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恢复进入新阶段,继续上行的力量在哪?
2020/5/23 12:25:0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虽然近期公布的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修复态势,但大部分经济活动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经济恢复基础是否牢固,继续上行靠什么、风险在哪儿等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分析认为,数据虽然近期公布的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延续了修复态势,但大部分经济活动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因此经济恢复基础是否牢固,继续上行靠什么、风险在哪儿等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分析认为,数据表明3-4月份中国经济处于的“恢复期”,后续总量数据可能会进一步回暖。接下来,基建投资、消费多数领域基于需求修复将会带动经济继续上行,同时外贸压力进一步显化风险需要高度警惕。
经济恢复进入新阶段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在最新一期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月度数据分析会上表示,4月主要经济数据表明,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基本完成,经济循环开始加速,中国经济开始向“市场循环常态化阶段”迈进,迎来关键的“破冰时刻”。
刘元春指出,4月份数据显示在复工复产供给侧回升非常明显。但目前所看到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增速缺口已经扩大到-2.7个百分点。这是很大的一个缺口,是有效需求不足开始在经济循环恢复过程中全面显化。
从复工复产的最新数据来看,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复工复产,中小企业复工率为84%。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快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还有1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3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达产率均不足50%,有资质的建筑业近40%的企业达产率不足50%。
刘元春说,企业把人招回来,但如果没有订单,没有销路,没有真正的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要突破瓶颈,使达产率与复工率同步。实现这个的关键需要超级需求刺激,快速推动恢复市场化的内部循环。
基建投资和需求修复或成为下阶段支撑
多项超预期表现的经济数据,也是拉动4月经济表现的重要力量。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带动4月经济上行的力量包括有:汽车销售同比大幅收窄;出口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的超预期;基建投资、地产投资回升带动上游材料业如黑色、水泥等行业增加值的回升等。
展望后期,这些带动力量能否持续?一方面,基建投资被市场普遍看好。张瑜认为,基建还有很大的回升空间。尽管当前基建投资相关行业如黑色等库存偏高,需要一点时间去库,但随着基建投资持续走强,对经济带动的效果依然会很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信息,4月份随着稳投资政策的加速发力,投资新开工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增加较多。同时,在投资项目建设加快的带动下,主要工程机械开工率和开工时间均较往年同期提高较多。工程机械产品产量也快速增大。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出席CMF月度数据分析会时指出,从中期看,要进一步发展新基建,为第一生产力创造支撑条件。同时,还要让消费继续表现出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从4月份数据来看,线下消费仍然是社会零售品消费表现的主要拖累。而4月份表现超预期的汽车零售数据,在5月份表现出疲态。乘联会数据显示,5月前10天,日均销售同比回落至-7%。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认为,目前消费领域主要是宅经济带来的消费品受益。考虑到疫情冲击经济的影响特点,下一阶段出国旅游在今年年内都很难有一个比较明显的恢复。宅在国内将成为一个对全球和中国很重要的消费趋势。
5月15日,民航单日飞行班次达10262班。这是自2月1日以来,民航单日飞行班次首次回升破万。
此外,张瑜认为,部分链条的需求相较正常状态仍有一定距离,自身的需求修复也会带动经济上行。比如地产后周期的相关产品的销售,如家电、家具、装修等。还有部分线下实体店消费。
外贸风险需高度警惕
4月份出口表现大幅超预期,但市场也普遍对于后期外贸表现持谨慎态度。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从各省一季度经济增速与外贸依存度关系中,进一步证明了稳外贸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意义。
王孝松计算了中国31个省区2019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和2020年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长率的关系。根据模型测算,二者的负相关关系非常明显。王孝松说,在国外疫情尚未得到全面控制、外贸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稳外贸”已成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表示,从统计核算意义上来说顺差对GDP的贡献会增加的。但是结合WTO对全年世界贸易增速预测,今年外贸有相当幅度下滑的可能性大,实际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按照贡献占比测算,出口贸易拖累会比较明显。
刘元春认为,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生产体系的冲击还没有显化,全球经济同步的深度下滑、全球贸易的深度收缩、贸易冲突的加剧、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将使中国经济二三季度面临的压力全面上扬,或超越预期。提前稳住内部经济循环基本盘是应对外部冲击和大国竞争的核心基础。(江聃)转自:证券时报
- 上一篇:后疫情时代 大健康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下一篇: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封测亟待高端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