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PMI指数强势回升 能说经济复苏了吗?
2020/4/2 12:25:0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3月份的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强势回升。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3月份的PMI指数(采购经理指数)强势回升。国家统计局3月31日公布数据显示,制造业PMI为52.0%,比上月回升1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回升22.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
尽管数据乐观,统计局方面仍表示,3月份PMI回升至临界点以上是2月份大幅下降后的反弹,更多反映的是一半以上的调查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比上月有所改善,并不能代表我国经济运行已恢复正常水平。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世界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遭受冲击严重,我国疫情输入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链恢复面临新的挑战,采购经理指数后期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PMI数据回升
制造业、服务业经历“暖春”
PMI指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当PMI高于50%时,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扩张;低于50%,则反映经济总体较上月收缩。
上述PMI数据表明,3月份我国的经济总体呈现出较2月份扩张的趋势。3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3.0%,比上月回升24.1个百分点,构成综合PMI产出指数的制造业生产指数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4.1%及52.3%,环比均有不同程度回升。
同时,当月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4%,比上月回升12.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专用设备、汽车、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等制造业均高于平均水平。
从重点领域看,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5.8%、54.5%及52.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PMI高于制造业总体3.8个百分点。
服务业也整体回暖,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8%,比上月回升21.7个百分点。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除证券行业外,其他行业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交通运输、零售、银行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相对较高。
从服务业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8%,较上月回升17.1个百分点,其中邮政快递、零售、电信等行业均高于总体。
不过,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仍低于服务业总体指数1.6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旅游、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复工复产进度较服务业总体滞后,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位于收缩区间。
专家称仍不能判断经济是否已经企稳回升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新京报记者表示,3月份PMI回升,一方面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复产明显加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PMI本质是环比指标,2月份经济处于“半停摆”状态,低基数也大幅推升3月份的PMI。
首创证券研究所所长王剑辉对新京报记者表示,3月份PMI指数超出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前期及时推出了支持政策,且落实比较迅速,此外,本月复工复产的推动进度整体较为顺利,虽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但这些举措都稳固了市场信心。同时,人民币持续走弱,利好出口。有意思的是,人民币的使用比例仍在上升,2月份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达2.11%,排名从1月份的第6位上升至第5位,也就是说,在困难时刻,我国的贸易伙伴更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也是支撑贸易的一个利好因素。
王剑辉进一步表示,PMI数据的“深V”走势确实符合“疫情对经济影响是阶段性、中短期的”特征,一季度较为突出,二季度可能会有余波,且逐步向好。
不过,王剑辉认为,PMI数据如此乐观不排除有数据调查时点的因素,从技术来说,这个调查一般在当月20日之前截止的,调查的是采购经理预期,这个期间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乐观,国外疫情增长还没有达到目前的速度,所以,当时大家的预期与现在相比可能乐观了一些。
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负责人也表示,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有时环比指标与同比指标的走势可能会发生背离。由于目前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多为同比指标,所以PMI的环比回升并不意味着其他主要宏观经济数据一定会发生同向变化。
“企业复工复产情况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加之3月份境外疫情呈加速扩散蔓延态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仅凭3月份PMI数据尚不能判断经济是否已经企稳回升,经济是否回暖还要看未来几个月采购经理指数能否延续扩张走势。”该负责人称。
疫情蔓延全球
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仅46.4%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正逐步显现。截至北京时间3月30日12时,除中国外,2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确诊病例已超63万例,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严峻挑战。
从数据看也能感受到“压力”,3月份我国制造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46.4%和48.4%,不仅低于1月份的48.7%及49%,也低于去年同期的47.1%及48.7%。
王剑辉认为,这反映出新出口订单更多还是外部因素在起作用,受疫情影响,外需环境整体走弱,预计这种影响到4月份会更加明显,对出口订单未来走势表示担忧。
他表示,目前,一些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医疗设备、医疗材料还有超高的景气度,可能还能支撑外贸和内贸,但是,整体上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受到疫情蔓延全球的影响,有跨国公司停产已经对经济产生副作用,“所以,我对4月份的经济整体表现还是比较谨慎的。”
潘向东也认为,未来外需或断崖式回落,对国内经济造成二次冲击,扩内需迫在眉睫。3月数据主要还是反映国内供给约束开放,但未来主要矛盾将从供给收缩转向外需回落。海外疫情的进一步蔓延迫使越来越多国家采用封城等隔离措施,迫使经济处于“半停摆”状态。3月海外各国综合PMI断崖式下跌、铜金比创历史新低等极端数据都反映出疫情对经济杀伤力之大,接下来,海外经济可能像国内2月经济数据一样,出现深跌,并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中国外需回落压力可能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大,此时,企业能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需要政府及时出台扩内需刺激政策。
“实际上,近期的政治局会议已经发出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的信号,未来基建与消费将是扩内需的两条主线。”潘向东表示。
从数据来看,大、中、小型企业3月份的PMI分别为52.6%、51.5%和50.9%,显然,大型企业复苏相对较快。王剑辉认为,“这也说明中小企业的发展可能需要更多关注及支持。”
近期国家各部门也出台了多条支持外贸企业及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比如阶段性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对中小微企业实施不超过5个月的免征,仅此一项政策,2月份就减免972亿元社保费;又比如3月17日发布的《关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提高了1000多项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有效支持了外贸企业。(潘亦纯)转自:新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