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大突发事件下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的科技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2020/6/8 10:03:0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科技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与保障。但与此同时,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数据共建共享程度不足、企业智能化改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企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科技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与保障。但与此同时,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数据共建共享程度不足、企业智能化改造滞后、应急决策咨询支撑不力等,亟需各界共同努力加以解决,以协同提升科技保障能力。
一、重大突发事件下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要经受三大考验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制造业冲击巨大,不少企业被迫停工甚至破产,对产业生态造成了难以预估的破坏性和长期性影响。随着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安全、生产效率、市场对接成为企业必须应对的三大严峻考验。
复工安全考验:用工与生产双重安全需要保障。经过封闭期,复工复产后员工思想极易懈怠,企业在做好精准防控疫情的同时,必须防止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方面,员工健康安全需要保障,企业需注重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保护以及人员的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诸如传染病疫情下员工交叉感染,或特殊情况下员工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另一方面,安全生产同样不容忽视。在设备检验检测、风险管控、应急安全预案制定等方面,企业应加大力度,避免因相关配套保障不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生产效率考验:生产成本与技术能力制约明显。在重大突发事件下,制造业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交通运输体系受到影响,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复工复产的关键。一方面,受重大突发事件影响,企业用工、原材料及物流成本大幅提高,在较长时间内将影响到产能与效率。另一方面,特殊产品的市场需求激增,对企业生产流程和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生产能力。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市场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大幅提升,大多数生产企业不仅无法快速扩充产能,而且在超负荷运转过程中极易出现设备故障问题,从而极大限制了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市场对接考验:产品种类及产量需求波动剧烈。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市场整体反应异常,不同种类产品的市场需求波动明显,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复工时间提前或延后、订单量骤升或骤降、库存过剩或不足等一系列不确定性。企业不仅要对当下的产品需求做出判断,同时也需结合生产周期、原材料供应、物流效率等因素综合调整生产计划。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服装生产、汽车制造、家电家具等行业需求影响巨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家电、家具、汽车等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超过30%。因此,复工复产的制造业企业亟需通过科技手段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波动,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面对上述三大考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深度应用,使科技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的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一方面,智能化、数字化的工作方式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效率和安全双重保障。针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复工面临的人员不能满负荷生产、员工健康难以保障等问题,智能化、数字化生产工作方式成为一条重要解决途径。办公电子化、分离化和灵活化的方式,可有效降低疫情条件下人员聚集办公的交叉感染风险。针对中小企业的转产需求,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开发并推广低成本、标准化、模块化解决方案,协助企业完成自动化产线改造、信息系统集成、生产质量管控等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企业生产提供了与市场精准对接及智能供应链管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能够协助企业精准对接原材料供应及产品市场需求,为其重构供应链提供助力。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精准数据分析进行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企业自身生产制造流程和生产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实现了降本增效。通过跨部门、跨行业数据互通,企业能够根据上下游供需变化精准组织生产。同时,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供应网可提供更多信息资源,有效降低应急条件下供应链断裂所带来的风险。
二、科技保障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存在三个问题
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提升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生产水平,但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我国科技保障能力仍然存在不足,即数据共建共享、技术改造应用以及应急决策咨询对企业平稳实现复工复产支撑乏力。
