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金融创新 推动资本集聚 天津打造金创区“金字招牌”
2023/3/4 9:35: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初春时节,渤海湾畔新潮涌动,金融活力竞相迸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其中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以下简称“金创区”)建设不仅是融通资源的支撑底座,初春时节,渤海湾畔新潮涌动,金融活力竞相迸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赋予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其中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以下简称“金创区”)建设不仅是融通资源的支撑底座,也是近年来天津金融工作与业态发展紧紧围绕的核心。
截至2022年末,天津各项存款余额4.05万亿元,贷款余额4.25万亿元,双双突破4万亿元;2022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2.4%,占全市GDP比重13.5%……一项项数据反映出天津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随着举措创新升级、项目持续落地,天津金创区的“金字招牌”更加亮丽,企业扎根天津的信心也更为坚定。
“我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着力形成创新运营示范效果,在国家租赁示范区、自贸区、数字人民币等领域先行先试,实施‘挂图作战’、确保工作成效。”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孙洋介绍。
筑基强本培育推动企业上市
“登上北交所,缘起于金融部门在区内组织的一次政策宣讲。”去年12月登陆北交所的天津凯华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任开阔回忆道,了解北交所的具体情况后,公司认真评估并拟定了上市目标;而上市之后,金融部门不仅提供前瞻性建议,帮助公司较快调整好了架构与制度,还协助其制定了募投项目的详细开工“日程表”。
事实上,为扭转此前企业上市热情不高的局面,天津自高处谋划、从细处着力。天津市金融局资本市场处副处长路扬介绍:“一方面紧紧围绕梯度培育主线,夯实拟上市企业‘输送库’,通过为专精特新企业设立专板,推动更多企业登陆高层次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与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股转公司联合设立工作基地,重点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赋能强基培训服务以及雏鹰、瞪羚企业育苗培养政策宣讲力度,搭建企业与交易所直接沟通的平台。”
在精准服务的推进下,天津上市企业“阵容”更加完善、塔基更加坚固。2022年,天津新增上市企业9家,北交所上市企业成功实现“破零”;境内首发募集资金204.03亿元,创2007年以来新高。与此同时,2022年,天津市境内外上市企业累计达90家;上市后备企业库提质扩容,在审辅导企业27家,重点后备企业112家。
站在新起点,天津正制定实施上市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天津市金融局副局长黎红介绍,天津将加快实现“辅导在审—重点后备—储备培育”梯队建设规模目标,全面推动上市后备企业库规模有效提升。同时也将持续优化梯队结构、做实做细梯队培育体系,鼓励股权投资基金等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科技”,支持券商等中介机构及早介入协助企业做好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合力推动天津上市企业增量实现显著跃升。
制度先行创新升级金融政策
“之前从事离岸贸易时,公司总部得先把货物发往目的地,再把正本提货单寄到天津,经相关部门核验后,重新寄送给目的地客户凭单据提货。单据流转时间长,导致企业需要支出大量仓储费,在销售中处于被动境地。去年在政策支持下,公司销售额大幅增长,仅亚洲地区的订单就增长约30%。”高利尔(天津)包装有限公司海外区域销售经理王博文说。
此前,像这样“订单结算在中国、生产交易在海外”的国际企业,曾一度因贸易真实性“难把关”让不少部门犯难。为服务跨境贸易业态更好发展,2022年,天津市五部门携手出台《加快天津自贸试验区离岸金融服务创新推进离岸贸易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区内形成了‘外汇管理部门+属地行政主管部门+商业银行+离岸贸易企业’四方联合现场办公的模式,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企业开展新型离岸贸易。”天津自贸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朱长存说,此举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和时间成本,也使得开展离岸贸易的企业得以灵活规避交易风险、平抑国内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参与到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竞争中。
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重中之重在突出一个“新”字。天津市金融局开放创新处副处长刘红娜介绍,近年来,天津不断先行先试,将创新制度政策、支持新兴业态作为统筹协调加快金创区建设的重要抓手。以FT账户(自由贸易账户)为例,此前,只有注册在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企业才能享受FT账户政策优势。“我们在尽可能不触动所在地税基的基础上,探索在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分公司、开立FT账户’的新模式,打通了天津港保税区内企业与境外企业间收付汇的便捷通道。”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保税分行高级经理刘佳介绍。
精准施策助力打通金融活水
“2021年,我们出口252台新能源车,出口货值427万美元;2022年,我们出口2036台新能源车,涉及金额约5100万美元。去年一年的货值就达2021年的十倍以上。”天津华图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运昇说,这与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支持分不开。
“针对这家企业的情况,客户经理、产品经理、信贷经理联动服务,迅速启动授信流程,最终为企业批复授信3000万元。为支持企业经营,我们还在现有的外币贷款指导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了利率优惠,目前已放款100.8万美元,折合人民币718万元。”天津滨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行公司银行部副总经理于晴介绍,为解决外贸企业“有单不敢接”的难题,2022年,该行还审批两笔发货前保险项下订单融资业务。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批复保单融资授信27户,总金额2.77亿元。
在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的基础上,天津持续加大对重点产业链和制造业的扶持力度,还建立起“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专员机制”。
“26家银行、7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共遴选615名专业人员组建融资服务专员队伍。结合实际情况,各区通过安排联络员或成立工作专班的形式,组织融资服务专员及时跟踪对接企业,形成金融机构服务各区和企业发展的双层联动机制。”天津市金融局银行保险处副处长才华介绍,截至目前,融资服务专员已累计对14591家小微企业开展点对点政策宣讲和金融产品推介,累计为1714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涉及金额52.83亿元。
近年来,天津频频出实招、想办法,通过实施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津心融”三年提升方案等,促进普惠金融提质扩面增量,为企业与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截至2022年末,天津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2%,全年新增普惠小微贷款首贷户7.5万户;2022年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160亿元,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40%。
种得梧桐树,引来凤凰栖。在融通资本的基础上,天津全力以赴推进金融街建设,进一步增强金融资源集聚效应和服务支撑作用。孙洋表示,天津将加大谋划和推进力度,利用约5年的时间,基本建成服务实体有特色、改革创新有活力、金融标准有品牌、金融监管有弹性、金融发展有质量的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金融力量”。(记者 刘惟真 胡恩燕)
转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