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2025激活的十大制造业领域发展重点分析
2015/6/20 8:32:28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由此,吹响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转型号角。 《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的规划,由此,吹响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转型号角。
《中国制造2025》由国务院正式发布,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规划明确三步走战略目标,以及九大任务和八项支撑措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推动重点的十大领域,实现突破发展。到底是哪十大领域会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制造发展的重点所在呢?下面就为你梳理这十大重点推动领域。
第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主要涉及,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信息通信设备以及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
着力提升集成电路设计水平,不断丰富知识产权(IP)核和设计工具,突破关系国家信息与网络安全及电子整机产业发展的核心通用芯片,提升国产芯片的应用适配能力。掌握高密度封装及三维(3D)微组装技术,提升封装产业和测试的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关键制造装备供货能力。
掌握新型计算、高速互联、先进存储、体系化安全保障等核心技术,全面突破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核心路由交换技术、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光传输技术、“未来网络”核心技术和体系架构,积极推动量子计算、神经网络等发展。研发高端服务器、大容量存储、新型路由交换、新型智能终端、新一代基站、网络安全等设备,推动核心信息通信设备体系化发展与规模化应用。
开发安全领域操作系统等工业基础软件。突破智能设计与仿真及其工具、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开发自主可控的高端工业平台软件和重点领域应用软件,建立完善工业软件集成标准与安全测评体系。推进自主工业软件体系化发展和产业化应用。
据了解,中国移动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启动了5G技术的研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不甘落后,已投入巨资进行5G的研究。而我国的设备商华为、中兴也在全力开发5G技术,这些技术将支撑移动连接的未来。
第二、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高档数控机床。开发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及集成制造系统。加快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前沿技术和装备的研发。以提升可靠性、精度保持性为重点,开发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轴承、光栅等主要功能部件及关键应用软件,加快实现产业化。加强用户工艺验证能力建设。
机器人。围绕汽车、机械、电子、危险品制造、国防军工、化工、轻工等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以及医疗健康、家庭服务、教育娱乐等服务机器人应用需求,积极研发新产品,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市场应用。突破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与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及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瓶颈。
自《中国制造2025》发布以来,上市公司加速抢滩智能机器人。6月15日,大族激光发布公告称,拟定增募集不超过52.3亿元用于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工业机器人项目。其中,用于机器人相关业务的资金约24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