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分配向制造业企业倾斜 高端制造业机会如何把握?
2022/11/18 12:31:47 来源:新华财经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年间,我国制造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十年间,我国制造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据世界银行数据,201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之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达28.5%,较2012年提升6.2个百分点;在40%以上的主要工业品类中,产量达到世界第一。
在经济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业内认为,推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将是未来重点的培育方面,更多资本将向制造业企业倾斜。
高端制造业迎机遇
“受新冠疫情和全球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冲击。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关注和投入,就必须支持制造业。”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荆林波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
尽管我国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但是还存在一些“卡脖子”的短板问题没能突破,比如说芯片制造、合成材料等。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有利于把我国的制造业短板补上。
“发展并做强制造业,意味着一是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竞争力。二是增强制造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解决”卡脖子“的短板问题。三是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表示。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就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资本助力。近期,为了稳住制造业企业信心,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我国相关部门积极部署相关政策,优化经济资本分配向制造业企业倾斜。
为稳定外商投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好发挥利用外资在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深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积极作用,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若干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版)》等政策,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引资力度,全面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服务。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表示,随着《若干措施》的发布和实施,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向制造业,外资企业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将帮助国内传统产业产品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从供应链稳定性来讲,很多原材料来自于国际市场,鼓励开放是吸引全球国际资源的手段,最主要是鼓励到投向实体经济,能够让实体经济的竞争能力提升。”赵锡军指出,外资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国际市场对我国的信心。而且,新先进的技术手段也能够融入到我国,提升市场竞争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张永军在接受新华财经采访时也表示,外资增加对整个稳定经济运行,有很大的帮助,除了稳定汇率,还能够加快建立一些比较高端的产业,补上短板。
更多资本将向制造业企业倾斜
今年二季度以来,疫情冲击我国经济活动,制造业企业的投资增速受到拖累。开源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指出,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之际,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挖掘消费潜力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或将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0月30日在作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表示,强化经济转型升级金融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11月3日在银保监会官网撰文指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
银行业也正在加大制造业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扎实服务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着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银行三季报中,“支持制造业”成为了热词。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今年以来制造业信贷增长均达到双位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制造业贷款增速均达到了30%以上;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亦均达到20%以上的增长。
银保监会也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制造业信贷政策,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贷款增加4.2万亿元,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10月份,对公贷款也维持较高景气度,在基建、制造业和设备更新改造领域投放量大。
“在盈利普遍承压的背景下,高端制造领域受益于能源变革、数字经济等结构性需求增量,享受金融信贷、产业规划等政策供给倾斜,具备资本开支拐头向上的强劲动力,尤其是高端制造龙头公司凭借充沛的现金流与更强的产业链资金侵占能力扩张意愿更强。”国泰君安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方奕指出。
展望未来,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戴志锋预计,国有大行、政策性银行仍继续发挥头雁效应,以基建为抓手支撑行业贷款维持较快增长,一系列基建、制造业等政策支持密集加码。(王春霞)
转自: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