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竞赛将至 但离消费级市场还很远
2016/3/29 8:48:25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 网易科技讯 3月27日消息,2016 IT领袖峰会今日在深圳召开,网易科技和网易创业Club全程直播和专题报道,欢迎关注网易科技全程现场直播。在峰会下午虚拟现网易科技讯 3月27日消息,2016 IT领袖峰会今日在深圳召开,网易科技和网易创业Club全程直播和专题报道,欢迎关注网易科技全程现场直播。
在峰会下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论坛中,几位嘉宾针对虚拟现实眩晕感、生态布局做了详细的讨论。
道同资本创始合伙人张醒生首先表达了自己对VR的看法,他认为,VR就像我当初首次体验互联网一样兴奋,但是现在我体验了还容易头晕,离消费者真正满意的体验还有一段距离。但从一个角度说,商业的VR是很容易实现的,这种体验好多了,还有北京下个月要举办首届VR看房会。
七海资本管理合伙人许良杰也表示,VR可以是一个新的屏幕,而AR可以把虚拟与现实整合在一起的技术。AR的前景比VR发展空间还要更大。还有一点,VR/AR目前To B的市场是非常大的,To C还要比较长的时间。
关 于VR的爆发时间,主持人王维嘉称,有业内人士称,VR的总销量超过1000万台是内容的一个爆发点,当销量达到一亿的时候,才会全面爆发。ARM执行副 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吴雄昂称,这个要看VR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齐备才行,包括技术、芯片,还有内容。现在ARM已经在软件上为国内的VR硬件厂商做了很多优 化。我们下一代芯片设计出来,会专门为VR做优化,时间在一年半以后。
除此之外,深圳威阿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宛平还首次展示了其2009年为空军定制的虚拟现实飞行器训练头盔,来证明其是全世界很早做VR设备的公司之一。
深 圳超多维创始人、董事长戈张称,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光路设计,把VR/AR做得更轻薄。其实VR这个市场,我认为主要是两类,一类是重应用,像 HTC Vive专注在游戏上面。另一类是做轻应用,视频、休闲游戏,还有社交。重应用是传感器的运动的捕捉,轻应用就是内容的平台,有足够的内容,还有 就是尽可能更加轻便化,带起来更加舒服。(小羿)
以下为论坛实录:
王维嘉:大家下午好,刚才那场拖堂了,我们 现在要开始了,请大家回到座位上。因为今天时间关系,我们有两位嘉宾要赶飞机,所以就特别简单地先介绍一下。这边第一位是张醒生,他是道同资本的创始合伙 人,醒生过去是爱立信的首席市场官,现在做风险投资。第二位戈张,他是超多维科技的董事长,超多维科技是专门做VR技术的公司。吴总是ARM大中华区的总 裁。杨永强先生是乐视云董事长,乐视首席技术官。许良杰是七海资本管理合伙人,曾经是新浪微博的CEO,再早在网易做过CTO,也是业界非常有经验的创业 投资人。刘宛平先生。
刘宛平:我是虚拟现实VR科技的创始人,我叫刘宛平,谢谢大家。
王维嘉:张武学是基伍手机的总裁,特别 在东南亚的出口做得非常优秀的一家公司。今天我们这个论坛有七位嘉宾。我们今天看一下在嘉宾里面有做芯片的,有做终端的,有做应用的,也有投资的,基本上 涵盖了产业链的好几个方面。所以第一步,因为我作为一个主持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今天在座的听众能够通过这个论坛第一了解一下到底这个产业是什么样的状 态,它的生态、产业链有哪几层,都是做什么的。第二我想大家最关心的就是这个市场机会到底在哪里。第三这个市场成熟了没有,是炒作还是爆发的前夜。我们短 短的一个小时之内能够通过嘉宾的讨论回答这三个问题,我想在座的每个人都能够收获一些东西。
我想这样,我们先从上游谈起,吴待会儿还要赶飞机,ARM的吴总介绍一下,VR、AR这个和电脑的芯片有区别吗?另外和你们做类似的还有哪些公司?如果现在所有的芯片厂商都在做,说明这个市场已经开始蓬勃了,如果只是你一家在做,因特尔是不是也在为VR、AR做准备?
吴 雄昂:ARM是做CPU核心处理器的厂商,各大厂商有没有开新片,答案是没有,基本都是用存量的芯片做这个事情。现在从我们上游来看,现在VR、AR的产 业链问题,特别是硬件的基础优化还没有真正到位。第二个是标准没有统一。所以造成使用体验还有局限性。第二个回到是不是前夜爆发还是炒作,我们从手机和平 板的于是规律来看,要有足够多的统一标准和足够多的芯片选择情况下,这个量才会爆起来。但现在看起来今年肯定还不到这个点,可能还至少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在一定的基础上才能够满足真正理想的VR、AR需求。
王维嘉:就是说目前的芯片还是原来的芯片,未来您怎么看这个技术架构,会不会在现在的CPU里面有专门做GPU的?你们会不会专门为VR、AR这样的应用有一个新的平台?
