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和旅游部启动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
2023/12/4 22:20:58 来源:中国旅游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孔倩介绍,下一步,曲阜将坚持文化融入、旅游带动,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形成高品质、多元化、多层次的乡村文旅产品体系。原标题:守好田园美景 留下难忘乡愁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启动第五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并对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进行考核评估。自2019年启动以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推出4批共13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198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其中很多乡村都在深挖文化资源,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吸引市民游客走进和美乡村,在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中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做出特色亮点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走进乡村,在绿水青山之间诗意栖居,感受悠久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热闹场景与各地不断挖掘盘活文旅资源的实践密不可分。
走进儒乡慢境的山水田园,体悟《诗经》中的风物民俗……近年来,山东曲阜推出“青青子衿”曲阜文化国际慢城乡村民俗游线路等,登山、赏花、游梨园民俗村项目受到游客的欢迎。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科科长孔倩介绍,下一步,曲阜将坚持文化融入、旅游带动,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形成高品质、多元化、多层次的乡村文旅产品体系。
在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的慕田峪长城脚下,由琉璃瓦厂改造而来的瓦厂酒店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没想到在长城脚下还有这样的酒店,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完整保留了琉璃瓦厂元素。”在瓦厂酒店住宿一晚的游客杨女士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
瓦厂酒店有关负责人介绍,酒店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规划与运营之中。2008年,酒店入选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乡村遗产酒店”。“我们针对团队客人推出了非遗体验课程,还结合琉璃瓦元素,创新推出了瓦当艺术课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乡村,要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继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优秀地方文化,形成具有独特的旅游吸引力的IP。”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乡创专委会副秘书长、河南省乡创赋能中心秘书长洪涛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随着乡村文化生活持续丰富,乡村的特色体验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走进乡村。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推进和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留住乡土记忆
乡村承载着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国人的乡愁。近年来,各地将乡村资源、民俗文化、非遗技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力求生动讲好中国乡村故事。
江苏省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以“生态立村、文化强村、旅游富民”理念为引领,打造大型山水实景剧《千年铁魂·江苏情》,生动展示白塔村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在白塔村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介绍,白塔村围绕“把文化做活,把故事讲好,把产业落地”,推出文化资源利用系列举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旅游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接下来,我们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让更多游客在美丽风光中收获乡土记忆。”
人在景中,也在戏中。近年来,很多乡村旅游重点村因地制宜,通过挖掘历史、引入演艺等方式留住乡村记忆。作为长期深耕乡村旅游的资深人士,西柏坡民俗村经理孙立飞认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有效促进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而为了更好留存这份乡村记忆,还需要不断夯实服务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系等。
“乡村旅游是乡愁的载体,可以吸引游客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旅游项目。”杭州向上文旅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黄彬彬介绍,团队在开展乡村运营项目时,不仅就当地景观进行改造,还注重挖掘当地文化内涵。“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以青年视角走进乡村,了解乡村历史,对乡村文化基因进行现代化表达,吸引更多游客在田园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游客体验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旅游是大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丰富体验,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错落有致的蘑菇房、干净的青石板路、历经千年的哈尼梯田……地处云南红河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的阿者科村曾是贫困村,2018年以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应当地政府邀请,为当地编制了“阿者科计划”。5年来,阿者科村逐渐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哈尼族传统村寨发展为精品旅游村寨。
“我们鼓励村民保留传统民居和传统习俗,在助力当地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帮助村民改善人居环境,获得更多经济收入,进一步实现文化传承。”中山大学阿者科计划第九批驻村人员吴诗雨介绍,近年来,阿者科村结合梯田文化和哈尼文化,推出了听哈尼古歌、弹奏哈尼传统乐器、梯田徒步、梯田抓鱼等特色项目,游客体验不断丰富,市民游客纷至沓来。“随着旅游业复苏,我们正探索如何将阿者科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更好结合。”
古桥流水,青瓦白墙。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西递村的一街一巷承载着历史,一砖一瓦写满了故事。西递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傲立介绍,近年来,西递坚持深度挖掘本土徽文化资源,将楹联文化、孝文化、家风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规民约中,不断创新文化保护形式;通过“旅游+非遗”“旅游+研学”等,开发旅游体验项目,推出旅游商品,成立研学旅游大师工作室,古村落游学、非遗项目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等产品深受游客喜爱。
胡傲立说,下一步,西递将继续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集遗产保护传承展示与休闲度假体验于一体的遗产小镇,实现人、物、景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要深入挖掘旅游地特色乡村文化资源,呈现乡村文化资源的多维价值。”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刘敏建议,要提升乡村旅游地的传统人文气息,尽可能再现历史文化氛围和场景,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同时,提炼乡村旅游的文化IP,在乡村原有的风土人情、资源特色、历史传承、地方美食等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个性特征的乡村旅游主题IP,并持续运营开发,推出相应产品。此外,强化乡村美育,加强乡村美学建设,打造艺术化的乡村空间,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韵”,力求让每个村庄、每幢建筑都成为一道艺术风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