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服务业引领新发展 主引擎创造新辉煌——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
2024/10/2 15:33:28 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5年的奋斗与实践,湖南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5年的奋斗与实践,湖南服务业规模日益壮大,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服务业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新产业新业态亮点纷呈,成为引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服务业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回顾75年的发展历程,全省服务业逐步实现从粗放单一化、简单化向专业化、精细化及现代化转变,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发展规模日益壮大,新引擎拉动作用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经济建设的重心集中于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处于辅助和从属地位,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从1952年的5.66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27.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5.4%,比第二产业低6.6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1978年占比只有18.6%,居三次产业末位,低于第二产业22.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服务业需求日益旺盛,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2012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为8712.72亿元,1979-2012年年均增长11.4%,高出GDP年均增速1.5个百分点。199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达到33.0%;1999年超过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至38.7%。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一系列改革举措,培育和支持服务业新经济新动能发展,服务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稳步提升。2023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26568.76亿元,2013-2023年年均增长8.5%,高出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4个百分点;2015年总量达到13124.97亿元,再次跃居三大产业首位。2023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1%,比2012年提高12.0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4.1%,比2012年提高10.9个百分点。
(二)市场主体数量翻番,行业领军企业量质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消费为主体的服务业基础几乎为零,湖南服务业经营主体寥寥无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推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潮,市场主体成倍增长。据市场监管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省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138.75万家,占期末实有登记注册企业户数的比重达73.0%,是2012年末服务业登记注册企业数量的5.7倍;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32.03万家,占全部新登记注册企业户数的比重达74.4%,是2012年服务业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的9.5倍。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看,202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比2014年末增长1.6倍,平均每年增加700家。其中,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数量比2014年末提高1.8倍,平均每年增加66家。2020年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末增加到4家。在服务业改革措施深入推进和营商环境全面优化下,涌现出一大批规模更大、质效更优、竞争实力更强的领军企业。
(三)营收总量稳步攀升,规模以上服务业稳健发展。伴随着经营主体的量质提升,湖南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2023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达到6549.80亿元,比2014年提高2.4倍,2015-2023年年均增长14.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步入经济转型升级新阶段后,湖南服务业逐步转入高质量发展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增速保持在10%左右的区间,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发展质效进一步增强。
二、新旧产业互促共进,服务业开启转型升级新篇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集体所有,服务业发展步伐滞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的序幕后,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推动湖南服务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实现由传统服务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演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一)传统服务业加速升级,服务消费增长强劲。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省服务业行业构成较为简单,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为主,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过半。改革开放后,伴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湖南服务业行业体系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日益优化,传统服务业比重不断下降,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合计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9%,与2012年相比下降10.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传统服务业加速转型升级,智慧交通、网约共享出行、电商网购等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持续涌现,消费市场新活力不断激发。2023年,全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432.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6.0个百分点。在网络消费增长的积极带动下,快递行业迅猛发展。2023年,全省快递服务企业营业收入217.18亿元、快递业务量31.01亿件,分别是2012年的13.2倍和31.0倍,年均分别增长26.4%和36.6%。年人均快递使用量47.21件、年人均快递支出330.66元,分别是2012年的31.1倍和13.2倍,年均分别增长36.7%和26.5%。
(二)数字化应用加速推进,新兴产业茁壮成长。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正式接入,互联网开始迅速渗透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上网人数大幅攀升,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服务应用和创新日益活跃。2023年末,全省互联网宽带用户数达2744.06万户,是2012年末的4.4倍,年均增长14.5%;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7680.25万户,是2012年末的1.8倍,年均增长5.5%。伴随着智能手机以及4G、5G通讯网络加速推广普及,5G网络演进升级稳步推进。截至2023年末,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13.7万个,基本实现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矿山等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光纤和4G网络通达率均达到100%,5G网络通达率超过90%;2021年,长沙获批全国首批千兆城市;2023年,衡阳、株洲、湘潭成功入选全国千兆城市。从行业情况看,全省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研究和试验发展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2023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28.8%、25.6%和24.7%,分别超过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14.3个、11.1个和10.2个百分点,2023年以上行业营业收入合计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较2014年上升7.2个百分点,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公共服务绽放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推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湖南教育、卫生、文体、社会服务等公共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公共服务规模、质量和水平不断攀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幸福产业迎来蓬勃发展。2023年末,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23所,比2012年末增加17所,全年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46.3万人、研究生教育毕业生3.2万人,比2012年分别增加15.6万人和1.6万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75万个、床位39.0万张,分别是2012年末的4.0倍和1.4倍;艺术表演团体655个、博物馆纪念馆180个,分别是2012年末的7.0倍和1.9倍;体育场地19.47万个,是2012年末的9.1倍。规模以上社会工作、教育、居民服务业等行业2015-2023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6.9%、29.1%和19.6%,分别超过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32.4个、14.6个和5.1个百分点。
公共交通方面,2009年12月京广高铁武广段(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湖南正式迈入高铁时代;2022年渝厦高铁益阳至长沙段开通运营,湖南14个市州实现高铁互通,成为全国第8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2023年末全省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01公里,比2009年末增长3.1倍。2023年末,全省机场通达130个城市,其中国内113个,国际及地区17个,形成了以长沙机场为中心,张家界、常德、永州、怀化、衡阳、邵阳、郴州、湘西、岳阳机场作为支线补充的机场体系。
三、发展质效显著增强,服务业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服务业逐步实现了由行业空缺到门类齐全,从体系单一到多元并重的转变,社会贡献成绩显著,吸纳就业能力持续增强,服务业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企业效益稳步提升,社会贡献不断增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深入实施主体强身行动,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营造“引商”“便商”“安商”发展环境,推动经营主体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服务业企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劳动生产率水平快速提高。2023年末,服务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6.9万元/人,比2012年提高1.7倍。服务业税收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有力支撑。据税务部门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2255.09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51.6%,比2012年提高7.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效益不断改善。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拥有总资产由2014年末的15036.97亿元增加到2023年末的36792.41亿元,年均增长10.5%;营业利润由2014年的176.64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01.93亿元,年均增长12.3%,年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二)用工人数连年增长,吸纳就业规模扩张。新中国成立初期,第一产业是全省吸纳就业的主阵地,服务业就业规模极小。1950年,全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比达88.5%,服务业占比仅为6.5%,低于第一产业82.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湖南服务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新业态新模式新领域进一步拓宽,社会从业人员不断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就业人员持续增长。1979-2012年,服务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长6.1%,超过第二产业2.7个百分点。2023年末,服务业就业人员达到1578万人,占全省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8.7%,比2012年末提升13.9个百分点。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看,2023年末,规模以上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97.47万人,比2014年末增长近1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人数5.35万人。
(三)发展格局日益多元,非公经济活力焕发。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湖南服务业发展基本依靠国有、集体等公有制经济,所有制结构单一。改革开放后,湖南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进一步放宽行业市场准入和限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在服务业中快速成长。2023年末,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占比为69.5%,营业收入和从业人员占比分别达到37.4%和52.9%,为服务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回望新中国成立75周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湖南服务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新发展机遇,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备注:本文经营主体相关数据来源于省市场监管局;税务相关数据来源于省税务局;邮政行业相关数据来源于省邮政管理局;电信行业相关数据来源于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网信办;教育相关数据来源于省教育厅;卫生相关数据来源于省卫生健康委;文艺场馆相关数据来源于省文化和旅游厅;体育相关数据来源于省体育局;铁路相关数据来源于广铁集团、南昌铁路、南宁铁路等;民航相关数据来源于湖南省机场集团。
本文2023年数据使用的是年快报数。
-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