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流标准相对滞后 影响“走出去”进程
2015/8/6 8:32:4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物流逐渐与“互联网+”技术产生深度融合。2015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了智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现代物流逐渐与“互联网+”技术产生深度融合。2015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了智慧物流配送体系是一种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它是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和竞争制高点。
近期,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也表示,重大工程包实施中的现代物流重大工程,将充分体现国务院关于“互联网+”一系列的要求。
对此,有专家分析指出,现代物流在“互联网+”的转型过程中,物流的标准化建设成为转型的必要前提。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和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物流标准相对滞后
近几年,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各行业的物流标准还没能够完全统一,政府各部门、行业协会、各企业也正在共同推进物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物流标准建设的过程中,也必然将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
事实上,由于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且各个行业标准参差不齐,标准化建设工作进程十分缓慢。
中物汇成物流研究院物流专家刘学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行各业都拥有各自的物流标准,且物流标准都不一致,导致物流标准化统一工作复杂且进程缓慢,除此之外,物流标准化工作包括硬件、软件、术语、文件等各方面的标准化,具体比如车辆的型号、拖牌的型号、信息的接口都必须标准化。同时物流标准化建设不仅包括行业内部的标准化,还包括行业之间的物流标准化,比如之前公路和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因托盘尺寸不一致,导致出现了衔接问题。另外,由于物流设备标准化的转化成本较高,且需要一定的周期,所以标准化建设仍然在艰难地进行中。”
“由于目前国内物流发展太快,导致企业在管理方面产生疏忽,企业内部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不强,同时,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缺乏合作的理念;政府部门则是在物流标准化的配套监管上跟不上节奏,全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的部门从上至下针对物流标准化进行监督执行工作;技术方面不存在什么问题,国内已经应用了许多高科技的自动化设备,国外有的设备,国内也差不多有了。”重庆邮电大学物流领域专家田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另外,有分析人士指出,我国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在物流的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许多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物流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物流设施和结构布局不够合理,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所以导致了物流无效作业增多,物流成本上升。
据悉,国务院在《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就物流标准化提出的相关指导性意见称:“完善标准,提高效率。推动物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一体化运作,实现物流作业各环节、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的衔接配套,促进物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