求的用户认知心智正在形成。不仅仅是“双11”这一短暂的时间周期,在“百亿补贴”下,拼多多用户几乎天天都在“双11”,这或许也是拼多多不刻意公布“双11”战报的缘由。
拼多多为什么敢并且能让用户“天天双11”,将“百亿补贴”持续真金白银地砸进去?它的逻辑和底气又是什么?
用户的选择,资本的追捧
犹记得在去年同期拼多多公布三季报数据时,外界对其彼时5.363亿的年活跃买家用户数大为惊呼,在这个指标上,仅在2015年成立的拼多多已经完成了对京东的超越,只位居阿里巴巴之下。
事实证明,快速增长的拼多多还在快速增长。今年的三季报数据显示,过去一年的时间,拼多多上年度活跃买家数增长了1.95亿,已经来到了7.31亿,实打实的一半中国人都在“拼”的拼多多。
7.31亿的年度活跃买家数已经无限逼近阿里同期的7.57亿,诸多研究机构预判拼多多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年度活跃买家数超过阿里巴巴。
月活指标上,第三季度,在拼多多电商App上的平均月活用户数达到了6.43亿,单季度增长了7460万,一年增长超过2.1亿,增长50%。
值得注意的是,6.43亿的月活只是拼多多电商App上的访问数,如果算上小程序等其他访问渠道,拼多多全系月活数据会更加庞大。
在衡量商业价值的重要维度指标交易额(GMV)上, 截至今年9月底的前12个月平台GMV达14576亿元,同比增长73%。这一增速是行业平均水平的8倍。
在电商平台上,GMV的增加,取决于两个指标,一个是用户数,一个是单个用户的平均消费额。除了前述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7.31亿,同比增长36%外,单个用户的年平均消费额进一步增长至1993.1元,同比增长27%。
拼多多CEO陈磊此前曾透露,拼多多平台的日物流订单峰值已经突破1亿单。
消费额和订单额的增加,说明用户对拼多多平台的复购率在提升,认可和忠诚度也在提升。
面对拼多多的快速崛起,如果说过去你的观念是拼多多与阿里、京东侧重于不同的用户群,也就是“五环外”群体,那么在今天,当拼多多的用户体量已经超过7.3亿时,你的观点要变了。三家电商巨头所渗透的线上用户已经极为重合,“五环内”的用户开始成为拼多多的重度用户。
近期,高盛援引数据机构Quest Mobile的报告称,第三季度拼多多APP的用户总时长达到5310亿分钟,较去年同比增长101%。在第三季度,拼多多用户使用时长已经占据中国所有电商服务平台用户总时长的41%,较二季度的34%大幅提升7个百分点。
一切的数据表明,用户做出了选择,一半的国人都在拼多多上“拼”。用户的选择自然就会驱动资本的选择。
从资本投资的逻辑出发,其长远核心看重的是商业价值的增长和预期。
站在现在看,拼多多的用户规模和GMV在快速增长,在三季度甚至实现了单季度的首次盈利,验证了拼多多商业模式和战略打法;面向未来看,拼多多的用户规模跃居中国电商第一成为大概率事件,同时,拼多多传统强项农产品产业正在成为电商争夺的一个10万亿级赛道,有望成为拼多多增长的新驱动。
有了现在和未来的预期,资本加仓拼多多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看到,拼多多在三季报公布后连续两天股价大涨,市值已经达到1812亿美元。
“天天双11”,为什么拼多多“敢”和“能”?
在拼多多的三季报中,有一个数据格外特别,那就是补贴和推广费用,这一数据达到100.7亿元,同比增长了46%。
这意味着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不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砸下去并且要真实体现在财报上的。只要真实砸,用户自然就能感知到,难怪“真香”成为过去一段时间拼多多用户评价最多的两个字。
拼多多的“百亿补贴”活动始于2019年6月,当月拼多多正式推出百亿补贴活动,联合品牌商对全网最热的高端商品,如iphone、戴森吹风机等提供百亿现金的补贴,在全网最低价基础上进一步让利。可谓是让用户“天天双11”。
搞一天“双11”不难,搞一个月“双11”也不难,可是天天“双11”很难,让7.3亿用户“天天双11”更难。为什么对于已经拥有如此大体量用户的拼多多来说,还“敢”而且“能”让用户“天天双11”?
“敢”代表的是意愿,“能”背后则是洞察商业本质后,确保战略的执行落地和可持续。
为什么拼多多愿意持续地补贴呢?
在商业上,运营动作只是路径,包括百亿补贴也是如此,要探究其目的,则要回到拼多多本身的愿景上来,即能明白它为什么要这么干。
拼多多的愿景之一是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产品。显然,从愿景看,拼多多要服务的对象是消费者,目的是让消费者有物超所值的产品。
这就回归到消费者的本质需求上来,其核心是产品的价格、质量和服务。也就是极致的性价比。
痛点有了,拼多多就通过持续“百亿补贴”这样的类似于“天天双11”的活动,将消费者喜欢的产品价格降下来。再通过创设“假一赔十”的消费者赔付金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让平台上产品的极具性价比。
拼多多的意图很明显,那就是让外界提起谁是满足中国最广大人群性价比需求的新电商平台时,首先想到的是拼多多。
理解了拼多多的“敢”,再看拼多多为什么“能”做成这件事,毕竟一个季度100.7亿的补贴推广费用可不是笔小数字。
复盘来看,拼多多“能”让7.3亿用户持续狂欢“双11”的背后,核心就在于其对商业本质的洞察,即平台只有“利他”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电商平台上两个核心主体就是用户侧和产品供给侧(商家),如何高效率地服务用户侧和供给侧进而实现“利他”是拼多多要解决的问题。
围绕这个核心问题,拼多多在前端通过社交拼团和算法模式的创新,系统性降低了流量获取成本,在后端,则通过供应链改革、产地直发等模式,创造围绕以性价比为核心的商品供给。而在市场活动上,拼多多持续通过百亿补贴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最需要的商品。
也就是说,供给侧端的商家通过拼多多的赋能,降低了传统电商模式下的生产、销售成本,进而可以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而消费者端在享受更具性价比产品时,叠加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能够获得更好地消费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拼多多完成了对用户消费端和商家供给端的赋能,两者在拼多多的平台上就会更加具有活跃度,伴随而来的就是用户规模的增长和GMV的增长。
当拼多多平台品牌力与市场地位持续提升,又会带来商家更高广告需求,驱动货币化率提升。比如拼多多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42.10 亿元,同比增长89.1%,单季度货币化率为 3.2%,同比增长了0.2个百分点。
用户规模、GMV、货币化率三个维度指标的健康增长,又会驱动拼多多财务更加良性。截至三季度末,拼多多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合计达到456亿元。
强劲的现金流和盈利的趋势又可以反哺“百亿补贴”的力度和可持续性,并且对“多多买菜”等一系列新增业务提供支持。这个闭环形成拼多多极深的护城河。
所以,透过拼多多的三季报,你会发现,让7.3亿用户“天天双11”是真实的,对拼多多的长期发展也是良性的,而可持续且良性也是商业模式最本质的要求。
了解了拼多多让7亿多用户“天天双11”的底气后,你可以大胆预测,未来还会有更多用户会“拼”起来。拼多多“通过有趣的互动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物有所值的产品”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转自:互联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