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韧性活力兼具:2024年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创新高
2025/2/11 15:10:57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风险防范有序有效、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行业运行延续良好发展态势。”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新闻发言人陈学森在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生产经营稳健增长
陈学森在回答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呈现了原材料工业“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局面。
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经营保持稳健增长,主要产品产量、投资均比上年增长,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幅明显。
陈学森在回答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科技创新、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步,继续保持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呈现了原材料工业“风景这边独好”的喜人局面。
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创下历史新高。陈学森介绍,2024年,在产量方面,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
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较高水平。陈学森表示,2024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4.7%,增幅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出12.6个百分点。其中,矿山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6.7%,冶炼和压延加工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4.2%。
对外贸易保持逐年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陈学森介绍,根据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6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进口额2998.5亿美元,增长10.4%;出口额689.4亿美元,增长16.23%。
“2024年,我国重点有色金属主要贸易产品进出口量延续前几年的增长态势。”陈学森介绍,全年铝产品累计出口量达666.5万吨。新能源金属进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中,碳酸锂进口23万吨,比上年增长48%;未锻轧镍、工业硅分别出口12万吨、72万吨,均比上年大幅增长;稀土出口5.5万吨,比上年增长6%。
国内市场主要有色金属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铜、铅年均价创近五年新高。陈学森表示,2024年,国内市场铜、铝、铅、锌价格均上涨,但工业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
规上有色企业利润总额同比明显增长。陈学森介绍,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2024年1-11月数据,预计2024年全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有望达到42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超过10%。
除上述亮点外,国际化布局也取得显著突破。陈学森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说,300多家企业在境外投资矿业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境外铜矿权益资源量超过1亿吨;铝土矿权益资源量约80亿吨,2024年中资企业在几内亚铝土矿的出货量预计超过9000万吨,增长15%;钴矿权益储量800万吨;锂的权益资源量5495.5万吨碳酸锂当量。
“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在海外实体矿山投资、股权收购、市场开拓等多维度努力成果逐步显现,国际话语权稳步提升。”陈学森说。
“2024年数据表明,有色金属工业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依然保持了较强的韧性和发展活力。”陈学森表示。
“究其原因,'新三样'依然是拉动有色金属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弥补了有色金属在房地产领域消费的下降。”陈学森强调。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的成功,天花板产能的设置,电解铝总量的控制,使得电解铝产业成为有色金属行业经济效益增长的主要产业领域。”陈学森说。
此外,“两新”等多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提振了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带动了有色金属工业增长,也进一步推动了再生产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加快了有色金属工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也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陈学森表示,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通过多年的持续科技攻关,有色金属工业基本解决了各个领域的“卡脖子”难题,高端材料基本满足了下游制造业对有色金属高性能材料的需求,红土镍矿的高效利用,各种锂资源生产锂盐技术的突破,彻底解决了动力及储能电池等产业发展的资源瓶颈,也大大提升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行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陈学森指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行业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阶段性成果不断显现。截至2024年,约1300万吨电解铝产能转移到了绿色能源丰富的西部地区,我国绿电铝占比已超过25%;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是全球最高水平。
《指南》引领ESG信息披露高质量发展
《指南》充分参考了一系列国际、国内政策、准则、标准等文件,兼顾有色金属行业特色、企业实际等因素,在现有国内外指引所提出的报告结构基础之上,添加了关键绩效指标表的要求,以提高报告使用的便利性。
随着全球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追求,践行ESG理念已逐渐成为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标尺,有色金属作为国民经济发展重要基础原材料行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应对气候变化、降碳减排、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践行ESG理念,把责任、义务、创新、绿色融入企业自身发展中,越来越受到有色企业的重视。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金属部(矿产资源办公室)主任段绍甫在会上介绍,近三年来,有色行业上市企业ESG/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持续提高,截至2024年6月30日,行业上市企业ESG/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率达44%,与A股上市公司披露率基本持平。
在环境维度方面,企业在绿色发展、碳中和等议题上逐步加大投入。2023年,部分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开展绿色低碳改造,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并在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社会维度方面,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权益、社区关系以及供应链责任等社会议题。通过公益活动、员工福利提升、供应链管理等举措来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企业在教育、扶贫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作出贡献,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在治理维度方面,随着相关标准及倡议的不断更新、披露框架的逐渐出台,越来越多的有色金属企业开始规范自身的治理架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并加强信息披露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目前行业内的ESG信息披露的痛点和挑战集中在信息披露质量上。”段绍甫强调。
从行业报告发布和评级情况看,目前有色行业企业ESG信息披露率仍然不高,主流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结果不甚理想。主要由于目前行业的信息披露体系建设正在起步中,对企业的指导性不强,导致企业在信息披露中采用的标准准则繁多,数据质量不高,数据的可比性、信息的完整性都存在不足。
在此行业大背景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有色金属企业环境、社会及治理(ESG)信息披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团体标准,并于同年9月1日起实施。《指南》充分参考了一系列国际、国内政策、准则、标准等文件,兼顾有色金属行业特色、企业实际等因素,在现有国内外指引所提出的报告结构基础之上,添加了关键绩效指标表的要求,以提高报告使用的便利性。
“未来,有色协会将继续开展研制ESG相关评级评价标准、鉴证工作导则、体系建设认证等工作,更好的引导行业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段绍甫说。
行业呈五大发展态势
陈学森总结说,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展望未来,行业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国际化布局,确保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陈学森表示,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5年,有色金属行业将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行业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是以高水平“十五五”规划引领行业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制定“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陈学森透露,当前,协会正在相关国家部委的指导下,积极参与研究编制“十五五”规划。规划将立足新时代,进一步深化顶层设计,确保未来五年乃至中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精准,为行业提供清晰的发展蓝图,推动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行业由原材料向先进材料制造业转型。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转型,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将进一步加速从传统的原材料生产向高端、新型材料制造转型。行业将致力于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从满足市场需求到引领市场需求的转变,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推进从基础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产业链升级。通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整合,最大化实现材料的功能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三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塑造行业可持续发展新形象。行业将进一步加大绿色低碳发展力度,推动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绿色技术创新将在行业发展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四是推动产业跨界合作与产业链镶嵌,开拓行业发展新局面。现阶段,已涌现出非有色行业企业介入我们有色行业生产项目,并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典型案例。未来,随着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有色金属行业将加大与钢铁、化工等相关行业的跨界合作,推动技术、资源、市场等多维度的深度整合。通过跨行业的联合研发、共享技术平台、资源互补等方式,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五是强化国际布局,提升全球话语权与资源保障能力。国际化发展将继续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重要战略。未来,行业将进一步拓展海外投资和资源布局,深化与全球矿产资源丰富国家的合作,增强资源获取能力。行业将在全球矿产资源供给保障、安全可控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双循环”发展格局,为全球绿色发展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对于2025年再生有色金属发展趋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兼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宇圣指出,《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拓宽再生有色金属原料来源,提升技术装备整体水平,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速再生材料推广应用。
“随着'两新'行动的开展,国家继续加大支持汽车、家电产品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范围,加快老旧营运船舶、老旧营运货车和农业机械等设备报废更新,实施手机、家装、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等,预计将新增近50万吨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李宇圣预测。
陈学森总结说,总体来看,2024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展望未来,行业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和国际化布局,确保在全球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记者 曹雅丽)
转自:中国工业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