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KRI交易所平台官网:百度重归第一阵营
2020/12/23 14:02:46 来源:财讯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全球汽车生态中的近200家主要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从硬件到软件完整产业链;自动驾驶全球专利申请超过1900项,位列中国第一VANKRI交易所平台官网-过错的“中年”企业,配拥有梦想吗?
VANKRI交易所平台官网-假设有这样一家公司:
在自动驾驶领域与全球汽车生态中的近200家主要企业都建立了合作关系,覆盖从硬件到软件完整产业链;自动驾驶全球专利申请超过1900项,位列中国第一;提出全球首个量产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运营方案;占我国发放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的一半以上,并获得全部首批T4级别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牌照……
它应该获得多少倍估值?
如果这家公司现在市盈率只有19倍,是不是投资潜力巨大?
如果答案揭晓,这家公司是百度,您的判断会改变吗?
短暂的高光
大多数人可能都会有点犹豫,毕竟百度被从“BAT”中除名已久,现在“一度”都沦为了市值计量单位。
然而,跟风嘲讽的同时,很少有人思考为什么百度近两年在二级市场如此“凄惨”?为什么2017年就高调进军自动驾驶领域,踏踏实实搞了三年多,好不容易等到自动驾驶成为巨大风口的时候,百度的股价仍是起伏不大?
事实上,直到路透社近日传出消息,爆料百度正在考虑制造自主研发的汽车,并已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广汽集团和中国一汽集团进行了初步的私密洽谈,资本市场才有所响动。
尽管百度并未认可传闻,但在造车新势力大受追捧的当下,其股价也突破了190美元,市值重回600亿美元之上,上一次登顶600亿美元已是20个月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彼时也正是百度自动驾驶Apollo的高光时刻。
当时,百度不仅在一份聚集众多国外头部玩家的自动驾驶榜单中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而且也在国内稳坐头把交椅,测试牌照最多、实际道路测试里程最多、测试场景覆盖最全、单车里程最优异。
有意思的是,当时各方面远逊于百度的蔚来,如今市值已经超过百度,为768亿美元,今年股价更是乘风而起,最高涨幅达到惊人的1177.66%。
▲中国首个自动驾驶路测成绩单《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 2018 年)》
然而,Apollo的高光时刻并没有维持太久,百度的股价再次回落,人们似乎又渐渐忘了百度在自动驾驶所做的努力。
对此,笔者认为,国内投资者之所以对百度的认可度不高,主要受百度是“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2016年前是积极的,因为当时百度有着互联网普及阶段带来的流量优势,也有着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超过70%的头部优势。
然而,2016年成为分水岭。那一年,魏则西事件、血友病吧事件等负面新闻集中爆发,人们开始注意到百度在几乎垄断搜索市场后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百度的印象在人们心中急转直下,一些贬低的观点开始盛行:百度是因为国家限制谷歌的使用才得以独占市场、根本没有与谷歌刚正面的能力,等等。
百度是不是真的“不行”暂且不论,但事实是,可能很少有企业像百度一样,被一锤定音之后难以找到翻身的契机。人们一边用百度,一边默认其是垄断的黑心企业,骂百度“渣”更是逐渐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社会认同”。
这时候,在“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这个光环带来的巨大阴影下,人们往往忽视了百度的其他业务。国内投资人不疼、海外投资人不亲的局面就此形成了。
目前,百度的评级介于持有和买入之间,投行给出的目标均价只有176.41美元,6家最新评级只有巴克莱给出买入,而摩根士丹利给了卖出。
近期,还有海外媒体直接表示,百度已经算不上是投资人的最佳标的,相比阿里、腾讯和脸书等其他国内外互联网巨头还有相当差距。
那么,这一次,百度Apollo造车传闻是否又会成为“短暂的高光”呢?
