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产业或正迎来第四次大变革
2014/7/31 18:00:13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汽车产业或正迎来第四次大变革创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渐进性创新,一种是破坏性创新。渐进性创新往往只引起行业发展态势的某些变化,而破坏性创新则往往颠覆行业的竞争格局,引发行业大变革。在过去一百余年的汽车业发展史上,世界汽车产业经历了三次破坏性创新,引发了三次大变革。一些新的迹象表明,汽车产业或正迎来第四次大变革。汽车产业已经历了三次大变革
第一次大变革——生产流水线的创新。1913年,美国福特公司在汽车城底特律市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使T型车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开端,也使得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欧洲转向美国。
第二次大变革——产品多样化的创新。20世纪50年代,针对美国车型单一、体积庞大、油耗高等弱点,欧洲开发了多姿多彩的新型车,多样化的产品成为其最大优势,规模效益也得以实现,打破了美国汽车公司在世界车坛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从美国又转回欧洲。
第三次大变革——精益生产方式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公司,将“全面质量管理”和“适时生产系统”的管理机制应用于汽车生产,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推动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使日本成为继美国、欧洲之后的世界上第三个汽车工业发展中心,世界汽车工业又发生了从欧洲到日本的第三次转移。
第四次大变革已悄然到来
目前,汽车产业第四次大变革已悄然开始,其主要创新内容如下。
一是汽车驱动能源的创新。取代化石能源的新能源汽车概念提出已久,近几年,随着全球对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加强,新能源汽车发展不断升温。美国特斯拉汽车的巨大成功,彰显出纯电动等新能源汽车已经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也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或将达到3.5万辆,较2013年实现同比增长100%,2014年也被称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元年”。
二是汽车驾驶方式的创新。随着高新技术与汽车的融合,人类与汽车的互动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成受访者认为智能化在未来汽车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而提升安全性能成为当前汽车智能化的主要诉求。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已经行驶了20万公里,并获得许可证,可见自动驾驶技术将改变未来智能交通管理方式,以及人类使用汽车的方式。虽然目前汽车智能化这种概念只停留在少数高端品牌车型上,但未来的发展趋势应是所有车辆均会配置相应的智能化设备。就如手机产业变革一样,现代智能手机已经是一部“可以通话的便携电脑”,未来的智能汽车也将是一部“可以载人的移动电脑”。
三是汽车生产方式的创新。以“数字化制造、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使汽车产业走出“福特主义”的大批量生产时代,进入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的“数字个性化”时代。第一辆应用3D打印技术名为“Urbee”的汽车已经上路。据相关统计,3D打印技术,将在2016年前在全球范围内创造31亿美元的产值,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2亿美元。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批量生产的汽车传统流水线生产方式可能会发生革命性变革,更为个性化、精致化的汽车产品制造时代将会到来。
积极应对第四次大变革
在汽车产业第四次大变革到来的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亦步亦趋,而要有创新意识,要有前瞻性,积极主动地进行大胆创新,争取在新的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一是开放新能源汽车市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1.76万辆,而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9.6万辆。习近平总书记曾特别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但是地方保护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研发需要巨大的投入,“一省一市”根本无法支撑。有的人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对弱小,资金不足,应当进行联合而不是竞争。但实际上,只有充分竞争才能让市场筛选出最有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和产品,才能避免更大的浪费,同时也才有可能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充电设施等建设领域,倒逼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标准的建立和统一,解决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的难题。
二是率先建立“无人驾驶实验区”。目前,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动驾驶汽车和人驾驶汽车如何共处,又不致引起交通事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国可以选取具备条件的地区,努力建立全球第一个“无人驾驶实验区”。在实验区范围内,建立“车联网”,采取智能交通管理,以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在车、路、行人和互联网之间,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以实现对交通的数字化精确控制。在实验区内,争取全部采用国产技术和设备,改变我国汽车无人驾驶技术落后的局面,并加快积累智能交通管理的经验。
三是鼓励汽车产业跨界竞争。目前,数字化的破坏性创新引起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跨界跨行业的竞争不断涌现。十几年前,不会有人想到一家计算机公司“苹果”会颠覆手机业的竞争格局;谷歌公司在无人驾驶技术领域会处于领先地位。由于项目审批、目录管理的限制,我国“行业外”企业涉足汽车产业的难度很大。若回避跨界竞争,我国汽车业将无法做大、做强。未来改变汽车产业的主体可能不是现有的汽车企业,而是互联网企业、3D打印企业等。只有以真正开放的姿态鼓励跨界竞争,才能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引导更多企业开发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秀汽车产品。
(作者李佐军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副所长,魏云系北京城乡创新发展博士研究会会长)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