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改委首谈“汽车产业全周期法制化”
2014/9/10 15:47:21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发改委首谈“汽车产业全周期法制化”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出席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时着重指出:“要让法律覆盖我们的汽车产业全生命周期”,避免“管理环节多、层次多”。在汽车反垄断调查的大背景下,发改委官员首次提出汽车产业法制化,可谓意义深远。反垄断呼吁汽车产业法制化
“应当说,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同样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年勇说,“已经是两千万辆的市场规模,如何解决粗放、不可持续的管理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国家全面深化改革。”
年勇司长在论坛全体会议上“释放”的政策信号,似乎有着更深的含义。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张小虞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指出:汽车产业法制化,是要逐步改变行政指令在产业发展中的“分量”,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和转型,突出经济法制的概念。
张小虞还表示:正是从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角度出发,按照市场规律和法规办事,汽车产业宏观发展政策,或者类似的五年中长期规划,都不会再次出台。汽车将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适应和符合普通规则。
年勇还谈到:为了达到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目的,核心要有两点:一是全面深化改革,一是要走汽车的宏观管理之路,要走上法制化的管理道路。
出席论坛的多位专家也普遍强调:汽车产业在宏观管理中,涉及“多头管理”、审批和监督环节多、层次多的弊病。为此,要在创新管理中,首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避免企业负荷过重。
此外,多位政府官员也多次谈到:汽车产业的发展要与能源、交通和道路安全协调并进。通过若干的重大关键技术,尤其是IT产业的导入和借鉴,推动工业信息化。同时“要改变过去宏观管理模式,使管理能够逐渐走向法制化的轨道”,“我们正在研究,使法律覆盖我们汽车产业的生命周期全过程。”
优化市场环境 清除体制障碍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出席本次论坛时,回顾了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目前在国内的发展水平和历史阶段,并提出鼓励电动汽车发展,要“优化市场环境,清除体制障碍”。
“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健全的政策法规环境,有助于促进技术提升,一方面要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降低新能源汽车市场准入的门槛,拓宽投融资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万钢说,“另一方面要完善标准,健全法规,严格监管破除地方保护的壁垒。建立统一有序的,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在充电设施方面也要强调创新政策,破除壁垒,解决现在推广电动汽车的障碍。“有些朋友刚刚进来想问我,说到底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你看现在充电桩有点问题。我有个小故事,我家邻居一年半以前就买了一个F3双模。他说万部长,我半年用不了一箱油,为什么?只要在家我就充电,完全够了。怎么样能够使现有的小区,现有的停车场有积极性,来装充电桩,使订购电动汽车的积极性提升,保障售后服务等。”万钢说。
今年5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考察上汽的时候明确地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前不久国务院决定了对电动汽车免征购置税,国务院又专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许多措施都在落实中。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跨越发展的关键。
据了解,新能源汽车经过十多年的持续研发,在三大核心部件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科技部某会议的总结材料显示:电池性能,07年的时候能量密度是90瓦丝每公斤,成本是5块钱每瓦时;2013年已经达到了140瓦时每公斤,电池成本价格已经降到3元以下。而且质量保证,达到了5年10万公里以上,动力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都实现了国产化。
“正是这些基础研究,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奠定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格局;产业领域不断的技术进步,为电动汽车的整车性能不断提升,市场表现越来越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万钢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上一篇:煤炭大国乌克兰要买煤过冬
- 下一篇:能源局“15条”扶持新政纾困分布式光伏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