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刺5G时代 融合应用正全力提速
2021/12/17 9:36:1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数量和创新性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其中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5G融合应用正在全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5G应用创新案例超过1万个,数量和创新性均处于全球第一梯队,其中全国“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500个。5G融合应用正在全力提速。
“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结合,构建数据要素更快速可靠流通的信息'大动脉',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优化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配置,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党组书记、部长肖亚庆在近日召开的全国5G行业应用规模化发展现场会上表示。
驱动生产、生活方式大变革
5G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5G商用以来,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在新型信息消费、行业融合应用、社会民生服务等领域的5G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目前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开发高级专家唐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生产领域,5G技术加速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例如在智慧港口,工作人员通过电脑远程就可控制轮胎式龙门吊、桥吊,全面提升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在智能工厂,5G网络将生产设备无缝连接,并进一步打通设计、采购、仓储、物流等环节,使生产更加扁平化、定制化、智能化。
当前,5G技术不断催生出诸多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在推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智慧养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G+AI早已融入智能家居、智慧农业、公共交通等领域。
其中。5G+自动驾驶是5G技术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5G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是最契合5G大带宽、低延时特点的,在5G技术的助力下,自动驾驶车辆在车路协同中可收到毫秒精度的红绿灯信息、路面10cm大小物体提醒、盲区人车穿行信息等,并通过5G网络,自动驾驶安全员可对运营中的车辆进行管控驾驶。”雄安新区数字交通实验室主任任大凯说,5G技术的出现,加速了自动驾驶商业化应用。未来2-3年,自动驾驶车辆将会越来越广泛出现在生活中。
5G融合应用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5G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
据了解,5G商用两年来,在网络方面,我国已建设起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5G基站96.1万个,占全球70%以上;在市场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5G终端连接数超过3.65亿,占全球80%;在应用方面,全国已有超过600家三甲医院开展5G+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应用。
当前,5G融合应用正在加速,但5G在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中尚有商业模式创新难度大、行业应用需求千差万别等问题待解决。唐小勇表示,目前,我国5G应用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如前期投资成本巨大、合作模式不清晰、行业壁垒较高等问题。
新华网联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5G融合应用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当前,全球各国5G应用整体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以建促用”发展模式效果明显,5G应用处于加速导入期。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积极面对阻碍5G融合应用的各种问题,从跟随到引领,不断创新模式、打造示范标杆、构建多方共赢的产业生态,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快制定出台支持5G垂直应用发展的政策措施,以技术和市场优势带动应用的发展。”唐小勇说。
多方合力加快5G融合应用
5G不是通信行业的“独角戏”,也不是通信行业和设备制造商的“双簧戏”,而是全社会千行百业共同参与的“大合唱”。当前,5G融合应用正处于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融合应用还需各方共同努力,打好“团体赛”。
雄安新区是政府与行业共同推动5G融合应用的典范区域。任大凯告诉记者,目前,雄安新区正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基于5G网络,在紧急情况下,仅需要一两秒钟,就可以配备好一条“数字轨道”,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在雄安新区,基于5G带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融合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任大凯说。
当前,关于推动5G融合应用的政策利好在持续加码,从工信部等10部门发布《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北京、上海、广东、山西等地方展开密集部署,各方合力为5G商用提供强劲势能。
据悉,工信部将加大政策布局力度,进一步推动5G应用规模化发展。建设一批行业特色应用集群,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产业集聚效应,推动建设一批5G融合应用产业基地。作为5G应用落地的关键一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在加大布局5G应用。
“加快5G应用复制推广,要加强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合作,加快建立产品共同创新、价值共同创造、利益共同分享的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肖亚庆说。(记者 刘琴)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