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及未来发展势头探析
2013/8/28 13:49:0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铁合金行业结构调整及未来发展势头探析在铁合金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西部不少省份仍将铁合金业当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使得铁合金项目在西部轮番破土动工,铁合金产能以100万吨~300万吨/年的规模迅猛增长。这不仅将给环境、资源带来巨大压力,也势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投资的巨大损失。
现状和发展趋势
2002年以前,由于铁合金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长期低迷,行业整体效益不高,但铁合金产业总体发展平稳。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速通道,钢铁工业、加工铸造业、金属镁等产业高速发展,铁合金市场快速回暖。受利益驱动,社会资本快速向铁合金行业集聚,铁合金生产规模和总产能以年均17%的速度扩张。时至今日,铁合金企业总户数达到2000家左右,总产能将近5000万吨。其中,产能在1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02户,合计产能在2000万吨以上,约占总产能的40%(产能在20万~40万吨的企业有28户,40万吨以上的有8户,70万吨以上的有3户,100万吨以上的有1户)。
目前,铁合金行业整体装备水平有很大提高,生产主体电炉由原来的以3600千伏安~6300千伏安为主,提高到以6300千伏安~25000千伏安电炉为主,形成了一批25000千伏安~33000千伏安的大电炉,出现了45000千伏安以上的更大型电炉。同时,大部分企业推广应用了低压补偿、变频调速、烟气净化除尘、不锈钢隔磁新材料等节能减排新技术,以及预还原和预处理等精料入炉、热装热兑等新工艺、新技术,不少企业也开始运用余压余热发电技术。
从2009年至今,随着西部地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铁合金产业进行着更大规模的转移、调整和升级。这次与历史上任何一次都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向着具有更大产业优势的地域转移。如向着能够生产兰炭和电力的煤炭资源优势地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地区,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优势地区,以及原材料集散地、市场集聚地等地区转移。
二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汇集国有资本、上市资本、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围绕铁合金产业进行的多领域、跨行业、多产品的完整产业链的调整、转移和升级,涉及到煤炭采掘、电力、金属镁、煤化工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批煤—电—铁合金、煤—兰炭—电力—铁合金—煤化工—金属镁—新型建材等循环经济体。
三是规划建设起点高。表现在产业规模巨大化、主体设备大型化、工艺装备自动化,以图破解能源资源价格越来越高、人力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约束越来越大的难题。
四是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强力驱动。目前,许多西部省份和地方政府把铁合金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承诺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开辟产业园区,吸引、鼓励新建铁合金产业并支持其发展壮大。
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思路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产业不断转移、调整、升级的过程,通过转移、调整、升级,使产业向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布局,使产业的集中度更高、结构更加合理、技术更加先进、管理更加科学,真正实现生产清洁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型,从而实现社会成本更低、社会效益更好的目的。问题是,由于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调节略显滞后,宏观调控手段和力度尚难到位,主要表现在:
1.市场没有完全发挥在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生产要素价格扭曲,造成割据优势,驱动“大园区、大规模、大炉型”建设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产能超需求迅猛扩张,致使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2.每当经济发展速度趋缓、GDP增速下滑之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争先恐后设法降低电力等生产要素价格,鼓励当地铁合金等高载能企业生产,确保GDP增长速度;每当节能减排指标未完成时,各地政府又要求铁合金企业限产停产。铁合金产业不仅是西部许多省份的重要产业,也是调节完成政府指标的主要产业。
3.淘汰落后产能未形成退出机制,大量的铁合金存量资产在全国各地尚未退出,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当行业运行困难、企业亏损时,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就停产放假;当行业运行步入良性通道、有利可图时,这些企业就开炉生产,使得行业长期运行在艰难状态,不利于铁合金产业改造升级,提高水平。
4.历次为淘汰落后产能,便提高准入门槛。企业想跨入这个门槛,就得扩建或新建,使大电炉和电炉数量不断增加,过剩产能更加过剩。
5.许多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速,把原本产能严重过剩的铁合金等高载能产业当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
6.没有全面贯彻实施《劳动法》,各企业性质不同,用工结构不同,社会责任和社会负担不同等,造成企业间经营成本差异很大,退出成本不尽相同。
在当前铁合金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西部新建和改扩建铁合金项目仍在大量获批,给脆弱的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压力,给整个铁合金行业带来巨大风险。
政策性建议
近期,国家连续出台政策,要以化解过剩产能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强化增量管理,严禁核准钢铁、水泥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这为化解铁合金产能过剩、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
笔者认为,严控新增产能,要管好入口,建立行业准入机制;鼓励落后产能退出,放开出口,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笔者的建议是:
以现有铁合金总产能(或排放)指标设限,在全国范围内核实,发布和公开铁合金存量产能(排放)指标,按照“总量控制,等量置换,政府引导,市场交易”的思路,转机建制,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总量控制,等量置换。立足市场需求,严格控制铁合金产能总规模。今后,各级政府应不再核准和支持任何单纯新建、扩建铁合金项目,严禁铁合金重复建设,保持产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平衡。铁合金存量产能(或排放)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等量置换,通过等量置换可在当地或异地核准新建铁合金项目,推动产业有序转移、调整和升级。改造升级项目也应以现有容量设限,严禁利用各种方式扩大产能,增加生产能力。
政府引导,市场交易。按照产能(排放)指标的市场化原则,参照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现有铁合金产能(或排放)指标交易平台,发展铁合金容量(或排放)指标公开交易市场,打开铁合金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的有序“退出”和“进入”通道,推动铁合金产业开展战略性重组和健康持续发展。
在运作的过程中,可以由国家财政出资作价收购并掌控现有容量(或排放)指标,变淘汰落后财政补贴为收购存量指标;或成立专门电子交易市场或委托其他市场,核实现有铁合金容量(排放)指标,将其挂到网上向社会公开。意欲新建、改扩建铁合金项目的投资者,只有从政府或从公开市场中购买铁合金容量(排放)指标,才能获得等量新建或改扩建铁合金项目资格。铁合金存量资产拥有者,在出售铁合金容量(排放)指标后,必须退出铁合金行业,并做好善后工作。
淘汰落后,提升产业。通过严格行业准入条件,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公开产能市场交易,变落后产能为先进产能,敦促企业全面实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整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国家应采取经济手段,鼓励和支持铁合金龙头企业通过并购、控股、参股、整合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铁合金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信息、技术、资金、市场与人力资本共享;合理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规避行业风险,推动行业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