制造业数据共建共享程度不高,不利于企业及时对接市场需求。目前,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的趋势愈加明显。从此次疫情来看,数据分析已成为制造业企业产销决策的有力支撑,但在重大突发事件下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不够健全,大大降低了企业复工复产效率。一方面,现有数据基础对重大突发事件下的企业决策支撑不足。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已积累了大量的行业数据信息,但由于我国数据中心硬基建建设相对滞后、数据资产管理落后,制造业部门数据资源统筹运用能力不足,难以对企业复工复产所需的数据分析和市场判断提供数据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制造业数据应急共享机制尚未建立,重大突发事件下数据流通受阻。尽管部分企业在工业数据整理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制造业数据共享仍面临观念未形成、机制未建立、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特殊时期企业对制造业数据共享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公益性需求更为突出,导致大量中小企业难以在重大突发事件下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行业数据和市场需求,影响企业复工复产计划。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亟待加强,重大突发事件下生产需求响应不足。比之于高精尖的基础研究,重大突发事件下制造业企业更需要以提高产能为导向的应用型技术,因此,基础薄弱的智能化改造积累及政策保障体系建设影响到企业的复工复产。一方面,企业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积累不足,复工复产受人员制约严重。疫情期间,像富士康这样智能化生产水平较高的大企业,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组织生产或转产,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由于智能化改造积累不足,生产线过度依赖人员到岗,在人员短缺情况下,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复工复产进程。另一方面,在突发情况下重点行业的技术改造政策体系缺失,企业复工复产成本加剧。在疫情期间,大量制造业企业亟需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产,全国范围内仅有上海市对应急征用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了50%-80%的财政补贴。由于政策体系缺失,很多企业难以承担技术改造成本,致使口罩、防护服等重点行业产量难以实现短期提升。
应急决策咨询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企业应急决策缺乏科学性。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应急决策,受限于灾情信息匮乏和失真、决策环境复杂多变、决策时间紧迫等因素,企业如何准确判断复工复产时机做出果断决策成为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制造业企业应急决策咨询支撑体系,企业在突发情况下难以进行科学决策。一方面,政府技术服务咨询组织协调机制尚不健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缺少全国范围内的技术服务协调机制,政府难以通过科技特派员服务企业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比如智能生产技术缺乏、装备维护效率偏低,以及专业应急保障人员不足等问题。同时,由于对中小企业缺少疫情知识普及和安全复工指导,一些地方对复工优惠政策传达不及时,致使不少中小企业对复工复产缺乏有效认识和正确判断。另一方面,大量中小企业缺乏第三方机构提供科学决策的保障支撑。应急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决策不再局限于产品、产量以及投资、雇工、发薪等问题,而是需综合突发事件的影响范围和深度,准确研判企业近期的复工复产计划及未来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缺少专业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在应急条件下对企业复工时间、生产计划、市场风险等因素进行研判,为制造业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应急决策支撑。
三、几点思考
加强制造业数据体系建设,推动重大突发事件下数据共建共享能力建设。一是利用国家重点工业领域统计数据,汇集第三方机构的产业监测数据,建设覆盖产业、企业、产品、技术等多个维度的国家工业领域数据库,为国家层面指导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数据保障。二是加强制造业大数据标准化管理。结合实际应用条件和背景,加强数据标准的制定、发布、实施、检查、监督、修订、评估和废止等管理工作,及时纠正和处理标准应用不规范、不按标准进行落实等问题。三是推动重大突发事件下数据共享能力建设。探索建立以第三方数据机构为主体,政府全程监管的制造业数据共享平台,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下数据共享激励保障和监督问责机制,明确数据共享权责,保障数据安全。
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积累,提升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技术改造保障能力。一是推动制造业小微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构建政府牵头的项目诊断咨询专家团队,为中小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服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更新设备、改进技术等手段反复迭代,推动生产线实现从自动化到数据化再到智能化的升级,提升企业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抗风险能力。二是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下保障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情景下重点领域的技术改造需求,探索建立包含金融、司法、市政、财税等领域应急条件下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政策保障体系。鼓励利用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重点领域企业通过“短平快”技术改造、增补设备等方式迅速扩产扩能。
加强政府技术咨询力量,培育企业第三方决策咨询支撑能力。一是提升重大突发事件下政府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鼓励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下对企业开展精准的“问诊把脉”,为复工企业提供产线运行应急保障、技术研发支持,以及技术故障诊断等服务。二是培育第三方咨询决策支撑体系。鼓励第三方咨询机构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重大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风险咨询、信息化咨询,以及商业咨询等服务,提升应急状况下企业复工复产决策的合理性。三是充分发挥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作用。政府通过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方式,推动解决龙头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中在跨部门、跨地区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企业复工复产顺利推进。(赛迪智库 姬少宇 王凡 何颖 )转自:中国工业新闻网
- 上一篇:迎移动物联政策利好 智能家居有望“大热”
- 下一篇:北斗“芯”未来:功能集成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