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制药产业:潜力显现
2010/1/26 10:46:4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生物制药产业:潜力显现生物制药产业在这一年我低迷的医药市场环境中是一大亮点。虽然生物制药在中国制药业中所占比重还不大,但其发展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都高于化学药和中药。据统计,我国有近500家生物、生化制药企业,年销售收入约340亿元,占整个医药行业销售收入的8.16%;2005年实现净利润32.6亿元,占整个制药行业的9.69%;2006年利润比例有可能攀升到11.7%,显示生物制药领域的盈利能力开始提高。
虽然相对于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的强势劲头,相对于我国生命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表现只能说差强人意,但同时也蕴育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此,将于本月16日在石家庄召开的“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07”则有良好的愿景,希望营造发展生物产业环境,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推动生物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自主创新亮点纷呈
今年2月份,我国第一个自动化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线在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建成。百泰生物“泰欣生”和中信国建的“益赛普”两种人源化治疗性抗体类产品的上市,成为国内生物制药产业为数不多的自主创新药品。
198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研发的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1b成为国内批准的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这标志着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正式拉开序幕。但令人遗憾的是,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物制药行业并未如期待的那样发展壮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支柱,多数生物制药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的药品并不多。
究其原因,业内专家张仕元认为,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仍然薄弱,创业投资政策不完善,生物技术领域的创业投资依然处于低迷期,产业发展基础不很扎实。另外,受社保体系、卫生体制改革滞后,药品流通渠道混乱的影响,生物技术制药企业生存环境不佳。
张仕元指出,我国生物技术药企规模偏小的主要原因是,自我创新能力不足和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但2001年以后,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自主创新研究开始蓬勃开展。2005年我国生物技术药物自主创新成果丰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脑利纳肽等,被批准进入市场,且还有一批自主创新研究药物进入临床。
近年来,在生物制药某些领域,我国已有所突破。例如基因治疗、细菌性基因疫苗等研究开发已经走在国际前列。2004年,我国批准全球第一个基因治疗药品——深圳赛百诺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2005年,又批准第二种基因治疗产品——上海三维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H101用于头颈部治疗。此外,我国自主研发的基因工程痢疾疫苗和霍乱疫苗,也是全球同类产品中首批获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截至2006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35种重组蛋白、治疗性抗体或基因治疗产品上市。至2004年底,约有50多种生物技术药物处于临床前动物实验或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包括重组人尿激酶、t-PA突变体,重组骨成形蛋白2等,为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
■外包联盟接国际订单
近日,有两家从事新药研发外包(CRO)的企业——桑迪亚医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和联友制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缔结“姻缘”,全面合并。而就在合并的前两周,这两家公司刚刚和另外一家华大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结成“中国第一家新药研发外包服务联盟(CROSA)”,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华大天源公司的联盟合作关系。
桑迪亚、联友药业、华大天源都是由留学归国人员在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创办的从事新药研发外包服务的公司,但其研究专业分属新药研发的不同阶段和领域。2002年~2004年间,面对全球新药外包服务迅猛发展的趋势,几位创始人纷纷从美国辞职回国,分别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创办公司,根据美国新药研发的标准,利用中国在化学和生物领域优秀的研发人才库,向海外提供流水平的研发外包服务。
与此同时,在北京,去年以中关村医药科技企业为主的2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关村CRO联盟”,联盟总部位于中国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该联盟理事长骆燮龙表示,建立联盟的意义在于,北京CRO企业承接国际研发外包订单,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走向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据《2006北京生物工程和新医药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外包市场规模一直稳步增长,并且有望以14%的年增长率继续扩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医学创新中心主任FrankDouglas认为,目前中国在研发外包市场所占份额还很小,增长速度落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在全球外包服务产业中,中国也有许多明显优势。比如,成本优势、临床试验优势等。
制药厂商越来越需要有一个机构能够帮助其完成一系列完整的新药研发工作。然而,术有专攻,目前国内任意一家研发外包机构都还不能满足制药厂对整个新药研发全部环节的需求,因此研发外包联盟实际意义显著。桑迪亚公司总经理王晓川认为:“这是在短时间内确保高质量、高品格、高效率,保持低成本,实现业务扩张,为全球生物科技及制药企业提供CRO一条龙服务的最现实可行的良策,必将改变中国医药研发外包领域的产业格局。”
IDG风险投资公司著名投资人章苏阳认为:“中国的新药研发外包行业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涌现出很多以归国学人为创业主体的大小不等的新药研发外包企业,已形成一定的行业规模。但是目前中国的所有新药研发外包企业都还只是初具规模,整个行业规模也不算大,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可以预料,接下来的几年中将会出现很多企业间的整合,企业规模会快速扩大,管理质量和经营质量大大提升。很快会看到在这个行业出现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同时具备良好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的有长远发展潜力的优秀龙头企业。”
■资本投入信心倍增
去年12月9日,全球第二大生物芯片公司——基因泰克公司宣布,将以每股20美元,共计9.19亿美元收购从事抗体药物研发的Tanox公司。这则典型的华尔街故事,是近期生物科技投资持续升温趋势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种热度在中国市场亦有所体现。
此前的2006年10月底,深圳捷纳生物技术公司将其拥有的专利芯片技术及其在美国的实验室,以逾3亿元的价格出售给德国的生物试剂和芯片公司Qiagen公司。
2005年4月,北京博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与全球最大的生物芯片公司美国昂飞签订原创性技术合作协议,吸收风险投资4800万美元;2006年9月,上海安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晨兴科技500万美元风险投资。近年来,华兰生物、科华生物、达安基因、鑫富股份和双鹭药业也相继上市。张仕元表示,目前投资界正渐渐恢复对生物医药产业的信心,预期乐观。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融资额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到1999年~2001网络泡沫时期的融资高度,但龙头企业良好的盈利和新产品带来的盈利预期极大地振奋着投资者的信心。2005年生物技术领域的资本筹集达333亿美元。投资者对于2006年资本市场生物技术板块整体盈利,2009年全行业实现盈利充满信心。可见,全球生物技术产业正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有数据表示,2001年以后,虽然2004年成为生物技术产业从资本市场融资最多的一年,但2005年生物技术产业没有从国内资本市场获得资金,只有12970万元资金来自香港市场。与美国风险投资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对生物技术的投资仍显非常谨慎。
张仕元表示,导致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国内许多生物技术项目均由本土风险投资企业完成,而经过1999年~2001年的网络泡沫以后,我国本土风险投资企业依然没有恢复信心,因此,要恢复风险投资企业对生物技术领域的信心,必须从原创能力的培育和本土风险投资企业的培育两个方面着手当然,根本点还是原创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学成后回国创办企业,但这些企业在跨过高房租这道坎后,紧接着会遇到融资难题,投融资环境的好坏对生物医药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创业园的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每月第三周的周三下午,都可以参加由管委会举办的项目推介会,推介会邀请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中关村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投资机构和研发企业的代表推荐一些生物项目,为生物企业和投融资机构之间架起桥梁。
去年年初我国政府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行业人士预计,今后还将出台一系列支持行业发展的政策。可以期待,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技术的突破,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医保改革对药物创新促进机制没有完全发挥
- 下一篇:国产医疗器械将实施“高标准”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