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航企业的课题:如何真正产生“粉丝经济“效应?
2014/12/24 16:04:1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如何让受众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项目、设施等平台,了解通航产业、了解通航企业,并将他们发展成为航空爱好者,进而成为通航事业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通航成果的分享者,让如何让受众通过互联网、公共文化项目、设施等平台,了解通航产业、了解通航企业,并将他们发展成为航空爱好者,进而成为通航事业的参与者、贡献者和通航成果的分享者,让通航产业真正产生“粉丝经济“效应,成为摆在通航企业面前的一个课题。
在过去的三四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而跟随这股风潮诞生的“粉丝经济”效应,也迅速成为新商业模式的代表。人们熟知的小米手机的销售,就是“粉丝经济”效应的良好体现——通过互联网培养粉丝,从而将他们变成最有力的购买者。
前不久,中国航空工业的领军人物中航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林左鸣又将“粉丝经济”的提法引入了通航领域。他指出通用航空是整个国家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必须发动群众。群众基础从何而来?他提出要培养航空爱好者和“粉丝”,最后推动国民航空意识的树立,把航空事业的群众基础打牢。
“粉丝经济”泛指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如果能最广泛地吸引通航爱好者,并将其发展成为直接参与者,发展成为客户,必将促进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
让“粉丝”成为参与者
今年8月,国内首个通用航空综合体——荆门“爱飞客镇”——合作建设项目在北京正式签约。根据计划,中航工业未来将在全国建设50家爱飞客综合体,以期搭建综合性的飞行体验服务平台,普及航空知识,传播航空文化,培育航空情怀,发展航空创意经济。
将通航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创意文化产业有机融合,中航工业策划的这一通用航空综合体创意项目,正体现了林左鸣提出的中航工业要从“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一体化”转变,从“产品经济”向“平台经济”转变,从“传统经济”向“粉丝经济”转变的精髓。
不难理解,中航工业“粉丝经济”的发展思路,就是希望通过航空文化的普及和启蒙教育来培养“粉丝”、培育客户,进而创造市场,实现从科技创新向文化创意的转变。
华彬天星通航公司总飞行师曹威就是从爱好者变为通航参与者的典型实例。曹威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在研究所做实验的他,无意间从地摊上买来光盘开始玩一款名为《模拟飞行》的游戏,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后来,他和朋友还成立了“中国飞行模拟组织”,开始学习航空知识。出于对飞行的热爱,最终,他选择离开医学领域,来到山西大同的一所航校,开始学习滑翔机。后来,他又去学习了直升机和民用飞机驾驶技术。
爱飞行俱乐部是国内新成立的一家通航企业,推出了多种“境外自驾私人飞机”主题产品,跨界航空及旅游。爱飞行俱乐部副总经理雷世斌介绍,选择他们飞行旅游产品的客户大都是航空爱好者。由于飞行技术要求的“零起点”和可以接受的费用,很多“粉丝”愿意为自己的“飞行梦想”买单。目前在国内,很多通航企业都成立了自己的飞行俱乐部。
通航市场极其广阔,盈利点非常多。业内人士指出,将大众对通用航空的喜爱与通用航空的市场开发联系起来,通航企业应当学习电影等行业的做法,打通线上体验与线下销售的渠道,拓宽市场推广和消费模式,将大众偏好与线下消费关联起来,以创造新的收入来源。航空旅游、空中游览、航拍、无人机飞行等业务领域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