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供应、稳生产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战“疫”显担当
2022/4/20 11:35:02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近日,上海奉贤大润发超市,100多名员工满负荷运转,负责线上接单、配货、理货等各个环节,由于人手增加,特定的保供物资配送效率比之前提升不少。 4月14日晚,华虹集团在上海近日,上海奉贤大润发超市,100多名员工满负荷运转,负责线上接单、配货、理货等各个环节,由于人手增加,特定的保供物资配送效率比之前提升不少。
4月14日晚,华虹集团在上海的5个工厂灯火通明。自3月27日以来,6000余名员工在工厂开启封闭生产模式已近一个月。
华虹集团五厂的洁净室里,12英寸全自动产线24小时不停。“能够努力为中国半导体服务,个人的牺牲不算什么。”华虹集团供应链负责人朱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
调试设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这是疫情期间吉凯基因实验室的日常。“一旦研发工作停滞,将会对我们的客户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全力保障客户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掉‘链子’。”吉凯基因总裁办主任金杨晟说。
近日,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一批90后员工带着钛米最新版智能消毒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病房服务机器人等抗疫解决方案,进入方舱医院和医护们并肩作战。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疫情防控之下,为了保证三大先导产业不断链,各大企业一手抓防疫,一手保生产。
集成电路企业:保持满产状态全力生产
在浦东新区封闭管理的前夜,数千名华虹人在3月27日晚“逆行”至华虹集团康桥基地,开启了封闭生产模式。
“每天在工作地点和宿舍之间两点一线,所有人都信奉一句话,‘努力为中国半导体服务,个人的牺牲不算什么’。”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朱骏很是激动,声音都是颤抖的。
华虹集团是中国目前拥有先进芯片制造主流工艺技术的8+12寸芯片制造企业,占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平时,华虹在上海的总员工数有近12000人,如今坚守在一线的有6000余人。其中不仅有公司董事长张素心和公司高管,有一线员工,有数百名工程师,还有把小孩托付给了老人、托付给邻居的夫妻双职工……
“目前,华虹集团的生产保持满产状态,而且,我们还将持续保持下去。”朱骏对记者说。
在临港新片区,上海硅产业集团下属新N半导体各厂区也铺满了睡袋和帐篷。生产、吃饭、休息……“沪硅人”克服多重困难,维持了企业正常运转。
3月份,新N半导体300mm大硅片出货量甚至达历史最高点,实现累计出货量超过475万片里程碑,同时存储器用硅片继续保持历史最高出货纪录。
上海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汇聚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紫光展锐、中微半导体、上海新N、安集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一大批重点企业,以及高通、NXP、安靠、默克等众多跨国企业。据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578.85亿元,同比增长24.5%,贡献了超过四分之一全国集成电路的销售额。
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上海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上海集成电路制造、封测及设备材料等生产企业,为保障全球供应链急需产品不断不停,紧急组织员工到厂保证生产持续稳定,同时严格落实各种防疫措施,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员工生产、吃饭、休息均在企业内部,保持了良好生产秩序和工作状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居家办公和企业闭环相结合,最大程度保障了研发工作没有停滞,对外供应没有中断。
人工智能企业:抗疫生产两手抓
作为上海三大重点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产业,也是抗疫生产两手抓,全力确保企业生产运营不断档。
在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智能)的内部培训群,联影智能产品经理发出了一场有关新冠肺炎产品的线上培训通知,培训时间是4月15日上午10点。
“疫情以来,我们还是正常办公,每天会议都很多,跟之前一样,只是大家现在都在家办公。”联影智能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因为联影智能主业为AI技术与产品,绝大部分服务可在线上操作,目前,公司上海区域的业务中,凡是能通过线上云端解决的问题都正常。
记者获悉,联影智能正在针对奥密克戎病毒进行相关新冠肺炎疫情的AI研究,拟为人类战胜新冠病毒贡献AI力量。
“终于收到了公司送来的蔬菜包!感谢公司的雪中送炭。”疫情以来一直居家办公的云从科技品牌中心总监吴晶甚至忙到没空抢菜。
