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黔中经济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亿元
2012/10/19 14:00:0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5黔中经济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亿元区域优势明显
黔中经济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确定的重点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核心,延及周边的经济区域。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黔中经济区作为贵州省的核心地区,具有较好的基础设施。此外,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东毗湖南省,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连云南省,北接四川省和重庆市,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旅游大省和矿产资源大省。
黔中经济区面积为53802平方公里,占贵州省总面积的31%;2011年常住人口为1571万人,占贵州省总人口的45%。黔中经济区具体的范围包括贵州省贵阳市及遵义市红花岗区、汇川区、遵义县、绥阳县、仁怀市,安顺市西秀区、平坝县、普定县、镇宁县,毕节市七星关区、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黔东南州凯里市、麻江县,黔南州都匀市、福泉市、贵定县、瓮安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共计33个县市、区。
黔中经济区地处西南地区腹地,在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位于包昆通道纵轴南部。区域内贵广铁路、贵广高速公路、长昆客运专线、渝黔铁路等交通大动脉纵横交错,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
贵州省是我国的能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查明储量占西南地区的36%。水煤结合、水火互济的能源组合优势明显。磷、铝、稀土、锰等矿产资源丰富,磷矿资源查明储量占西南地区的42%,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资源深加工基地。
黔中经济区综合实力较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396亿元,占贵州省的60%;固定资产投资为2538亿元,占贵州省的50%。以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食品等轻工业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具备率先跨越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贵州省一直是西部经济的一块“洼地”,近年来有被边缘化的趋势。2011年,全省人均GDP约为1.6116万元,不足东部上海同期人均GDP的20%。贵州省社科院副院长宋明表示,贵州省的农业人口占70%,只有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才能把农业人口转移出来。
“两步走”目标提升后劲
鉴于贵州省经济的综合状况,《规划》提出,到2015年,黔中经济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000亿元以上,同时以生物、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并成为带动贵州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2015年,黔中经济区率先实现跨越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50亿元以上,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研发费用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2%。届时,黔中经济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带动作用将显著增强。
另外,按照《规划》,黔中经济区率先全面实现区域中心城市快速铁路连接、县县通高等级公路和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的目标。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显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加强。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增强,巩固率达到95%以上。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增长步伐与经济发展同步。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力争比2015年翻一番。城镇集聚人口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体系更加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建成。石漠化扩展势头得到根本遏制。
打造东西合作示范区
《规划》提出要把黔中经济区打造成东西互动合作示范区,从而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平台。在打造过程中,要以开发区和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推进与珠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的经贸合作与交流,建设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和出口商品加工基地,打造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内陆开放新高地。
东西部互动合作离不开物流的支撑。《规划》提出要把黔中经济区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充分发挥黔中经济区区位优势,建设跨区域交通通道,推进现代物流服务和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高效便捷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建成西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贵州方面提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争取世界500强、国内500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和中央企业直接投资。建立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奖惩目标责任制。
《规划》建议,推进贵州·江苏信息产业园建设,实现省、市、县共建。着力建设以发展磷化工、冶金、机电制造为主的息烽—乌江—汇川产业承接园区,以发展纺织、服装、玩具、家电为主的都匀—麻江—凯里承接园区,以发展能矿机械制造、中药材精深加工、特色食品为主的黔西—大方—七星关产业承接园区,以发展轮胎、生物医药、飞机发动机为主的贵阳—安顺产业承接园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