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做“风光”文章 增“绿色动力”
2023/7/19 13:35:02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吉林西部地区是我国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吉林省着力利用风光资源,打造“陆上风光三峡”。在推动建设清洁能源的同时,培育产业链条,推动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成为吉林省吉林西部地区是我国风光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吉林省着力利用风光资源,打造“陆上风光三峡”。在推动建设清洁能源的同时,培育产业链条,推动清洁能源及相关产业成为吉林省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建起一座“新三峡”
从长春驱车一路向吉林西部地区驶去,一片片绿色映入眼帘的同时,也可以看见一台台风机,一片片光伏电板,它们如同一幅“风”“光”产业画卷,正在白山松水间壮丽舒展。
近年来,吉林省着力做好风光文章,作为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松辽清洁能源基地的核心区域,吉林省将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工程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一主六双”是吉林省对发展形势深入调研,着眼于加快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的重要战略抓手。根据这一规划,吉林省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上升到战略层面。通过打造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牢牢把握能源安全的主动权,为吉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三峡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装机容量达到2250万千瓦。而根据测算,吉林省西部风光资源加在一起可装机容量达到1.15亿千瓦,但前期开发程度仅8%左右。
2021年10月,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全面启动。吉林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充裕的土地优势,加速推动能源基地建设,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引擎。
“风电森林”拔地而起
随着战略规划的锚定,一座座风电设备在吉林西部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就是众多风光项目之一。
吉林油田抓住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启动的有力契机,将新能源业务纳入“十四五”规划,和油气生产同部署、同实施。吉林油田利用自身风、光资源充足,并有土地矿权、工程作业经验等显著优势,在整个中石油范围内,率先启动了首个大规模绿电自消纳项目——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
2022年4月,该项目全面启动,同年9月,项目整体进入现场施工阶段。2022年12月26日,该项目第一台风机、也是中石油第一台风机在查干湖畔正式并网发电。2023年3月17日,伴随着美字风电场的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全部投产完毕。
根据吉林油田测算,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年发电能力可达3.6亿千瓦时,节约标煤11.09万吨、碳减排28.2万吨,所发电量将全部用于吉林油田油气生产用电自消纳,全面赋能绿色低碳新型吉林油田建设。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作为中国石油首个大规模绿电自消纳项目——吉林油田15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突破5000万千瓦时。
加速培育产业链条
在紧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的同时,吉林省多地还努力集聚新能源产业,培育产业链条。近年来,不仅吸引了中车集团在吉林创办企业,还带动百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发展,打造的“风”“光”产业链。
在白城市通榆县三一重能通榆零碳智造风电产业园,运输车辆往返穿梭在风力机叶片车间和整机车间里,施工人员紧张作业,生产场景十分壮观。
在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现场,始终保持着忙碌的生产节奏。中国中车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四家子公司落户在该园区,“不出园区,就能组装出一部完整的风力发电整机”。
中车松原新能源装备产业园产品下线,该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100天,从开工到产品下线只用了100余天。
据了解,随着中国中车集团、三一集团、华能、大唐等行业龙头企业陆续进驻,风力发电主机、叶片、塔筒、机舱罩等实现本地化生产,吉林省在建设能源基地的同时,构建全产业链一体化新能源产业的步伐也日益加快。
“运输成本往往要占到价格的5%以上,如能在辐射500公里范围内完成运输,将大大降低这部分费用。”吉林中车风电叶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阳说,实现整机及叶片等零部件本地化生产,将对吉林省发展新能源产业、完善产业链起到积极作用。
松原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松原市正推动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双能驱动’包容式发展,以风光资源为基础,形成新能源发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储能、清洁能源应用为一体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数据显示,吉林省已引进14家企业参与产业链建设。其中,三一重能和远景能源通榆风机制造项目已建成投运,天能塔筒配套产业项目已实现供给能力,加上已建成的企业,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已超20家。(记者 马晓成)
转自:经济参考报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