他说,云从科技上海地区员工通过居家办公、线上办公、远程客户服务等举措,力保公司正常运行。
据介绍,云从科技一方面根据疫情对生产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制定对策,努力降低损失;另一方面积极谋划用AI技术为现代化超大城市管理和应急处置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中,云从科技智慧防疫系统部署在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多地机场海关、院校、社区、航空公司园区及隔离酒店。
还有一些人工智能企业,此刻正活跃在抗疫最前线。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3月27日连夜奔赴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部署大规模消毒机器人院感防控系统。钛米党支部党员夏骐带领几位入党积极子“逆行”进入疫情隔离区,及时快速地将第一批28台钛米消毒机器人落地运营在收治患者的1舱、2舱和4舱,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也有力地保障了医护人员。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连日来,一批90后钛米CVM年轻人,带着钛米最新版智能消毒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病房服务机器人等抗疫解决方案,进入方舱医院和医护们并肩作战。机器人实现7×24小时不间断地执行消毒、物资配送、病房服务等工作,有效降低患者和医护工作者交叉感染风险。
生物医药产业:特殊时期体现特殊担当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外停驶着3辆来自上海之江生物的“大巴车”。自从4月10日开入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不到18小时便完全承担起方舱医院中近1.5万管的核酸样本检测。它就是之江生物 “红铠甲”移动检测车,单车日检测通量可达1万管,有效助力新国博方舱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如今,上海之江生物还在不断进行技术探索与实践优化,其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全自动核酸检测平台“青耕一号”(即全自动核酸提取纯化及实时荧光PCR分析系统)近日通过审批,正式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青耕’是《山海经》中可以御疫的神鸟,希望青耕一号的诞生,可以用一种全新的核酸检测模式来守护大众的健康。”之江生物总经理吕力琅表示,尽快扩大生产,将“青耕一号”快速投入到抗疫一线。
调试设备、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这是疫情期间吉凯基因实验室内每天都在开展的工作。
吉凯基因总裁办主任金杨晟说,从3月16日开始,就已经有20多位同事住在公司。3月27日晚,在上海分区封控管理的前夜,有一批同事火速从家里赶到公司,以确保生产能够稳步开展。目前,在公司驻守的员工一共有55位,其中有一部分员工已经在公司驻扎将近3周的时间。
作为国内药物靶标发现的先行者,吉凯基因自设立至今,一直利用RNAi技术开展药物靶标发现及其衍生业务,已为超过300家研究型医院的研究型医生提供靶标筛选及验证服务。
金杨晟坦言:“一旦研发工作停滞,将会对我们的客户带来巨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尽全力保障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掉‘链子’。”
在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园区透景诊断的生产车间里,高速的自动化产线一刻不停地运转,一罐罐试剂瓶从这里下线。
这里生产的产品,是核酸检测中必不可少的样本保存液和核酸提取试剂,经由工作人员分拣打包,运往上海各个医疗机构。
“我们现在保持每天12小时不间断生产。”上海透景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恩环说,虽然面临原材料限制的种种困难,但通过周密部署,每日样本保存液的产量可达到5万至8万管,可供80万人检测使用。
疫情以来,上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各重要产业的众多从业者也成为“逆行者”,克服种种困难,投身于生产研发一线,保障各自产业运转不断链,保障抗疫服务不掉链。
转自:上海证券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森鹰窗业亮相零碳建筑大会,共话零碳未来
- 2024中国“AI+”产业与创新发展领袖峰会成功举办,AI觉醒岛引领AI时代风口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蛇年压岁金》正式发布!12月10日起售!
- 如何让校园足球“热”起来实现持续发展?多地积极实践交出精彩“答卷”
- 三年技术积淀!iQOO Neo10 Pro用“双芯”实力领跑双芯时代
- 冰雪旅游季开启 多地冰雪旅游项目纷纷上新
- 携手中国电信共创新生态,vivo亮相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 2024“登场皆为英雄 寻味南昌美食” 南昌美食推广(南昌站)活动成功举办
- 2024年中国夜间旅游总花费预测达1.91万亿元 夜经济“点亮”消费新空间
- 《白夜破晓》招商+热度双赢!东鹏特饮助力双生兄弟清醒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