吴 雄昂:我们为VR、AR已经做了优化了,但这个优化还是基于软件的,底层的优化,本身CPU、GPU,我们在下一代设计出来的时候,这本身就有一年多的过 程。在新业态优化的系统出来要一年半以后。一般来讲在专业的芯片开发,没有几千万的量是不会新开发的。如果按照现在的阶段还满足不了,这些设备都可以用, 但是成本结构和使用的场景没有想象的好。
王维嘉:戈总你们是做图形图像的,你们是自己做芯片还是用ARM的?
戈张:我们主要 是从两个方面,一个是3D影像的处理,刚才吴总讲的从芯片的角度看VR、AR市场。其实我们从事两个,一个是光学设计,现在所遇到的VR、AR,尤其是 VR,它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光学设计,因为光学需求需要把距离拉开,我们在光学距离上做了很长的时间。我们通过新的光度设计是否可以把VR这个产品变得更 新,戴起来更方便。但现在还是很重、很大。第二个问题是芯片的问题,除了本身屏幕遇到的传输延迟性的问题,人看起来会晕,包括运用起来不太方便。我们做这 个工作除了无线传输之外芯片是非常重要的,把现有的VR遇到的麻烦给解决掉,为后面的应用,无论是重度还是轻度的VR应用,能够让用户能够有更好的体验, 更方便的使用环境。但基于您刚才讲的芯片架构,其实两个方面,但轻度的应用大部分是用ARM架构的体系,但重度的应用是基于H8的体系,因为要求的计算能 力相对多一点。从ARM的架构来讲对于轻度应用很方便、简捷。我自己觉得除了芯片这部分,轻薄和无线传输是未来VR着重要解决的两个比较大的方面,当然还 有应用。
王维嘉:戈总,你们最终是卖给消费者的头盔起来给做头盔的解决方案?
戈张:还是提供解决方案,我举个例子,我们做的很薄,通过液晶分析的折射率变得很薄。
王维嘉:您能不能给观众稍微解释一下轻度的VR和重度的VR场景是怎样的,技术上有什么区别?
戈 张:VR这次热起来很重要的是沉浸感,大家对沉浸感的要求越来越注重。重度VR主要强调用户的沉浸感和游戏的丰富性,从沉浸感来讲是更加真实,对操控的模 式更加沉浸。除了刚才讲的光学设计、延迟,还有图像的真实性,主要是对人的运动捕捉做很大的研究。从目前市场上来讲,主要是沉浸感、互动性。它要求用户的 专业性比较高一些。轻度的就是前段时间暴风影视做的模式,把手机插进去也好,或者在一个屏幕也好,对一些现有的视频,不管是过去的3D电影,还是360度 的视频,还有传统架构上的轻度游戏,基于安卓架构开发的游戏会有更好的体验。它强调的是便捷、舒服,投入的成本比较小。现在基本应用还是在windows 这个体系下,我自己觉得会逐渐做一些不同的应用。
王维嘉:刚才提到重度和轻度不同的应用,作为投资人,醒生,你也投了VR公司,在你看来VR、AR的应用里面,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都有哪些应用,除了游戏,游戏是大家比较直接的,除了游戏还有哪些?
张 醒生: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问一下现场体验过VR的人请举手,所以现在已经很多人有体验了。这让我想起来90年代初期我第一次上网感受互联网的时候, 等着一张图片,出去抽一根烟回来这张图片还没有出来,但非常兴奋,一个美女的照片。所以VR现在,大家都说今年是元年,这么多人已经体验过,但是它肯定还 是在非常早的阶段。我不妨举个例子来讲,我们今天看VR,我注意了一下现场没有任何VR的摄像机,我们现场没有任何的VR设备在这里让大家体验,所以我们 是空口说VR,说得比做得多,说得比炒得多。有一张照片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扎克伯格参加VR的发布会,现场上千人沉浸在VR体验的时候,他昂首阔步走进了 会场。
刚才两位专家已经谈了,我不是这方面的技术专家,但是我认为分层次,如果你一下到C端,让用户要有极佳的体验,我自己也都体验了一下 各种头盔,我的体验是很头晕的,看的时间长了不舒服。但是有一些其他的应用现在非常好,我两年前参加过沃尔沃在斯德哥尔摩的发布会,在全球请了400多人 看工厂是怎么生产汽车的,其实那时候他已经给大家发了头盔,你不到工厂也一样能看到汽车的生产。只不过在B端应用的时候,大家没有那么高的沉浸感和需求。 所以那种商业应用我相信是目前VR很可能立刻可以实现的。下个月的北京汽车展,有很多汽车厂家会用到VR,这种体验我相信会比较舒服得多。也是4月份北京 将举办第一场全球VR看房会,因为现在很多移民公司拉着人到全世界看房子,你要飞过去,现在他们已经开发出RV看房子,戴上头盔全部看清楚。但到消费者非 常满意的阶段,恐怕还有点时间。但是在商业应用阶段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考虑。我觉得第一步B2B的生意会超越B2C的生意。所以有志于这方面的不妨从这里 开始。
大家看到现在体验店越来越多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在这个行业中一定会有巨大的机会,虽然现在有几家领投的企业走 先了一步,但是我认为以深圳为基地的中国制造业未来在VR设备上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基地,所以大家要赶紧进入这个领域,否则等人家全都布局完了我们再做就 晚了。应用是B2B,还有教育的应用要超前于普通的消费者。
王维嘉:说到制造,刘总也是直接做VR的头戴设备的,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您的设备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您怎么看刚才这位说的现在市场马上要起来了,还是说要再等半年、一年,你是怎么看这个事情的?
