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生物产业
2010/3/4 16:53:3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抓住机遇 加快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生物产业一、生物产业的鲜明特征
生物产业至少将在六个方面显现出鲜明特征:
特征一,创造社会财富
生物技术是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它将不断创造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如,一条基因可形成一个产业,一个基因药物可治疗几千种基因病症,一个重组蛋白质药物可创造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的财富。
特征二,资源永续循环
生物技术产业的最大特点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可再生,无污染,良性循环,永续利用,走生物资源——生物制作——生物食品(药品)——生命健康之路。不断开辟生物产业新领域,有利于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特征三,普惠人类健康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从根本上阐明重大疾病机理,揭示各种疑难病症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途径;根据基因图谱,将可预测出某种疾病潜在发展的可能,提供预防、治疗的措施和手段;运用组织器官工程、干细胞技术、生物纳米技术和克隆技术,可以促进制药工业发展,加快新药和医疗器械的研发,给医疗保健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开创“再生医学”新时代,为全面提升人类生活、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开辟广阔天地。
特征四,促进农业革命
生物转基因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动物胚胎移殖与克隆技术,以及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饲料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变革,大幅度地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强化农产品的营养功能;减少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对农田和环境污染,加强对污染土壤的修复。生物技术还将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和农业产业结构,打破农业与工业的界限,实现“农业工业化”、“工业农业化”,为农业结构调整、城乡一体化开辟新门路,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开辟新渠道。
特征五,推动工业变革
用生物技术变革传统的工业生产工艺技术,比如用生物过滤替代传统采矿方法,用纸浆生物过滤替代传统造纸技术,用基因重组、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化工原料和产品,用生物材料发展制造业、医药业、建筑业、信息业、包装业,用生物技术改造废气、废水、废渣,变废为“宝”。所有这一切,将推动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催生和带动一系列新产业群的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减少消耗,减轻污染,降低成本。
特征六,有利于国家安全
应该看到,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人类,也能给人类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生化武器与其他武器相比,具有造价低、隐秘性强、破坏性大、危害性长等特点。生物战将从根本上改变未来战争的方式,给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造成全面而广泛的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生物技术,抢占战略技术领域制高点,用以防范生物恐怖活动,遏制生物战,已成为21世纪确保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二、国外发展生物产业的新动向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许多国家将发展生物经济作为“强国”战略,制定发展规划,调整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大政府预算,鼓励社会投资,引导企业联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美国为了保持它在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先地位,建立了高层协调机制和产业组织体系,每年投入生物技术研发的经费达380多亿美元;为防范生化恐怖袭击,制定了耗资70亿美元、为期10年的“生物盾”计划;为发展生物质能产业,规划到2020年,生物燃料将取代10%的燃料油消费,2050年达到50%。
欧盟制订了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措施,提出挖掘和发挥自身潜力和优势,强化政府引导推动,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地区和产业群联合,促进知识、技术流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决心用10年时间超过美国。
日本大幅度增加政府对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争使日本生物技术研究水平领先世界,把生物产业建设成为仅次于汽车和信息产业的支柱产业。
许多生物技术实力并不强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看到生物产业资源依赖性强、技术依赖性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性强、市场垄断性差的特点和对综合国力的有力促进,也决心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我国发展生物产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生物产业具有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
据统计,我国有高等植物30000余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种数的10%和14%;药用植物有12800多种,牧草4200多种,经济树1000种以上,陆地生态系统599类,已知脊椎动物667种、种子植物17300多种、真核微生物2000多种,其品种和数量之多,在当今世界上首屈一指。我国是发展生物产业、生物经济的“宝贵资源库”。
(二)源远流长的中医药理论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以“天人合一”、辩证治疗和简、便、验、廉为特点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仅秘方、验方就达30余万首,药典记载的有6万多首,与埃及、罗马、印度一起构成人类历史上四大传统医药体系。在这四大医药体系中,只有我国的保存最完整,流传最广泛,疗效最突出。
(三)研发能力雄厚,制造实力较强
我国生物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不很大,不少科研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居世界首位,如水稻基因组研究居世界第一,超级杂交水稻900公斤/亩,全球独一无二,发明家袁隆平被誉为“国际杂交水稻之父”;基因组测序能力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之一;生物芯片、干细胞研究、组织工程蛋白质解析等领域跻身世界前列;自主原创的基因治疗药品重组腺病毒-p53抗癌注射液进入试生产阶段;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抗虫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药物35种。全国现有生物企业7300家,其中现代生物企业2800家。
(四)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和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我国市场对医药产品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多样性需求持续增长,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医药生产年均递增率20%以上,1980-2003年,销售量增长25倍。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品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3.5-4.3万亿元,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生物医药市场。
