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 自动化 轻简化装备创新为我国大豆产业赋能
2022/3/1 10:12: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大豆生产在耕整地和播种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20年全国大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7%,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当前,我国大豆生产在耕整地和播种作业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2020年全国大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7%,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90.1%、87.4%、81.8%,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20年我国进口大豆突破1亿吨,自给率不足20%。从机械化创新角度出发,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区域生产条件的差异化稳步发展的路子,是提高国产大豆竞争力的重要选择。
对外依赖过高制约产业发展
我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中,水稻、小麦实现了完全自给,玉米自给率超过95%,仅有大豆产需差距巨大。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由于国民饮食结构改变,大豆消耗大幅增长,我国逐渐从大豆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20多年来,我国大豆产需差距逐渐拉开。到2020年,全国大豆产量1960万吨,同期进口大豆10033万吨,对外依赖度超80%。目前,我国大豆产业仍面临科研投入不足、耕作制度不配套等阻碍。
我国大豆种植区域分布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云南均有种植大豆,其中主要位于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南方产区。2020年全国大豆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7%,但目前仍有难题待解。“一方面是高性能农机装备国产化、自主化水平较低。” 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指导组大豆专业组组长、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说,北方大豆主产区高性能农机具主要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价格昂贵、大豆生产成本高。而国产机具核心技术有待突破,部分关键零部件依靠进口,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大豆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其中,黄淮海大豆主产区缺乏专用的收获机械,主要依靠稻麦联合收获机,适应性差、破碎率高、损失率大。南方大豆产区整体机械化生产水平低,尤其是收获机械严重缺乏。
“另一方面,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的经营模式也影响着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路战远指出,当前我国除国有农场、新型经营主体等规模化种植以外,主要以小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规模化程度低,品种繁杂、栽培模式差异大,耕种收等各环节标准化水平也低。
“针对上述两点,首先应加快大豆生产关键环节国产机械装备的研究。”路战远说,突破联合整地、智能化播种、减损收获等关键技术与装置,研发耕整地、播种、收获等高性能机械装备,积极引导国产化机具在北方大豆主产区的推广应用。针对不同区域,研发适宜黄淮海产区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低损高效收获等关键环节机械装备,适宜南方丘陵山区耕整地、播种、收获等关键环节的微、小型专用机具和适宜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播种、植保、收获等机械装备。
科技创新是重要突破点
我国三大主产区生产生态条件都不尽相同,机械化发展水平也不可能完全同步,大豆种植与耕作制度不配套,也难以实现持续高产稳产。在新疆一些大豆适宜种植区,农民采用全程耕种机械化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种植密度高,一些品种产量很高。而在吉林不少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小,机械化程度、配套栽培技术应用程度低,即便与新疆种植同一品种,产量也不一定高。相关专家表示,鲜食大豆采收的时候,人工非常难找,采摘成本高已经成为影响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路战远认为,从技术角度出发,保障我国大豆安全的主要出路只能是提高单产、节本增效。面对东北大豆产区高性能机具依赖进口、其他区域薄弱环节“无机可用”或“无好机用”的突出问题,应积极研发适应不同产区关键环节机械装备,提高国产机市场化占有率和规模化应用,降低生产成本。而发展机械化,无疑是提高大豆产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路径。他表示,首先要加快国产机具的研发与推广;其次是要全面推进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最后应强化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路战远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大豆耕种收关键环节机械装备的研发、选型与应用,同时开展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农艺配套技术的研究,突破了大豆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杂草综合防控、米豆轮作等关键技术10余项,创建了大兴安岭沿麓、西辽河流域和燕山丘陵区等不同生态区大豆丰产高效机械化种植模式5套,并大面积推广应用。团队还联合主产区推广机构,积极开展了耐荫品种筛选、带宽配置、机具选择等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效果,并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包头、呼伦贝尔等市示范应用,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冯献忠建议,要把大豆育种和大豆的规模化耕作模式结合起来进行科研,建议在大豆主产区建立万亩级的大豆高产稳产技术示范区,推进大豆增产提质。
此外,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大豆机械装备将逐渐向以控制智能化、操作自动化为主,兼顾经济型、轻简化机具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不同主产区高中低端产品共同发展的格局。而且在农机装备的引领下,大豆免少耕精量播种、精准施药、高效施肥等节种、节肥、节药、节能环保和绿色高效机械装备及技术在生产中应用占比将逐年增大,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将进一步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丰产增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我国大豆生产水平与效率将大幅提升,对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和保障我国油料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高娜 综合整理)
转自:中国食品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