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
2015/2/20 8:32:29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尽管2015年已过去半个季度,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传统农历春节之后似乎才是新一年竞争的开启。在经历4G元年的洗牌之后,羊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尽管2015年已过去半个季度,但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传统农历春节之后似乎才是新一年竞争的开启。在经历4G元年的洗牌之后,羊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一年。
创新:技术导向和消费者导向结合
产品同质化的阴霾依然笼罩整个行业,拍照、音乐、安全、语音等还会是2015年最受关注的几项功能。可预见2015年手机市场出现革命性技术升级的可能不大,但想要成为走到最后的那批竞争中,厂商仍应努力创新来寻求差异化。
创新应当以技术导向和用户需求导向结合。单纯追求技术的噱头而忽略用户体验的创新(比如所谓的全息屏幕等),将不会被市场接受;但没有实质的技术创新(仅仅做一些硬件拼凑和界面改变),则太容易被模仿而失去优势。
当然,创新对于中国手机厂商来讲,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知识产权被放在日益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备受业界关注的高通反垄断案的处罚在农历新年之前出台,给2015年国内手机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国内厂商之间的专利战是否会就此爆发,也值得关注。
渠道:电商降温全渠道战略升级
过去的几年,电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也是各厂商渠道建设的重点。智能手机和电子商务,本就是过去几年国内科技行业发展最快的两个领域,而这的结合,的确给那些早早布局电商渠道的手机厂商带来了机遇,如小米这样将互联网营销玩得风生水起的新兴公司更是给行业树立了标杆,效仿者众多。
但随着电商所占手机市场的比例提升,虽不能说已经接近天花板,至少增速将不能像之前那样疯狂。何况,近两年在和厂商合作中占据强势地位的几大电商平台,也逐步提升了进入门槛和分成比例,电商最大的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是时候降温了。
随着国内品牌逐渐试图走向中高端市场,线下渠道或许会带来更多机会。而无论FDD牌照发放与否,电信和联通在2015年都势必在4G用户争夺方面发力,运营商渠道其实还会有更多机会。2015年,全渠道覆盖或许会是更多厂商的战略,按渠道来区分厂商类型其实将变得模糊。
海外:门槛提升机会只属于少数品牌
国内手机行业总量在2015年将会放缓几乎已是全行业的共识,加上2014年已经表现的更为明显的品牌集中趋势,2015年,国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国品牌的竞争从国内走向海外,似乎会是另一个趋势。
但海外市场的门槛正在变得更高,核心便是专利。欧美市场自不必说,原本被视为中国品牌乐土的东南亚市场,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受挫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尽管很多品牌都将海外市场视为2015年的战略要塞,并且制定了数倍于2014年销量的预期,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海外市场注定只属于少数品牌。一部分是如拥有专利积累的厂商,如中兴、华为、联想,另一部分则是愿意支付费用获得专利所有者授权的厂商。
生态:热潮之下仍需等待用户需求激活
传统意义上我们说起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都是以操作系统为基础形成。不过,由于国内安卓系统分裂局面下若干巨头规模效应的形成,在万物互联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围绕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之争已经打响。
小米被视为这方面的先行者,这家成立仅仅四年的公司,已经将产品触角伸向智能电视、OTT盒子、路由器、运动手环、空气净化器等领域,并且与家电企业美的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智能家居。华为、联想、魅族、乐视等新老手机企业,也不同程度打造起围绕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发力内容建设,扩充硬件品类。
但在概念被热炒的当下,由于体验的局限性,智能硬件(无论是可穿戴设备还是智能家居)的用户需求并未被激活,打造所谓的生态系统,带给用户的价值有限,厂商也很难从中获取更多利润,其更多意义在于卡位,避免对手规模差距太大而成为未来竞争的配角。
2015年智能手机行业看起依然会精彩纷呈。中国厂商将会在“羊”年给洋品牌带来更大的压力,有望在销量方面进一步缩小和苹果、三星之间的差距,也有机会瓜分手机市场的利润。当然,这些都需要真正有创新实力的产品为基础,正视差距并发力赶超,才能把握机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