(五)国际环境越来越好
以天然生态、无污染药材制成的生物中成药、保健品,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中医疗法,随着人类“回归自然”新潮的兴起,疾病谱的变化,越来越被人们所崇尚青睐;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准许开设中医诊所,保护中医师行医。据2003年不完全统计,全世界120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的各种中医药机构、中医诊所达1万多个,国际市场植物药销售额达170多亿美元,并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环境越来越好。
(六)国内市场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日臻完善,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党的16大以来,生物产业方兴未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山东、长春等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专业化水平较高、产业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的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大型企业集团。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的中央10部委聚集一批科学家、专家、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正在制订生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和政策,使我国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宏观调控下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生物产业发展。
但也应承认,我国生物产业整体实力不强,全国生物技术企业年销售额还不及美国一家大公司多;有的政府部门还没有把生物产业摆到战略地位,投入不足,政策不配套、不落实;有的政府官员对基层发明创造缺乏热情;有的地区设置壁垒,分割市场,保护落后;有的企业只想当“鸡头”不愿做“牛尾”,资源整合不起来,致使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原创品牌少,缺乏竞争力。
四、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正向纵深发展,生物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处于孕育期,国际分工和力量对比新格局正在重构中,市场垄断和产业壁垒相对较弱。这种情势,有利于我国发挥生物产业后发优势。我们绝不能再重复历史上因错失良机而造成某些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的老路,应抓住当代世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期,采取有力措施,主动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积极参与全球生物科技革命,大力发展现代生物产业,使我国跻身世界生物行业的前列。
第一,把发展生物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但资源禀赋较差,人均占有的耕地、森林面积、淡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40%、20%、25%。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是我国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提高人民生活、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第二,加强对生物产业的组织领导
发展生物产业是一项牵涉面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仅靠国家某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是难于实现和奏效的。建议国家制定生物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名院名企名品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指导区域、产业、企业联合;组建全国生物产业行业协会,促进官、产、学、研、银结合,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发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第三,依靠自主创新,走科技强国之路
在当今一些国家和跨国公司试图垄断主导产业和战略产业的情况下,核心技术花钱也不会买来。唯一的出路是在自力更生中自主创新,把握生物技术发展主动权,抢先占据生物核心技术制高点。为此,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企、学、研、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以富有创新能力科技人才为主体的团队建设,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政策,保护知识产权,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热情、智慧和奉献精神,创造一大批拥有自主专有技术知识产权的品牌。
第四,在全国培育10家左右生物技术龙头企业
面对当代世界超级跨国制药企业加速联合、兼并、重组的形势,我们建设生物经济大国强国,如果没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运作,怎么也不会成功。培育特色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跨国生物龙头企业,是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的要求。应从产业发展趋势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扩大经济规模、提高市场控制力和竞争力为目的的战略重组,力争到2020年培育10家左右主营业额达1000亿元的特大型生物龙头企业。各级政府应加大对龙头企业研究开发、创新能力、产业化前期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使之在国际生物产业革命中翘居鳌头。
第五,用生物产业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我国山区占国土面积约三分之二,近几年来,山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处于农民难增收、城乡差距难缩小的艰难爬坡状态。其实,山区生物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生物产业是座“金山”,抓住这个“牛鼻子”,就能形成经济“倍增点”。
第六,加大对生物产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我国生物技术企业税负较重,大多数企业享受不到国家规定的政策优惠,削弱了企业扩大再生产能力。为加快生物产业化进程,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国家应给予生物技术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利用自有资金或利润进行科研、技术改造的项目,给予贷款贴息和税收减免优惠。对防治重大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实行即征即退政策。生物企业进口用于生物研究的试剂,应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加大对农民提供良种的补贴。扩大高等院校生物专业招生规模,普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生物技术素质和创造热情,使生物经济强国战略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植根于全民沃土之中,结出丰硕的生物产业之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基本药物目录已完成30%覆盖任务
- 下一篇:2009年我国医疗器械对外贸易情况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