All in背后的动荡
说实话,人们对百度抱有谨慎的态度,也情有可原。
略微对百度有所了解的投资人,都知道百度管理层经历过多次巨大动荡。
从2005年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之后,百度的大型人事动荡至少发生了三次;而在这三次期间,对百度来说相对“小型”——放在其他公司可能已经不算小——的人事变动也几乎从来都没停下。
百度上市后,当时的CTO刘建国、COO朱洪波先后选择离开。这两位分别是除了李彦宏外百度的第一位员工,加入百度的第一位职业经理人、百度销售渠道的建立者。2009年,“贴吧之父”俞军离职,代表百度产品团队的强势期结束,以向海龙为领导的销售团队强势期到来。
2010年初,CTO李一男、COO叶朋相继离职,百度选择改变架构,引进、提拔了一大批副总。由于职责划分不明确,副总们各立山头。李彦宏试图用轮岗制“削藩”,但没成功,反而导致内斗更加严重。
在一轮轮的人事斗争中,迄今为止百度任期最长的副总裁兼COO、曾经掌管百度超过80%营收的向海龙势力不断扩大,然而向海龙也于2019年离职,赴职国美。
2017年1月,李彦宏请来“全村人最大的希望”——陆奇。
尽管两个月后,前百度首席科学家、百度人工智能重要奠基者吴恩达宣布离职,但陆奇提出的“All in AI”战略稳定了军心,在他的带领下,百度股价一度提振60%,百度智能驾驶战略也开始提速,推出了Apollo系统。
可以说,陆奇的“All in AI”帮百度结束了在搜索、O2O和AI战略之间反复横跳、哪派强势走哪条路的历史,把控住了大方向,却又带来另一轮人事大换血。
陆奇在百度任职一年零四个月,期间有6名部门经理以上的高管离任。陆奇自身也没躲过离职的“魔咒”。继元老王湛、被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李彦宏接班人的“太子”李明远等人离开后,陆奇也宣布卸任。
也就是陆奇离开后,人们对百度未来的希望熄灭了。
2018年5月16日,官宣陆奇离职前两个交易日,百度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5月18和19日,陆奇离职消息公告后两个交易日,百度市值跌掉近900亿元,被戏称为“史上最贵离职”。
2017-2019年这三年,是百度智能驾驶正式起步发展的三年,但也是百度高管出走最频繁的三年,还是百度从BAT中彻底掉队的三年。
三年过后,蔚来、小鹏等后来者居上,成为全球智能驾驶赛道的中国代表。
管理层稳定,公司战略才能稳定。百度频繁的高管变动,拖累了它的发展进程,也逐渐让投资人丧失了对它的信任。
就像不必讨论一个长期战乱国家的支柱产业是什么,人们也懒得关心一个长期动荡公司的潜在增长点在哪。百度股价开始一路走低,最低点在今年3月18日,收盘价83.62美元/ADS,不足最高点的1/3。
重回正轨,未来可期
客观分析,百度自己造车不太可能,因为不划算。
汽车制造是重资产模式,投入产出比远没有做平台这样的轻资产模式高。另外,一旦百度自己开始造车,势必会与此前合作伙伴中的汽车制造商产生竞争,原有的合作伙伴极有可能转投其他平台。这一做法对百度来说几乎没有好处。
不过,这条新闻总算把沉寂了两年多的百度再次拉回人们的视野,人们才惊觉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已有的成就:
今年3月3日,Apollo在关键技术测评中第一次超过谷歌的自动驾驶系统Waymo;3月17日,百度在Navigant Research——全球无人驾驶技术公信力最强的研究公司——发布的年度自动驾驶技术开发排行榜中位列第四,与谷歌的Waymo、福特、Cruise以及英特尔的Mobileye一同位列第一梯队。
据媒体报道,Apollo的专利数达到1800件、测试里程超700万公里。在中国,Apollo GO不仅测试覆盖城市最多、获得牌照总数最多,而且拥有最高技术等级、最高标准、测试场景最难的T4级别牌照。
今年12月,百度就拿到了北京市自动驾驶测试管理联席工作小组颁发的独家首批5张无人化路测(第一阶段)通知书,这是北京市第一次公开允许主驾驶位没有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道路上进行测试。
更重要的是,百度智能驾驶已投入商业化应用。如今,在长沙、沧州、北京等多城已完成载人出行服务21万人次。今年10月,百度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Robotaxi)在北京开放运营。
百度表示,Apollo lite已成为中国国内唯一的纯视觉L4级城市道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据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百度Apollo可以与特斯拉的autopilot无人驾驶辅助系统“掰一掰手腕”了。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autopilot价格从2500美元一路涨至8000美元,马斯克甚至表示该系统未来将价值10万美元。换言之,百度的Apollo同样有着巨大的变现机会,这对于疲于增长的百度而言,无疑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新故事。
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投资的企业也可圈可点,包括对蔚来汽车的战略领投、对威马汽车的C轮和D轮投资、对亿咖通科技(ECARX)A轮领投等。仅是这些投资,都能给百度带来客观的回报。
除了自动驾驶之外,百度All inAI的现阶段成果也非常令人满意。中国是AI专利领军国,而百度是中国拥有AI专利最多的公司。AI也是风口,热度甚至比自动驾驶还要高。
▲《2020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
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语音、交通大数据……百度在其他多个新基建领域的专利申请和获得授权数量也都位列第一。
近两年,百度落地的业务中可圈可点的是面向中小企业的托管页。托管页是SaaS平台,为中小企业网页运营和与用户交流提高了效率,模式类似于美国的Shopify。
Shopify尚处于亏损状态,但今年大涨约200%,市值高达1374亿美元。2019年,托管页营收占比已达约1/2,单独拿出来大概也有四五百亿美元的估值。
即使不用对标企业估值的方法,参考悉尼技术金融技术公司Simply Wall St针对百度的的“两阶段 DCF 模型"研究报告结果,百度的市值也应该在5200亿元人民币(即800亿美元)左右,与现在相比依然有增长空间。
百度获得这些成就,靠的不是一两年的努力,而是多年的积淀。战略重新回到正轨,发展方向明确后,未来可期。
在其他互联网巨头为“买菜流量”大打出手之际,百度多年来在科技创新的躬身耕耘,或许到了该收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