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铁业“三个不适应”问题亟待破解
2015/5/8 8:33:1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的转型升级。香港利丰有限公司集团主席、冯氏集团副主席冯国纶在美国读MBA时曾听到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造马鞭的企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的转型升级。香港利丰有限公司集团主席、冯氏集团副主席冯国纶在美国读MBA时曾听到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美国一家制造马鞭的企业,一门心思去研究如何做好马鞭,把马鞭做得出神入化,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却不知道世道已经生变———社会已不再需要马鞭了,最后这家企业被迫倒闭。
这家公司的经历其实对我们钢铁企业也有一定的启示:要紧密关注市场环境的变化。
事实上,现在钢铁行业外部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8.23亿吨,当年全国总人口为13.6亿人。据此计算,2014年,我国人均粗钢产量为605.14千克。根据发达国家粗钢发展历程观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粗钢产量不仅已经进入峰值区,而且正在步入消费的拐点区。
在这种形势下,对于那些产能具有相当规模、中低端产品有覆盖能力、想在钢铁业继续坚持的钢企,转型升级的路子如何走显得非常关键。
弧顶区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有数据显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粗钢达到峰值的年份基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峰值平均人均粗钢消费量为685.9千克。而《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我国粗钢需求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2015年~2020年期间,峰值为7.7亿吨~8.2亿吨,此后峰值弧顶区仍将持续一个时期。
2014年,我国粗钢人均消费量为605.14千克,已经接近上述国家和地区峰值人均消费量685.9千克的平均值,表明我国已进入人均粗钢消费的峰值弧顶区。如果与美国人均消费710千克和日本的1098千克较高数值相比,分别相差107.96千克和495.96千克,似乎还有一定的上升空间,但同时需要重视和研究两个客观事实:
一是中高端钢材品种竞争也将趋于激烈。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达到峰值的年代,粗钢品种质量和社会科技水平带来的用钢需求水平绝非今日可比,且我国钢材品种正在转向中高端。2014年,我国常规的螺纹钢和线材产量分别为2.152亿吨和1.538亿吨,仅分别增长4.77%和3.23%,而技术含量高的特厚板、厚板、冷轧薄板和冷轧窄带钢等分别增长8.86%、7.88%、13.53%和13.32%,二者增长速度差别很大。同时,建筑钢材调结构发展很快,笔者经常采访调研的辽宁朝阳市、凌源市、阜新市等钢材市场,钢贸商存货做样品的HRB335、HPB235等老品种占建筑钢材总量仅为5%~10%,主导市场的建筑钢材是HRB400E、HRB500E、HPB300等高强或抗震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具有减量10%~15%的品质,降低消费需求效果明显,同时也表明国家淘汰落后产品政策效果明显。有钢贸商估计,“十二五”末期,低端的建筑钢材老品种或将基本退出市场,接踵而至的是大批高强或抗震建筑钢材。
二是我国粗钢产能已经超过11亿吨,这是前些年GDP高速增长拉动起来的。然而现在我国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预计2015年GDP为7%的增速,这将抑制钢材需求的增长。未来几年,我国粗钢增长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主要集中在中高端产品,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集中在中低端,任务非常迫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