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制药需要抓住机遇自主创新
2010/1/28 21:27:3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生物制药需要抓住机遇自主创新当前,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生物产业的发展,这是各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又一次新的机遇。是否能抓住这次机遇,关键就在科技创新的水平与能力。从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看,各国纷纷加大投入、调整政策、加快发展。有统计数据表明,美国在2000年至2004年5年间,对生物医药研发的投入高达1000多亿美金,5年间增长率达142%,日本、欧洲5年间相应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41%、285%。
对此,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为了抓住这一机遇,我们应当做好以下若干工作。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实现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生物学界最受世界同行称赞的两项成果,当数牛膜岛素的人工合成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合成。这充分显示了中国科学家的智慧。但是,这里除了科学发展本身的机遇难以重复之外,不计成本的投入和艰巨复杂的组织工作都使此类工作难以为继。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实现知识的可持续创新必须以体制和制度为保障。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承担起这样的历史重任:在以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与模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民情,建立起现代研究院所的制度,营造创新文化,吸引和造就一支科技队伍,从而形成国家知识创新的坚实基地。没有制度与体制保障的创新是偶然的,只有有了制度与体制保障的创新才是可续持久的。当前,中国科学院正在坚决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按照“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效益,一流管理”的要求,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积极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基础研究的主要驱动力是科学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与此不同的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力是人们对超额利益、效益的追求。任何技术创新如果不与个人利害有切肤之感的联系都可能是没有活力或不具有持续性的。但同时,如果没有政府或社会的鼓励与支持,很少有个人甚至单个企业能承担得起技术创新的全部风险,尤其是生物技术这样一门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关联度高的技术。因此,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一批“民办官助”或融合了政府资金和企业或个人投资的孵化器应运而生,这些孵化器可以说是研究型的企业,企业性的研究机构。孵化器起着科研机构与企业间的桥梁作用,政府应当鼓励高水平的生命科学研究院所与企业、个人(技术持有者)共同组建孵化器。
选择突破口,抢占制高点
与信息领域相比,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及生物产业远没有形成被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但是竞争的态势在不断加剧知识产权保护的副产品就是垄断趋势正日益明显。我国作为一个资金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大国,一个生物资源相对丰富的大国,应当选择一些突破口,集中力量,达到和形成世界领先水平,为国计民生甚至国家安全占领一些必要的制高点。突破口或制高点的选择当考虑以下一些因素:第一,既是科学前沿又是国民经济所迫切需求,同时又可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第二,具备独特条件或比较优势且已有了一定的基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山西医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 下一篇:天津医疗器械产业雏形已现 填补该领域空白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