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星揽月 商业航天产业乘势加速
2024/4/26 9:05:46 来源:中国工业报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只手上天揽日月,独脚下地扭乾坤”的梦想已经成为了现实。随着人类科技的丰富和强大,宇宙空间的利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我们身边,气象、通信无一不与浩瀚的星空有所联系。 近“只手上天揽日月,独脚下地扭乾坤”的梦想已经成为了现实。随着人类科技的丰富和强大,宇宙空间的利用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我们身边,气象、通信无一不与浩瀚的星空有所联系。
近日,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文昌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的 “抢手”程度让人始料未及。即便发射场还在建设中,就已有多家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在排队等发射,不仅仅有国家队,更有看好太空经济的多家民营企业加入。海南文昌有我国首个商用航天发射场,但今年将只有一号工位实现常态化发射,二号工位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4月6日,海南省航天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在海口召开,研究加快推进文昌国际航天城高质量发展等工作。
作为高成本、高技术含量的航天领域,随着卫星行业制造成本的降低和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加速发展,航天产业链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太空科技的经济大幕也就此拉开。
待开发市场空间巨大
商业航天也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追求投入与收益比。目前,全球的太空企业是如何在商业航天的活动中实现受益的呢?埃隆·马斯克所创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在两年花掉85亿美元后,逐步开始盈利。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实现了15亿美元营收。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全球火箭前端技术公司的营收主要来源于航天、网络、太空旅游等方面,其中在高轨领域成功地为客户发射了数十次卫星和太空飞船,获得了大量的收入。同时,该公司依托强大的发射能力和低廉的发射成本,发展卫星互联网项目等低轨领域服务业务,从而获得盈利。
在低轨领域,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提出了名为星链计划Starlink的卫星互联网项目,拟用4.2万颗卫星来取代地面上的传统通信设施,从而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价格低廉、高速且稳定的卫星宽带服务。更重要的是,它将瞄准下一代物联网应用,要构建一个万物互联的更智能的世界。
国际卫星行业协会预计,十年内太空经济将超过7370亿美元。目前,全球在轨卫星已经超过了8000颗,低轨卫星占到了7000多颗。以低轨巨型宽带通信星座为代表的卫星互联网,成为解决全球网络覆盖的新方案。
银河航天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世杰说,现在卫星的工业量产制造周期成本开始降低,低轨巨型卫星产业也发生了变革,从卫星制造到建设运营都逐步实现了商业落地。目前,全球绝大多数星座处于筹集资金和开发阶段,待开发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规定,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的分配遵循 “先到先得”的原则。这意味着,后申报的国家或企业不能对先申报方的卫星产生干扰,空间资源——频段正成为各星座重点争夺的对象。
商业遥感为主战场
商业遥感卫星的发展更是商业航天中的焦点。相较于用于气象、海洋、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公益卫星,商业遥感卫星更多是为了满足商用需求,因此对于分辨率、数据量等需求也更高。国内不少国营、民营企业近些年相继发布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计划,布局这一赛道。
在商业航天领域,中国入局并不晚,一直在积极打造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星座。在卫星定位系统中,中国有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构建低轨卫星 “星座”网络。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沈宇飞表示,我国正在加速建设低轨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伴随高通量卫星的提升,宽带网络用户享受到了高速和性价比更高的服务。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已经开始投入商业服务,布局了军事、航空、海洋、能源、电信等多个垂直行业。同时,多轨道结合的终端产品也为高、中、低轨协同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2021年成立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将打造一个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网络,计划在未来5年内发射其中约10%的卫星。2023年7月,上海成立了 “G60星链”卫星互联网项目,计划将超1.2万颗卫星送入轨道。另有约1000颗卫星,将由私营企业银河航天科技有限公司,送入太空中的近地轨道。
对国内的低轨技术发展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以武汉大学研发的珞珈系列遥感卫星为列,介绍了该系列卫星具备的多模、智能、互联等核心技术。
李德仁介绍,珞珈三号可以向普通大众的手机APP提供卫星在太空执行任务的信息。用户通过5G网络输入任务信息,云服务中心自动生成任务后卫星开始执行任务,采集数据后通过星地通信链路,将数据实时传回武汉地面站,最后向5G终端报告数据。
“现在,我们普通人也可以 ‘玩卫星’。”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密说,以往仅面向专业用户的遥感数据服务,将迎来向面向大众用户信息服务的转变。在手机终端上可以利用遥感服务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比如 “期房建筑进度定期推送”“停车位智能搜索”等大众化、个性化遥感智能便捷服务。
天地产业协同向 “新”发展
今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太空领域发展的同时, “地面供应商”领域也有众多企业入局。近年来,在华为等地面电信厂商的推动下,卫星通信实现大众化,航天产业真正实现了天和地的合作。
沈宇飞认为,未来的太空经济中卫星通讯产业将与互联网相互渗透。产业生态从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再通过运行服务向终端客户发展,就包括广播电视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同时,产业竞争重点向产业链后端转移,将为运营商带来更多、更新的业务模式。
在商业化运营方面,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王劲松表示,我国在国家航天局的指导下,已经向全球提供了气象业务服务。
王劲松表示,国际气象卫星组织目前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就是作为这种大卫星的使用者,如何和商业航天进行匹配?王劲松介绍,一个大卫星的研发周期长,比如风云气象卫星的研发前后研究了22年。如果未来有商业企业共同参与研发制造,可以缩短这类大卫星的研发周期,提高效率。如在大卫星的框架下,同时研发相匹配的小卫星。
下一步目标为可回收火箭
“在商业航天化的道路上,减少成本,追逐更大效益是最终的目标。目前,我国有火箭公司提出太空物流的概念,但要真正实现火箭当快递员,就必须实现火箭的可重复利用技术。”一位航天人士表示。
火箭可回收技术也是我国众多火箭公司的目标。根据天兵科技的公开信息,旗下直接对标SpaceX猎鹰9号的 “天龙三号”计划今年7月首飞,火箭一子级具备可自主返回、重复使用的能力。蓝箭航天的 “朱雀三号”计划明年首飞,采用大型可复用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实现后火箭每公斤运力成本将大幅降低。随着航天商业化的发展,星际荣耀、星河动力、蓝箭航天、天兵科技、中科宇航、东方空间等商业化火箭制造与发射公司,也加入了火箭回收技术的赛道。
在国际上,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近年也一直致力于重型全重复使用火箭 “星舰”的研发。3月14日,该公司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
“星舰”第三次试飞,成功升空约一个小时后,在二级飞船重返大气层时失联。这意味着,该火箭想要作为快递工具和太空旅游航班的计划,尚有一定的距离。(记者 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 上一篇:技术创新加快 智慧停车装备前景可观
- 下一篇:国际航线“上新”,释放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