刘 宛平:首先很荣幸参加今天的研讨会,刚才到门口的时候一个小朋友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说做虚拟现实的,后来问我哪家公司,我说叫深圳威阿科技公司,他说不 知道。我前两天也查了查中国有87家从事虚拟现实以及相关领域的公司,基本上都融到A轮、B轮的环节了。包括一些主流媒体,包括专业平台也在关注我们这个 行业的发展动态,但是确实找不到深圳威阿科技这家公司。但是我郑重地报告大家,这家公司确实存在,而且存在的历史还不短。在座的刚才,我看举手的时候有不 少朋友已经体验过VR设备了。我也给大家看一款设备,看大家看到这样一款设备没有?这样的一款设备,这款设备别看它傻大粗,这是我们公司在2009年出产 的一款产品,很重,王总体验一下。这个头盔比美国著名的(Oculus)公司大三倍。虚拟现实离不开(Oculus),他把一个小众的产品推向了世界。我 说小众的产品,在(Oculus)以前,中国人绝大多数不知道虚拟现实,不知道虚拟现实是干什么的。包括我说我找了一家公司,大家可以从我这个公司的名字 和商标上看到。
王维嘉:刘总威阿就是VR,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您这个产品的特色?这是过去的产品还是现在的产品?
刘宛平:这个 产品是2009年,我们专门为空军的飞行员定制的虚拟现实飞行模拟器产品,当时的体验度非常好,这是专业性的产品。但是大家看它是傻大黑粗,又重,飞行员 的视觉体验还不错,但是脑袋顶不住。但是我刚才说了,(Oculus)是一个伟大的公司,他让全世界了解了虚拟现实。而且我们业界对虚拟现实的评价近乎于 对工业革命和互联网时代等同的价值。(Oculus)一个伟大的公司,广而告之让我们知道了虚拟现实这样的技术和应用,但同时又把我们的技术带入到一个很 偏的胡同里面,我仅仅说技术。
王维嘉:为什么他把我们带入了很偏的胡同?
刘宛平:大家知道影响虚拟现实市场推广应用的最大问 题在哪,或者说最大的瑕疵在哪?有哪位朋友能告诉我?晕。这个晕的问题就是刚才两位老总讲的问题,如果说虚拟现实这项技术能够呈现出它的爆发点的话,我觉 得是两大要素,第一在硬件端要解决眩晕的问题,第二另一端要解决内容的问题。如果说这两个问题能好好地解决,我们才能够真正进入VR爆发的时代。
王 维嘉:我其实不担心内容的问题,当有1亿平台机器的时候,你放心所有的小孩都会给你做内容,但是晕的问题我真担心。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的确是很大的 问题,据我了解晕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计算速度跟不上,另外一个是时差,现在讲的3D聚焦的平面被强行分离。能不能告诉我们这两个原因哪个是最重要的 原因?
刘宛平:我为什么把这个东西拿过来呢?这个设备是解决眩晕问题比较好的。
王维嘉:为什么?
刘宛平:有没 有摄像头给一个特写,我给大家看看它的结构。计算问题是目前软件,以及数据处理这端技术条件不能够很好地满足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这款设备最大的得到是什么 呢?双屏,我们现在主流产品是单屏的,它是把所有的元素集约化以后在单个屏幕上显示。显示了以后体积减少了,从市场的接受度来讲价格降低了,但是性能丧失 了。我刚才为什么说(Oculus)这个产品把我们原本发展得很好的技术方向绕了一个弯,为了满足谁呢?满足消费级的需求,这就导致了我看这个东西是晕 的,但实际上后台支持的大系统存在大问题,包括运算也存在大问题。
王维嘉:今天也不是问题,就是成本太高,您觉得未来三五年能不能以比较低的成本解决运算问题?当市场上有一千万台的时候做内容的起来了,到1亿的时候就全面爆发了。现在的问题是光芯片1000的话,卖到用户手上得四五千块钱。咱们就说整个头盔500-1000美金。
吴雄昂:这至少得三代,做快的话就是三年半到四年。
王维嘉:刚才刘总说一个是计算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时差的问题,戈总,我们看3D电影的时候头都不舒服,那没有计算的问题,就是时差的问题,您觉得这个怎么解决?
