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行业正站上“时代C位” 未来有望成第一大能源
2023/6/13 9:05:46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光伏+”创新应用加速落地,光伏行业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时代。 “光伏正站上‘时代C位’。2022年8月,光伏发在“双碳”目标下,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更新,“光伏+”创新应用加速落地,光伏行业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大时代。
“光伏正站上‘时代C位’。2022年8月,光伏发电装机首次超越风电,今年3月底光伏累计装机量超越水电,成为新能源‘老大’、全国第二大电源。”近日,在上海举行的SNEC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大会执行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预计2026年光伏将超过天然气、2027年超过煤炭,有望成为第一大能源。
有望成为占比最高能源
作为践行“双碳”目标的排头兵,光伏行业持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4.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的16.6%;1-4月,全国新增光伏发电4831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57.2%。
另一组数据也反映出光伏行业的强劲活力。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产量四个环节组件同比增长均在58%以上;1-4月光伏产品出口总额19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仅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33吉瓦,相当于去年上半年新增装机的总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说,目前,我国光伏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在各环节上均保持全球领先,已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并有望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新兴产业。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碳中和主要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支撑,光伏将成为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军。因此,未来10年是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黄金期,到2035年,光伏新增装机量将是2022年全球装机量的5倍左右。
“‘双碳’目标给光伏产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光伏赛道十分火热,新老玩家济济一堂,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快速发展。”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在碳中和背景下,光伏对我国一次能源转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未来,光伏发电将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最低达30%-40%、最高达60%-70%,是占比最高的能源之一。”
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
光伏产业快速增长,与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有着密切关系。朱共山表示,技术迭代升级归根结底是关键材料、核心工艺与生产装备的“单点突破”,推动了光伏产业链“全链起舞”。
“比如,光伏电池多种技术路线百花齐放,其中TOPCon、IBC、HJT异质结等N型电池技术凭借后发优势异军突起,已展开新一轮竞赛。”朱共山说,2023年是钙钛矿电池技术正式步入量产元年,“从小面积到大尺寸、高效率,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产业化,从单结到与晶硅叠加,目前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已经达到30%以上,将会打开一个巨大的光电应用新空间。”
高纪凡表示,目前,我国光伏技术创新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企业以及研究机构电池和组件实验室效率打破世界纪录次数已超过100次,其中天合光能在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先后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25次。
据悉,在SNEC大会期间,众多光伏企业带来了新技术新产品。比如,隆基绿能宣布一项破纪录的创新成果,其在商业级绒面CZ硅片上实现了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31.8%的转换效率,该效率创造了世界前三、中国第一的纪录;天合光能全球发布新一代N型i-TOPCon先进技术,210+N型组件量产功率达700W等。
技术创新突破带动应用模式创新和成本下降。曹仁贤表示:“由光伏延展出的一系列新业态、新产业也在逐步形成,都将实现爆发式的增长,特别是光伏+储能、光伏+氢能、光伏+汽车等。同时,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90%,初步完成了平价上网的历史使命,将很快成为最具经济性的电力形式。”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表示:“得益于科技创新,光伏度电成本从4元下降到不到0.5元,不仅为未来发展形成了支撑,而且还使得光伏成为‘碳中和’能源发展的支撑性力量。”
走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发展之路
不过,当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并非一片坦途。高纪凡表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光伏产业面临产能过剩、技术迭代和国际环境三大挑战。
李振国也表达了对阶段性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他预测,就像2012-2014年的光伏行业洗牌一样,今后两三年将会有超过一半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面对上述问题,未来光伏行业该如何高质量发展?朱共山表示,光伏行业要从野蛮扩张、无序生长、大起大落的历史周期波动中汲取教训,从冲动盲目型投资向理性稳健型投资转变,摆脱低层次的行业内卷,走差异化、互补化协同发展之路。
高纪凡认为,光伏产业要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核心还是要构建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改变“各自为战”状态;把握市场供需,有效解决多余电力的消纳问题;全球光伏产业要形成协同发展的局面,进行更为广泛的合作,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实现共赢。(记者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