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 工业软件国产化破局
2025/2/6 11:56:46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由深交所联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共同举办的工业软件产业交流活动上,多家工业软件产业链上市公司共探产业发展新机遇。 参会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近日,由深交所联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共同举办的工业软件产业交流活动上,多家工业软件产业链上市公司共探产业发展新机遇。
参会相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从工业安全和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国内企业对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国产工业操作系统打开了成长空间。”
2024年9月,工信部印发的《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明确指出:到2027年,完成约200万套工业软件和80万台套工业操作系统更新换代任务。在工信部对汽车、电子、机器人、电力、轻工业等重点行业的改革意见中,机器视觉系统被多次提及,是更新换代的重点领域之一。
工业软件行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机遇。
2024年6月发布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工业软件关键环节取得多项标志性进展,开源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产业发展生态加速完善。我国不断推进工业软件和系统的国产化,工业设计软件国产化破局正在加速。
我国软件市场快速崛起
2023年以来,全球大模型的快速崛起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迈向崭新阶段,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化应用的落地进程也在加速推进。从软件产业的发展视角来看,大模型的引入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在行业赋能方面,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创新技术将深入拓展AR/VR、元宇宙、智能机器人、模型即服务(MaaS)等前沿产业的应用场景,推动传统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迈进。
《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中预测,我国软件产业进入量变到质变的高速发展周期。未来5-10年,我国软件行业将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软件产业规模也有望保持12%-15%的年复合增长率。
以工业设计软件公司为例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多实现增长,其中概伦电子(688206.SH)收入同比增长25.74%,索辰科技(688507.SH)收入同比增长58.23%,华大九天(301269.SZ)三季度单季收入与利润双增。国内厂商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已在CAD、EDA等赛道垂直领域取得国产化突破。人工智能的进步为软件类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国内厂商将大量的工业数据、模型与经验等进行深度融合,利用最新的AI技术对产品进行重构,缩小与海外厂商的差距。
中国软协也对行业作出了相应预测,到2025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大关,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0万亿元大关。
同时差距也是存在,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仅占全球份额的6.7%。在各细分领域国内产品市场占比均有一定增加,但是企业综合实力仍与国外存在差距。
更多制造企业加大人工智能投入
从用户角度看,众多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通过在与工业软件共同进步的过程中,收获到了更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松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深入剖析企业工业软件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历程。刘瑞松表示,朗锐包装24年发展中,虽与其他ERP供应商合作且多次升级系统,但业务拓展、市场变化和产品创新加速,使原有ERP系统暴露出数据碎片化、信息断点盲点及与业务融合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运营效率与质量,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
为应对这些困境,朗锐包装毅然开启了一场全面深入且严谨细致的ERP解决方案评估之旅。尽管SAP的商务成本相对较高,但综合考虑前期投入、后期运维成本以及业务适配性等多方面因素,其公有云方案在性价比方面仍具有显著优势,且与朗锐包装的业务架构匹配度极高,顺应了ERP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
上线SAPERP公有云的四年间,朗锐包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企业运营关键绩效指标方面,人均产值实现倍增,人均利润率跃升75%,单位坪效增长一倍有余。刘瑞松认为,SAP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度高达30%-50%。这一显著成果得益于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在实施过程中,SAP保驾护航服务与所选实施方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将原本可能漫长的实施周期大幅压缩至四个月,远超预期,为企业快速适应新系统、释放数字化效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采访了另一家农机制造企业——凯斯纽荷兰,该企业短短11个月内,完成了核心人事云解决方案的实施,作为覆盖全体4万名员工的核心人力资源系统,同时集成了10个全新薪资管理平台。
2024年1月,凯斯纽荷兰引入了SAP公司的绩效与目标云解决方案,支持所有员工设定目标。凯斯纽荷兰全球人才管理负责人罗伯特告诉记者:“我们即将完成使用这一新模块的首个绩效管理。”他还强调,该解决方案极大简化了HR团队和员工的工作流程。
AI融入工业软件各个环节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软件的技术深度和应用广度都在不断拓展,为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可以预见,AI技术将更加深入地融入工业软件的各个环节,如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工业软件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生成代码、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智能决策和故障预测等,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周子学说:“AI对软件行业的变革和赋能作用可从两方面看,一方面,AI对软件行业本身是一次极大的赋能,帮助软件行业高速发展;另一方面,AI技术在赋能软件之后,更新了的软件又能赋能千行百业。”
现在工业软件企业都开始向AI领域发展,ERP公司的知名企业SAP也推出了名为Joule等智能助手,具备自然语言交互、智能数据分析等功能。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员工只需用简单的语言向 Joule 提问或描述问题,就能获得与业务场景相关的智能答案,它不仅能听懂命令,还可洞悉用户意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人机交互体验。
国内的ERP厂商也不甘示弱,积极探索AI与ERP的融合创新之路,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和行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国内企业日益增长的智能化管理需求。
作为用户朗锐包装希望能够深度融入更多AI创新生态体系。刘瑞松告诉记者,希望针对中国市场的AI应用研究与实践落地,为本土企业提供更加贴合实际需求、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指引与应用范例,助力朗锐包装在数字化转型新赛道持续领跑,为包装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贡献更多突破性成果。
可以看到,工业软件与AI的融合正重塑工业格局。生产制造时,借助AI实现精准调度与智能质量管控,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设备运维方面,可以通过对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提前预测故障,降低停机风险。这一融合不仅将革新工业流程,还将催生了新型工业生态,为企业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提供了强大助力,推动工业迈向智能化、高效化的崭新未来。(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