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国家级开发区总体目标为53000亿元
2012/12/18 10:39:5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2015年国家级开发区总体目标为53000亿元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32个。2010年,纳入商务部统计的90个国家级开发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49亿元,工业增加值18661亿元,出口总额2536亿美元,税收收入4650亿元。
20载硕果累累
经过近20年发展,国家级开发区依托自身优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吸引外资最多、投资环境最优、技术水平最高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园区,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十一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23%,所占全国比重提高到7%,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达到12%,出口总额占比为16%,税收总收入占比为6%,分别比“十五”期末提高2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引以为豪的是,国家级开发区已成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首选之地,一大批质量高、效益好的跨国公司大型投资项目相继落户这里。2010年,纳入商务部统计的90家国家级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30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8.9%。
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目前该区已聚集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多家企业,其中包括77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百余个项目。截至今年5月底,开发区内外商及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576家,投资总额179亿美元,平均投资规模超过3110万美元;累计合同外资金额68.4亿美元,累计外商实际投资50.2亿美元。
与北京“遥相呼应”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年新批外资项目129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投资规模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75家。今年,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力争实现5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此外,国家级开发区也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2010年,区内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比“十五”期末提高一个百分点,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十一五”期末,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392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43.8%。
“十二五”产值突破5万亿元
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正处于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区域合作强化、科技创新突破、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阶段。国家级开发区既面临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一轮增长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加快国家级开发区经济结构调整、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业化、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要求愈发迫切。
为此,国家级开发区要坚持“优化结构、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内外并举、先行先试、合作发展、和谐共赢”的发展路径,继续作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扩大开放的排头兵、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社会和谐的示范区。
“十二五”期间,国家级开发区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2015年末达到53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9%,达到480亿美元;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106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万元;单位面积土地地区生产总值贡献值16亿元/平方公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5%,达到0.41吨标准煤/万元。
具体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要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高端发展的战略取向,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中部地区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国家级开发区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速要素集聚,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市场和区位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积极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资源型城市转型,打造中部新的开放高地,成为实施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西部地区的国家级开发区要发挥当地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加强与东部、中部地区产业合作,进一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集群,坚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沿边开发开放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国务院最早批准的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蓝图已经绘就。“十二五”期间,该区要成为先进制造业核心聚集区、高端服务业重要聚集区、科技创新和研发转化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地。到“十二五”末,开发区力争打造电子、汽车、装备、石化4个2000亿元规模的产业集群,千亿级企业超过2家,百亿级企业超过30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