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报告:未来三年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将在各行业展开
2020/4/16 12:25:04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人工智能成为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的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人工智能成为“新基建”七大版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10日,新华网携手赛迪顾问联合发布“新基建”ICT领域三份研究报告,涉及5G通信、人工智能和工业大数据三大领域。其中,《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报告》(下文简称:报告)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综合研判和投资趋势分析。报告认为,未来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稳步向前,人工智能的场景落地以及市场开拓将在各行各业中稳定展开。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政策导向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致力于让机器模拟人类思维,从而执行学习、推理等工作。人工智能产业是指群体、团队、个人针对人工智能本身基础理论、技术、系统、平台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集合。报告中,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定义为指定区域内所有包含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链终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交易金额的统计总和。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2019年3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要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应用为目标,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制度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特点,探索创新成果应用转化的路径和方法,构建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经济形态。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驱动向产业培育转型的关键节点,要充分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充分激发人工智能的“头雁效应”。未来,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渗透于相关产业、在各行业领域中垂直深耕、充分发挥赋能作用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路径。
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是聚焦人工智能重点细分领域,充分发挥行业领军企业、研究机构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整合技术资源、产业链资源和金融资源,持续输出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创新载体。
2019年8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进一步扩容,共有15家企业的相关AI开放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覆盖视觉计算、智慧教育、基础软硬件、普惠金融、图像感知等领域。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可以更好的整合行业技术、数据及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资源,以普惠应用的方式细化产业链层级,助力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构建。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和市场均集中在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
报告显示,从全国总体分布来看,人工智能企业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以及中南地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华东地区拥有最多的人工智能领域上市企业,达99家。人工智能教育资源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华东地区开设人工智能专业院校12所,开设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院校12所,处于全国地区教育资源分布首位。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要与区域科研力量和信息化建设紧密相连,计算能力作为人工智能算法实现的重要支撑,华东、华北、中南地区集中全国主要的数据中心资源,数量占全国86%。从区域载体分布分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较多坐落于华东、中南地区,区域的高新产业相关政策以及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协同发展效应能够有效地在宏观层面推动区域人工智能产业向好发展。
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与企业所处地区保持一致,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重点地区,集中了大量重点一线和二线城市,具有较强的高端消费能力。政府人工智能相关投入方面,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90个重点园区中,华东、华北和中南地区的智慧城市试点区域分别有32个、16个和20个。社会的庞大消费能力和国家智慧城市大力建设推动华东、华北、中南三个区域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三大主力市场。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快速推进,行业对于智能化需求不断提高,大量的数据积累是发展人工智能重要的前提和基础,互联网、金融、安防、消费电子等领域拥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和数据素材,占有人工智能市场较大份额。据预测,未来三年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落地探索过程中,医疗、金融、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市场份额占比将会提升。硬件层面,相比智能软件服务以及软件解决方案的提供,消费电子具有更强的落地能力,智能化消费电子市场将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增长。
收入及净利润增长趋于稳定 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规模稳步增长
报告显示,2019年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967亿元,净利润达到177亿元,持续保持较好的盈利状态。2018年以及2019年前三季度人工智能基础层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率相较于之前两年有所放缓。与2016年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期相比,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于稳定,基础层企业盈利模式基本形成。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在解读报告时表示,“人工智能将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能医疗、智慧金融等人工智能应用都在逐渐成熟。”通过分析近5年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三大产业环节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额情况,不难发现在2019年,技术层上市企业净利润总额相对于人工智能总体净利润占比有所上涨,人工智能利润中心由应用层向基础层和技术层倾斜,2019年前三季度技术层净利润总额基础层占比29.4%。部分技术层企业开始逐渐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实现盈利增长。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应用层企业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诉求增加,技术层企业开始具有更多的商业话语权。
数据显示,从2016年开始,中国人工智能进入市场爆发阶段,持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增长率。2019年,人工智能企业开始加快落地应用探索,基础层、技术层企业开始向应用层下游渗透,人工智能相关应用产品更加丰富,对于不同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企业能够提供更全面的综合智能化解决方案。2019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489.3亿元,增长率27.5%。预计未来三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将稳步向前,人工智能的场景落地以及市场开拓将在各行各业中稳定展开。预计到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新华网与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0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与投资趋势报告》,旨在通过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分析,对不同行业与市场进行整体追踪研究,帮助企业全面把握整个中国市场脉搏,宏观了解整个行业与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全面剖析各产业及其市场的成长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以及相关投资提供参考。(周靖杰)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