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安徽经济发展报告: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2023/1/25 9:13:55 来源:安徽日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畅通循环的关键在于改善供给质量,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我省坚持系统思维,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畅通循环的关键在于改善供给质量,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我省坚持系统思维,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明晰各产业的目标、路径、举措,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激发。
推动“两强一增”,促进农业由“大”到“强”
时值寒冬,砀山县果蔬产业省级科技特派团的专家们,正投身砀山县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砀山酥梨产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推动整合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加强梨园现代化改造,带动果农更好增收。
农业是稳定经济社会的“压舱石”,农业发展质量事关政府“粮袋子”、农民的“钱袋子”。我省实施一产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增加农民收入“两强一增”行动计划,今年多项任务指标已超前完成,部分任务指标超额完成。
大力推进科技强农,实施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绿色循环发展等行动,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全省科技特派员累计领办创办经济实体超1500个,引进转化农业“四新”科技成果近6600个,技术培训指导农户34万户,促进企业增收15.8亿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4.2亿元。推进种业强省建设行动,全省已征收农作物种质资源5480份,移交国家库5480份,占国家下达任务的165%。
大力推进机械强农,加快优势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建设,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农田宜机化水平。省有关部门联合各地加大农机短板弱项精准招商力度,目前已招引农机项目71项、投资金额161.3亿元。新增水稻育秧中心171个、粮食烘干中心167个,均超过年度任务。
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实施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大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25元,比全国高325元,居第10位;增速达6.7%,比全国高0.3个百分点,居第13位,农民增收形势总体向好。
“两强一增”行动成效明显,全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22年全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10971.3万亩,较上年增长6.9万亩;总产820.02亿斤,较上年增产2.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面积、总产均居全国第4位。全省小麦生产实现“十九连丰”,面积、单产、总产和效益均实现增长。
推动“提质扩量增效”,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大众安徽首台预量产车型下线,向着2023年首款新能源车型全面投产迈出关键一步;奇瑞集团1月至11月销售汽车112.73万辆、同比增长32.6%,累计出口突破40万辆,刷新中国品牌“出海”新纪录;比亚迪合肥基地自6月底首台量产车下线以来运营良好,预计全年产值将超过150亿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强劲发展,折射出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整体向好的态势。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命脉、强省之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坚持高端引领、龙头带动,推动制造业提升发展质量、扩大发展总量、增强发展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在系统梳理重点行业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上,我省大力推进十大新兴产业“双招双引”,聚焦薄弱环节和风险点,逐一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引资路线图,建立由省级领导牵头负责的专班推进机制,打出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新攻势和新成效,着力打造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产业链集群。
围绕“提质”,全省开展优质企业引育、优势产业壮大、产学研协同创新、数字赋能、绿色发展等行动,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中起到卡位作用的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构建“头部企业+中小企业”生态圈。
围绕“扩量”,我省明确今后5年聚焦“4116”目标,加快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加快建设智能家电、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10个超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10户超千亿企业、60户超百亿企业。
围绕“增效”,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和土地容积率指标对开发园区、城镇建设的牵引倒逼作用,鼓励传统产业“零增地”技改,依法依规快速处置零散工业区块、僵尸企业,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一系列“提质扩量增效”举措,正有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前三季度,全省新开工入库5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9个,其中百亿元以上项目8个,同比分别增加37个、8个。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19.4%,比全部投资高1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1%,比全部工业高4.3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液晶显示屏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92.2%、76.2%、31.9%。
推动“锻长补短”,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
12月18日,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荣获2022中国互联网经济论坛金i奖“2022年度工业互联网最佳平台”。作为我省首家政企联合打造、市场化运作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平台”上线运营一年多来,已成为赋能广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目前,“羚羊平台”已入驻总用户24万余家、服务企业55.7万余次。工业互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赋能产业发展强势起步, 是我省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
服务业点多面广,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是挖掘内需潜力的重要抓手。
安徽是全国贸易和消费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今年以来,我省实施三产“锻长补短”行动计划,推动服务业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增加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1月至10月,全省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647.1亿元,同比增长7.3%;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012.1亿元,同比增长2.4%。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优势产业韧性凸显,服务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延续。
深耕内贸市场。积极发展文化旅游、金融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0.8%、对规上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91.5%。截至10月底,全省共建软件产业园19个,在建12个。持续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全省累计培育重点平台130个。
做大消费市场。促进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开展皖美旅游、皖美农品、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等专项行动,打造县乡消费、数字消费、文旅体育消费等新增长点。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虽受疫情冲击,但仍在持续复苏,增加值同比增长2.5%,比上半年加快0.4个百分点。从消费看,市场销售稳中趋升,绿色智能商品持续旺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9倍,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分别增长1.1倍和1倍。
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
根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深化“两强一增”做优一产,深化“提质扩量增效”做强二产,深化“锻长补短”做活三产,坚持科技创新“栽树工程”做大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将切实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推动全省经济运行向稳向好、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