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肥企业仍然在寻求出口希望
2009/12/5 16:20:3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化肥企业仍然在寻求出口希望事由:近日,本报一版以《化肥实施出口零关税传闻不实》为题,报道了在我国化肥供求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官员对业界传闻的所谓明年将实施出口零关税以拯救国内化肥市场一事进行了澄清,明确表示化肥出口政策将保持稳定。
此消息一经披露,便意味着化肥零关税出口的大门几乎被关死。但记者就此再次进行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化肥业内人士还在呼吁政策松绑,在内需无法消化过剩产能的情况下,化肥企业仍在寻求出口希望。
与此同时,化肥市场却迎来了价格上涨。“化肥行业峰会结束不到一个星期,整个化肥市场就‘涨’声一片,其涨幅超乎我的想象。”11月3日,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新产品推广部部长余雷说。
目前,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区尿素出厂价格已达到1620元(吨价,下同),两广地区市场批发价格涨至1700~1750元;磷酸二铵企业几乎没有库存,有64%主流批发价格已涨至2600元左右,经销商也普遍看好明年的市场,认为每吨价格将在目前基础上再涨200元左右。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了化肥使用淡季,为何化肥涨价迅速波及很多地区?据记者采访了解到,11月1日起,化肥出口执行淡季关税,一夜之间由110%的旺季出口关税骤降为10%,再加上化肥冬储的原因,拉动了化肥价格反弹。
此轮化肥涨价能否持续?余雷认为可能性不大:一是现在大幅涨价不利于化肥出口。国际化肥价格目前还在低位徘徊,如果大幅涨价,虽可拉动国际价格上升,但国内出口的竞争力必然会大打折扣。二是大幅涨价不利于淘汰过剩产能。一旦大幅涨价,会有很多过去挣扎在停产边缘或已经停产的企业重新复产,使“去产能化”的过程更加艰难、漫长。三是后续资金可能难以维系。此次涨价离用肥季节尚远,并不是市场的刚性需求,涨价持续的可能性不大。
余雷认为,过剩的化肥产能只能指望出口,取消出口关税是目前化肥市场调控的最好手段,如果出口不畅,市场好转的趋势在下个月就有可能停止。
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运销与市场部部长薛三省、山东鲁西化工销售有限公司产品贸易公司总经理刘月刚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化肥明显供大于求,调整关税出口化肥只是临时措施。从长远考虑,其根本出路则是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如果国家能根据国内化肥市场和企业目前的现状,在用肥淡季实施化肥出口零关税政策,不仅有利于化肥价格缓慢回升,还有利于消化已经过剩的化肥产能。
中国资讯网化肥部经理范丽华分析认为,虽然化肥价格上涨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连个别肥价较低的企业也酝酿涨价,但从整体市场来看,主要是小型经销商存货较多,而大型流通商动静不大,以观望为主。采购高潮似乎来得有点早,也缺乏持续上涨的动力。
在明年以前,我国还将有新的磷肥装置不断建成,产能还会增加,而国内对磷肥的需求变化也不大。根据磷肥企业目前存在的困难,中国磷肥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张永志建议国家放开磷肥出口关税,给企业一段零关税出口的时间,以缓解去年以来因硫黄涨跌而带来的巨大压力。同时,他也坦言:“国际化肥需求依旧低迷,价格还在低位徘徊,事实上,即便国内化肥出口执行零关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是很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四谈化肥企业渠道和宣传服务
- 下一篇:氮肥市场企稳回升基础待巩固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