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发布
2014/10/30 16:18:2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山东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发布一、行业现状(一)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山东省是全国主要的纺织工业大省,拥有棉纺织、印染、毛纺织、麻纺织和家用纺织制成品、针织品、服装、化学纤维、纺织机械等子行业在内的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4344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437亿元、利税1089.8亿元、利润712.7亿元,完成出口额216亿美元,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纺织服装业从业人员180余万人。
(二)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目前,全省纺织服装行业共有省级以上纺织服装产业集群30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21个。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78个,及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名牌。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8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4个。
2010年以来,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发明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5项(其中一等奖13项)。
(三)拥有一批标杆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山东省纺织服装行业在各领域均涌现出一批标杆式企业。在2012~2013年度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企业中,山东省有69户,占15%,其中,前5位中山东省占有3席。
(四)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遍及五大洲,出口市场按出口额排序依次为:日本、美国、欧盟、非洲、韩国、东盟、香港、澳大利亚,以上市场占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85%左右。内销市场特别是纱、布等初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一带。
二、主要问题和差距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初加工比例较高。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与南方先进省市相比,多数产品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最终产品比例不高,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占比较低。
(二)印染业发展滞后。印染行业是体现纺织工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行业,是纺织服装产业链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对提升纺织品附加值,丰富服装、家纺产品色彩,增强服装、家纺产品舒适性、时尚性和功能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山东省印染能力明显不足,与织造能力极不匹配,成为制约纺织服装产业链发展的瓶颈。
(三)产业用纺织品起步晚、发展慢。产业用纺织品作为新能源、航空航天用新材料、环保过滤、医疗卫生、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库堤坝、汽车内饰、安全防护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山东省产业用纺织品仅在陵县形成一定土工用纺织品规模,其他零散分布于个别市地,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四)装备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山东省棉纺行业除大型龙头骨干企业装备水平较为先进外,中小微棉纺企业装备相对落后。染整行业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更大,设备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工艺设备数控化、物流设备数控化、生产流程中央数控化三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先进的印染自动化装备受发达国家垄断且价格昂贵,极大地制约了染整行业的发展。
(五)品牌建设和时尚创意设计能力不足。山东省纺织服装产品销售以贴牌加工为主,有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数量少。山东省服装类的知名名牌远少于浙江、江苏、广东等先进省市。2014胡润服装家纺行业品牌价值榜中,前十大品牌中福建、江苏、上海和浙江各有2个,北京、广东各有1个,山东省无一品牌上榜。服装、家纺时尚创意产业设计能力不足,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女装、童装、外衣化针织服装相对薄弱。
(六)专业化商贸市场发展缓慢。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先进省市相比,山东省纺织服装市场功能不全,档次低。有些市场如济南泺口、淄川、临沂综合性服装市场,虽然起步很早,但发展不快,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省内专业市场多为中转型二三级批发市场,知名度不高,无法与粤浙苏等大型批发市场相比。
(七)传统竞争优势受到挑战。主要表现:
一是原料成本居高不下。棉花是棉纺企业的主要原料,占生产总成本的70%左右。目前,国家对进口棉花实行配额管理,国内用棉与国际市场不接轨,形成“高价棉差”,严重削弱了棉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国际贸易摩擦增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和技术壁垒明显增多,纺织服装产品出口引发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出口受到影响。
三是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非常突出。据有关方面调查,山东省纺织服装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以上,相当多的企业被迫接受了承兑汇票业务,加大了企业融资成本。
四是人力资源紧张。纺织服装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留不住的问题。2013年,企业普遍上调工资20~30%以上,但仍存在用工短缺,部分企业开工不足。
三、行业发展趋势
(一)纺织服装行业具有稳定的发展空间。
1、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国内市场潜力巨大。目前山东省城镇居民衣着消费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户均年消费达到2200元。全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00万人,城镇居民的人均衣着类消费额相当于农村的5倍,城镇化将为纺织服装产品增加新的消费需求。
国际市场上,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链所形成的综合竞争优势,仍然具有较好的增长潜力。特别是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有助于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
2、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纺织服装行业开拓了更大的空间。山东省的生物基材料,被国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促进纺织原料多元化,满足新产品开发和新领域、新市场的需求。大力鼓励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也为服装、家纺产品设计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家用和产业用纺织品将领跑全行业发展。
1、家用纺织品:目前国内家用纺织品消费仅占纺织品总量的20%,而在发达国家中,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家用纺织品比例高达40%左右,英、法等国的消费量也稳定在35-38%,已超过服装成为第一大消费领域。专家预计,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家纺产品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扩大。
2、产业用纺织品: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将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山东省纺织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重要机遇。2000年,全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只有173.8万吨,2010年已达到821.8万吨,预计2020年将突破1800万吨。山东省在抓好服装和家纺两条产业链的同时,必须更加突出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这一重点,努力打造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新原料的开发应用,将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和解决原料短缺的重要手段。我国纺织工业原料中羊毛和亚麻四分之三需要进口,聚酯原料PX缺口很大,合成纤维生产面临着危机。因此,向海洋生物要纤维,开发利用各类可再生、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的生物质资源,将成为纺织原料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山东省纺织企业在纯壳聚糖纤维方面已实现量产,在高性能纤维、海洋生物质纤维研制方面也已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机遇。
(四)棉纺规模扩张的速度趋缓,优胜劣汰、改造升级步伐加快。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初、粗加工为主,靠规模扩张、以量取胜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调整产业结构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企业将得到迅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一大批固守老的发展模式、不顺应新形势发展的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五)以提高质量、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以自动化、智能化为标志的两化深度融合成为必然选择。随着我国劳动力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迫使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加快提升两化融合水平。以清梳联、粗细联、细络联为代表的棉纺设备,以自动穿综机为代表的前织设备,以无梭织机为代表的织造设备,以全自动筒子纱染色为代表的染整设备等已经不断扩大使用,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六)新的营销方式将改变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格局。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需求。利用网络手段,实施“线上”营销,以淘宝、拍拍、凡客为代表的B2C销售模式、以“团宝网”为代表的“网络团购”模式,已日渐成为年轻消费者的主流消费方式,“网购”已成为国内外消费市场不容忽视的重要“销售通道”。新的消费方式对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格局带来了新的改变。
四、主要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2017年全省纺织服装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万亿元,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8万亿元,年均递增13.5%。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设计水平、产品质量、品牌影响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从纺织服装大省向纺织服装强省的跨越。
(二)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培植和完善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严格控制新增棉纺能力,有序转移过剩产能,按计划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关键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激励企业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长效机制。服装、家纺、产业用三大类最终纺织品销售收入占比由目前的26%提高到2017年的30%,2020年达到35%。
(三)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7年,攻克一批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共性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到2020年,技术创新和科研能力显著增强,掌握一批高新技术纤维开发应用和先进纺织装备研发制造核心技术,行业主流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品牌优势明显提升。到2017年,中国驰名商标超过40件,培育10家左右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企业,提高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例。纺织服装的产品品种更加丰富,质量水平和质量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特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2020年,品牌建设能力显著增强,形成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品牌企业8家,品牌产品出口比重达到30%以上。
(五)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国家级产业集群达到23个,年销售收入百亿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19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的大型企业达到8家,其中超过500亿的2家。
到2020年,国家级产业集群达到25个,年销售收入百亿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21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的大型企业达到10家,其中超过500亿的3家。
(六)节能环保明显改善。到2017年,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水平持续下降,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立纺织再生纤维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2020年,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再上新台阶。企业普遍实现清洁生产,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