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统筹、调结构提升货币政策发力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2023/3/25 9:21:55 来源:同花顺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冲击影响,加之世界范围内预期转弱,中国将如何总结2022、部署2023,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因此受到各方关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期召开。受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冲击影响,加之世界范围内预期转弱,中国将如何总结2022、部署2023,这次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因此受到各方关注。
在延续去年“稳”字为总基调的基础上,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强调“统筹”的力量,并特别点出需要更好统筹的六组关系: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以及当前和长远。以“更好统筹”为方向总结来路、谋划来年,是党中央对于经济发展新气象、对于中国经济新情况实事求是的认知和总结。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周期逐渐进入衰退的阶段,各国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经济整体回暖难度增大。但由于我国总体宏观政策的超前布局,以及稳经济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经济一直处于平稳复苏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9%。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供给端修复加快,工业生产加速回升。总结起来,2022年,尽管经济恢复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但我国经济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且动能复苏显著。
回顾来路,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在外部风浪的多轮冲击中仍然运行平稳,首先得益于宏观政策的持续加力,稳住了经济大盘。货币政策方面,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双重发力,稳增长政策倾斜持续强化赋能。今年1月起,央行延续2021年12月政策,继续降准降息。降准方面,4月份、12月份央行各降准0.25个百分点;降息方面,MLF和OMO累计下调20BP(1月、8月各10BP),1月一年期LPR降息10BP,五年期LPR降息5BP;5月一年期LPR保持不动,五年期LPR降息15BP。8月一年期LPR降息5BP,五年期LPR降息15BP,降息步伐逐渐加快。此外,结构性货币政策也在有节奏地做好“加法”。从4月份以来4400亿元再贷款工具的推出,再到5月31日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继续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对基建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步6月起央行连续进行的超量续逆回购操作,整体流动性持续宽松,金融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渠道,为服务实体经济释放出有效助力。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也在逐渐加快发力节奏,这一点主要体现在逐步加大的支出力度上。今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同比增长5.9%,全国政府性基金支出累计同比31.5%,1-6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3.41万亿,基本已完成全年限额,新增社融规模3.2万亿,其中2.2万亿来自新增政府债贡献,10月额外发行了5000多亿结存额度。此外,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全年计划转移支付规模约9.8万亿元,达历史新高。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得知,在全球通胀持续的背景下,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延续收紧态势,叠加地缘政治冲突、疫情蔓延等诸多动荡因素,中国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很好地缓解了国内经济压力,尤其是结构性政策有助于从供给端应对疫情冲击。我国央行明显加大了再贷款的运用力度,持续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薄弱环节的作用,从供给端对疫情的冲击进行了很好的调节。
那么,2023年中国经济应该怎么办?总的来说,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方面的挑战作为最主要的挑战。首先,最关键的核心问题还是内需。近期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了扩内需的重要性,要求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1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略。明确以优化供给带动内需扩大,提升中高端消费品供给和发展新模式业态,并在制造业补短板转型升级和新型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资。因此,预计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促进消费、保障投资的持续性,做好企业减税降费工作,加强就业市场保障措施,提振市场信心。
其次是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和其他经济政策的统筹性以及落地效果的结构性。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意在落实二十大关于“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部署,由此可预见,“货币配合财政”将会是2023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此外,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整体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定调,相较于去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提法,今年的提法对于流动性环境的宽松没有特别强调,这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更加注重结构。据此,我们预计,明年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成为货币政策发力的重点,其中支农、支小等长期性工具和科技创新、交通物流和设备更新改造等阶段性工具投入力度会进一步加大,对于地产、基建和制造业信贷支持也会增加。综上,整体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出明年财政政策发力要比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的信号。
基于以上观察,我们建议,2023年货币政策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警惕全球货币政策周期转向带来的金融风险;二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问题,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使用再贷款、直达工具等定向支持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继续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三是货币政策要配合好财政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因为在传统货币政策陷入类“流动性陷阱”的背景下,财政政策相对来说会更加有效。(作者为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33]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供给发力培育消费新动能
- 下一篇:复合肥:供增需减 平稳入市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