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迎重要决策部署 中部地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2021/8/2 9:35:02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中部崛起”的号角再一次拉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勾勒顶层设计蓝图。 中部“中部崛起”的号角再一次拉响。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勾勒顶层设计蓝图。
中部地区横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承启东西、融贯南北。从人口方面看,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部地区人口为364694362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25.83%;从经济总量看,截至2020年,生产总值超22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06年的18.6%,上升到2020年的21.9%,具有市场潜力大、经济增长后劲足等显著特点。
但与此同时,中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为顺应新时代新要求,《意见》明确了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从“崛起”到“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即将迎来新发展格局下的全面升级,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持续作出更大贡献。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资源要素丰富,交通发达,产业基础较好,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依靠10.7%的国土面积,承载25.83%的全国人口的比重,不仅是我国人口大区,更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推动下,中部六省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省会城市中,武汉GDP总量常年挺进全国前十;长沙也于2017年首破万亿;郑州更是在2018年一口气拿下千万人口和万亿俱乐部的“双门票”;合肥则带着长三角的“光环”跻身世界级城市群,近年来人口涨幅排名居前的同时,上半年GDP也已突破5200亿元;此外,南昌和太原都也在各自区域内飞速发展,纷纷把经济划出漂亮“上扬线”。
而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之前,是对于“中部塌陷”的普遍焦虑。彼时,中部六省还处于论发展质量,比不上东部;论发展速度,又不如西部的尴尬地位。不过,随着十余年间全方位深化改革和城镇化战略的推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进一步提高,科教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城市化问题研究员张岩告诉记者,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其目的在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加快东部发展”一道构成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中部地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横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最重要的河流,水陆四通八达。近年来,中部地区科技水平进步较快,创新力量日益壮大,各省产业优势各具特色,为中部的高质量发展筑牢“四梁八柱”。
聚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但与此同时,受中部六省发展水平不同影响,域内经济联系紧密度、融合度并不高。虽然优势产业集聚、产业链条完整,产业结构却仍存在“偏重”,制造业创新能力有待增强。数据显示,2020年,中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5%,东部地区的65%左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内陆开放水平有待提高。
《意见》的发布,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勾勒顶层设计蓝图。据了解,这是继2006年《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2012年《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2016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16-2025年)》等文件之后,中央层面对中部地区发展的又一纲领性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表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这一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
《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部地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投入产出效益大幅提高,综合实力、内生动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中部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建成,产业整体迈向中高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为了在各领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意见》明确了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分别是坚持创新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同性;坚持绿色发展,合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部;坚持开放发展,建立健全内陆高水平开放新体制;坚持共享发展,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意见》旨在通过五大发展理念协同发力,形成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肖渭明指出,下一步,为确保各项任务尽快落实到位,主要是两方面发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全过程。二是强化协调指导。中央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与中部六省沟通衔接,在规划编制和重大政策制定、项目安排、改革创新等方面予以积极支持。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办公室要加强统筹指导,协调解决本意见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督促和实施效果评估,奋力开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部城市迎来发展机遇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城市经济群的带动效应在助推全省发展方面至关重要。《意见》提出,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培育发展南昌都市圈。
金融院研究员陈风表示,中国城镇化,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走过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8年的59.58%,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下半场后,中国城镇化发展正处于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新的发展战略,中部的强省会城市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与沿海发达地区不同,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格局下,省会往往是该省的“单极核心”城市,中部六省在培育各自“强省会”的同时,也在以“强省会”为中心,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以便在发展中谋得先机。
当“中部崛起”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紧密结合六省间的联系,加强中部地区市场、产业、交通的一体化布局势将成为打开新局面的关键点。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为重点,加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表明“支持武汉、长株潭、郑州、合肥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加快武汉、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从而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
按照《意见》部署,要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以高标准建设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湖南湘江新区、江西赣江新区建成对外开放重要平台。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武汉、南昌、合肥、太原等地建设临空经济区。
陈风认为,当前中部地区经济循环有序,发展潜力大有可为。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大循环需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中部地区的区位、交通、人口和市场的优势基础,叠加《意见》中的诸多政策性利好,将使中部地区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和主要承接区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进而促进全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贡献更多力量。(记者 刘波)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