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放战略储备对平抑油价效果有限
2021/12/2 16:01:1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11月23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SPR),并将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5国一起协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缓解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时出11月23日,美国政府宣布,美国将释放50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SPR),并将与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英国5国一起协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缓解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时出现的石油供需不匹配问题并降低油价。对此,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以及俄罗斯和其他相关产油国(以下简称“OPEC+”国家)表态称,将在12月2日的会议上重新讨论其增产政策。目前,其增产策略是日均增产40万桶原油。
行动:史无前例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美国称将带动日本、中国、印度、韩国、英国等石油消费国联手释放石油储备。此举意在通过暂时增加供应量平抑油价,在历史上十分罕见。报道称,历史上,美国等曾应国际能源署要求,在1991年海湾战争、2005年美国遭受飓风侵袭以及2011年利比亚政局不稳等情况下释放石油储备,但几乎从未以平抑价格为由释放储备。
除了美国,其他国家中,印度将释放500万桶,英国将释放150万桶,日本计划释放420万桶,韩国也将于近日公布石油储备释放量。
多国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势必影响全球油价。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称,中方会根据自身实际和需要安排投放国家储备原油以及采取其他维护市场稳定的必要措施,并及时公布相关消息。中方注意到近期主要消费国采取释放储备行动以应对市场波动和变化,中国正在与有关方面,包括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就此保持密切沟通,希望通过沟通和协作,确保石油市场长期平稳运行。
原因:供不应求
“疫情缓解、经济复苏推动原油价格快速反弹,是美国政府决定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的主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组织学院副院长崔守军对本报分析,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油价高企传导到美国经济各领域,导致居民生活费用和燃油开支增加,叠加圣诞节到来导致交通出行和购物增多,居民负担增大;二是油价攀升推动通货膨胀,对经济复苏起到抑制作用,不利于民主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占据优势;三是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作为外交工具,向OPEC和俄罗斯传递政治信号,表达不满,迫使‘OPEC+’增产。”
面对巨大的石油需求缺口,“OPEC+”国家为何严格控制石油增产速度?崔守军认为,石油出口收入是“OPEC+”国家的财政支柱。去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油价跌幅巨大,导致“OPEC+”国家承受的财政压力更加巨大。今年以来,油价快速反弹,这些国家国内经济也随之快速复苏。在石油消费增幅不大的情况下,快速增产会引发油价下跌,这不符合“OPEC+”国家的利益。
影响:杯水车薪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称,与庞大的消费量相比,各国释放的石油储备总量“杯水车薪”。法国《回声报》网站报道称,相对于接近每天1亿桶的全球石油消费,目前的释放规模依然有限。无论如何,这只是一项短期措施,因为战略储备随后还需要重新填补。
“供需结构是决定油价长期走向的决定性指标。保持石油价格稳定符合各方利益。接下来一段时间,基于全球经济复苏导致石油消费量的提升,‘OPEC+’国家预计会逐步增产,既要缓解石油消费大国的焦虑,也要维持原油价格的稳定。”崔守军说,全球坚持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以及技术变革领域的不懈努力,导致新能源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是抑制油价过高的长期因素。未来原油价格即便突破100美元,也是短期走势,难以保持较长时间。
本报记者 贾平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燕之屋鼎力支持第三届快消品知识产权服务大会,激活知识产权商业价值
- 2025“智慧助农 品牌强农”田间日大会——智能灌溉管理系统创新成果展示
- 第十三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关村全球农业科技创新论坛在京隆重举行
- “问道自然·思行合一”—— 中国管理思想论坛·丽江站 暨经世书院丽江总裁研学营本周将于云南丽江举办
- 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2025年北京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余个
- 《2025消费品行业系列研究报告—智能网联汽车》发布
- CADDX卡德克斯强势登陆北京博览会,FPV黑科技引爆全场
- 卧兔网络6国官方认证TAP机构+全站点红人资源赋能品牌增长
- 戈峻2025谷雨演讲盛大启幕,共话民营企业“路在脚下”新征途
- CIBF2025|格雷希尔 - 5月深圳电池展期待您的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