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企改革试点名单将定 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2016/4/26 9:11:4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6年,国资委将公布新一轮央企改革试点,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央企改革试点已经陆续落实了。”对于何时对外公布,“应该是上半2016年,国资委将公布新一轮央企改革试点,近日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央企改革试点已经陆续落实了。”对于何时对外公布,“应该是上半年公布名单。”林庆苗表示。
记者采访一些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并且明确未来改革方向的央企,这些企业的高层普遍反映,已经完成或妥善处理好了去除僵尸企业之后的职工安置问题。
试点名单上半年公布
4月18日,在中石化电商平台推介会上,针对记者“目前新一轮央企改革的试点推进情况如何”的提问,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回应称:“央企改革试点已经都陆续落实了。”
按照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工作安排,2016年将推进10项改革试点工作。具体包括:一是落实董事会职权的试点;二是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的试点;三是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的试点;四是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的试点;五是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六是中央企业兼并重组的试点;七是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九是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十是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试点。
针对这十项试点工作,已经有多家央企闻风而动,明确了改革方向。
不久前,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董事长王炳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国家电投的改革方向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包括整个集团的组织构架、部门职能,从业人员的调整和企业的调整完全是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
此外,五矿高层人士也向记者表示,将朝着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模式进行调整。而作为去年试点企业之一的中国建材也在积极推进新的改革——职业经理人制度。
但是,具体的改革试点名单还没有公布。
当记者问及何时能够公布改革试点名单时,林庆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应该上半年就会陆续公布。”
平稳去除僵尸企业
因为今年试点内容包括“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试点”,而去产能、去僵尸企业涉及社会问题较多,因此这成为很多央企的头顶悬剑。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曾表示,“关于央企处置僵尸企业,初步想法还是以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为方向,坚持分类处置,因企施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坚持企业为工作主体,坚持依法依规,确保稳定,立足于优化存量,拟采取深化改革、减员增效、清产核资、债务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多种措施,积极地推动兼并重组一批,强化管理一批,淘汰落后一批,来加快处置僵尸企业。”
国资委把处置僵尸企业甚至定为2016年的工作重点。
记者采访超过五家央企人士,其中涉及僵尸企业需安置人员最少的是中国建材,而人员最多的是一家发电企业,涉及3000人。据了解,煤炭和电力企业在处理僵尸企业问题上,面临着重重的压力。
王炳华向记者透露,“去年我们关掉了三个电解铝厂,1000多人安置得很好,企业把安置方案做好,不能把人员安置释放给社会,这不是中央企业应该采取的方式。”
王炳华同时还透露,今年还要关一个铝厂,还有上千名员工,也会比较平稳。会有很多方案拿出来供员工自己选择,过程会非常平稳。
王炳华表示,处理僵尸企业,“前提就是,千万不要把企业员工在去产能过程中,轻易地推向社会,自己能把职工安置好的,要千方百计安置好,国家能利用的政策要千方百计利用,政策覆盖不住的要企业自己解决,企业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此外,中国建材董事长宋志平向记者表示,“目前,中国建材有十几家僵尸企业需要清理,这些都是过去遗留的三级四级企业,这些企业都要进行处理,有的已经停产,在2016年还要加大处理力度。”
“在处理僵尸企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置职工,中国建材清理僵尸企业涉及职工800到1000人左右。我们已经处理了很多企业,都很平稳。在以往的改革中,安置职工,我们是用企业自身的资金,现在国家有清理僵尸企业的政策,我想会更好。”宋志平表示。
4月15日,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多渠道分流安置员工,包括支持企业内部分流、促进转岗就业、内部退养、公益性岗位托底等多渠道解决人员分流安置。对失业及停产员工进行培训,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零就业家庭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对于钢铁、煤炭集中区域开展跨地区劳务输出等”。
同时,还强调了要落实资金保障。对企业拖欠的工资、社会保险费、退养费用、经济补偿金等,应由企业或所属集团公司筹集资金解决。中央财政设立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用于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早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煤炭系统大约是130万人,钢铁系统50万人,即大约共涉及180万职工需要分流安置。
- 上一篇:中国经济“蓄能增势”有“三好”
- 下一篇:中国经济转型密码:制造业需要创新点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