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标车整治配套政策出台 汽车拆解业将快速发展
2015/3/24 8:33:14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黄标车整治+配套政策出台,行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我们认为汽车拆解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具有很大吸引力,当前发展较为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受报废汽车回收率低和再制造产品流通受限所困。从国外经验来看,政策支持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后续相关政策出台,或将对国内行业打破发展瓶颈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黄标车整治提速,报废汽车拆解行业正逐步突破发展瓶颈
黄标车淘汰任务艰巨,执行力度强,汽车报废量或迎来增长高峰。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黄标车1300余万辆,约占汽车保有量的10%,排放的污染物占汽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50%左右,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
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600万辆”工作任务,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将600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任务分解到全国31省(区、市),其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重点地区7省市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243万辆,占淘汰任务的40.5%;其他24个省(区、市)淘汰357万辆,占淘汰任务的59.5%。
从各省市执行任务的情况来看,大多通过补贴政策鼓励淘汰黄标车,此外各地对黄标车的管理也不断加严,通过限行、罚款、扣分等多种方式来限制黄标车的运行。据最新的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得知,2014年全国实际累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逾700万辆,超额实现600万辆的淘汰目标。
由于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都需要流通到具有回收拆解资质的报废点,即便考虑到数据部分不实的因素,2014年的汽车报废量都相比2013年有成倍的增长。
历年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报废汽车数量实为有限
打击非法汽车报废点,市场秩序清理利好行业长期发展。
作为当前报废汽车流通接收的最大渠道,报废汽车回收黑点和非法拆解厂接收了50%以上的报废汽车,严重影响了正规汽车报废拆解行业的发展。由于非法报废拆解对环境、道路交通安全的巨大危害,近年来公安、商务部门及行业协会多次组织联合行动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专项整治,在一定程度上对各种非法行为进行了遏止,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清理障碍。
再制造政策有望出台,行业整合已经开始
理顺价格机制是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报废汽车流失问题的核心仍然是价格:1)五大总成再制造禁令压缩了正规报废拆解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正规汽车拆解厂只能依靠出售废铁获利,实际上也压低了其回收报废汽车的价格;2)政府补贴金额较少、持续性差、覆盖面小,对于行业发展不能形成很好的支撑作用。此外,立法相对滞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是行业发展中各种矛盾不断凸显、各种问题屡禁不止的另一大原因。黄标车整治提速在政府监管执行和补贴等方面为行业发展提供切实支撑,价格矛盾问题初步得到缓解,而报废数量激增则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机。
期待五大总成再制造解禁政策。2001年的国务院307号令禁止汽车五大总成再流通,这一政策已经逐渐不再适用。2008年,国务院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公布14家再制造试点企业名单,以推动汽车再制造产业发展。2010年,《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五大总成再制造提议解禁。2013年9月,五部委印发《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决定在2013年把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再制造产品为试点,往后视实施情况逐步扩大试点范围。我们认为,再制造产品解禁政策实际上已经逐步铺开,《管理条例》正式稿的出台和落实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未来五大总成设备都将允许回收再售,将提高汽车拆解行业的回收利用率。此外,随着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形成规模后,将会加大零部件回收比例,从而提高拆解产品回收价格。
产业内部整合已经开始。尽管行业政策尚未出台,但行业整合已经开始,上市公司、业内企业以及一些投资公司都在收购汽车拆解资质,由于当前拆解资质审批流程较为复杂且往年国内收车量较大的企业仅20余家(5000辆以上),使得“牌照”具备一定的稀缺性,因而各公司都加速布局此行业
增值税费减免政策出台将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按照当前的规定,汽车拆解企业在销售拆解后的材料时需要开17%增值税发票,而收购报废汽车时则无法取得增值税抵扣凭证,这为企业增加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在行业低迷的情形下,使得多数企业走向亏损的边缘。我们认为,若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能够出台,将明显提升行业的盈利能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