戈 张:现在主要是解决眩晕的问题,从VR的设备来讲,过去传统的3D时差的问题得到了部分解决,通过偏振方面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计算能力以外,还有屏幕的刷 新频率,因为延迟导致人会晕。现在大部分的厂商都把这个希望寄托在新的OLED的屏幕上,解决屏幕本身的视觉残留的问题。我想从这方面来讲,VR,包括制 作VR内容的。刚才讲轻度的应用,比如看房产,这样的东西目前来讲可能会解决得比较好。但重度的应用就比较难。
王维嘉:汇交平面和汇聚平面是两个平面,只能是减轻,也就是未来速度已经很快了,是不是也会有点晕?如果重度的东西眩晕是不能彻底解决的?
戈张:眩晕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延迟,那是计算速度导致的。另一个是屏幕的问题。
张 武学:我回答一下王总刚才的问题,就是刚才说视差和图片之间的距离有差异,过去十多年是一直解决不了的,我认为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Oculus)就做 到了,其实他是欺骗了人类的视差,一个人感觉两张图片的距离,如果两个图片的距离在切换的时候只能感觉60赫兹,也就是在60赫兹以内产生变化人就会觉得 动,但如果超过60赫兹的时候就不认为它动。比如同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有6张图片,这都是60赫兹,这样就是360赫兹,你看到的是一张图片,实际上是6张 图片,你的眼睛会自动识别哪一张图片让你感觉更舒服,你就会认为是一张图片,实际上是6张图片。其实360赫兹是很少的,如果好的话会是上千赫兹的图片, 这样你眼睛看到的可能是100张图片,但是你的眼睛会自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王维嘉:不管是100张还是1万张,还是聚焦平面,这个有点专业,我们还要顾及到大家,你们选择用手机做VR,是不是和谷歌类似的?
张武学:我们认为VR产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最轻的,以手机加一个眼罩的方式,就是把高科技的产品轻度化,这是最轻量级的。第二个层次是稍微重一点的,就是做头盔,把手机镶在这个设备里面。
王维嘉:就是自己用的手机?
张武学:另外一个手机,这是发烧友才会买。第三个就是这种设备,基于X86的,计算能力要求很高,这是很发烧友才会买。我们做的是最轻的,用手机加一个头盔的方式。
王维嘉:这最轻的哪些应用不能做?
张武学:做是都可以做,我们为什么选择最轻量级呢?这跟我们公司的发展有关系,我们以前是在海外发展中国家,如果是比较重量级的产品他们会买不起,所以就做轻量级的产品。
王维嘉:大家知道乐视,今天听了贾总讲要不同的平台打通,要产生化学反应。杨总您怎么看VR这个新的东西在你们这个生态系统里面是什么内容?是现在只需要关注的,还是要重金投入的?另外这个东西怎么和电视、手机打通?
杨 永强:我谈谈我们对VR的一些看法,首先V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对整个IT产业带来重大变革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包括乐视、乐视云核心的能力在视 频上面,我们的视频和传统意义上的视频有所不同,一个是平面感知的,但VR让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相当于让你的眼睛跨越时空和地域。其实这时候带来的影响是非 常重大的。其实乐视云也是想把人带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但有了VR的话,它带来的影响更大、更深。这不是简单地说看一个视频,玩一个游戏,而是去到真实 的场景。比如今天大家来到这个会场,未来真正到了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或许大家坐在家里就可以感受到现场的感觉。是不是会场需要发生改变,我们的交通缓解也 能得到改善。
王维嘉:我知道乐视打造内容花了重金买版权,但二维的东西在VR上没有意义,这对你们是否有挑战?
杨永强:乐视很认同VR的方向,目前从上游的内容生产端,到中间乐视云平台与VR相关的技术结合,再回到刚才说的内容角度,其实乐视已经做了蛮长的时间了,最早期的是3D的,另外一个层次是真正进入到VR内容的生产制作。我们其实已经在去年的国际冠军杯的时候开始在做了。
王维嘉:比如我是一个用户,我戴一个VR头盔是重度、轻度还是中度?
杨永强:去年的国际冠军杯在中国的时候,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现在已经有大量的体育赛事、音乐会和发布会都已经应用这样的模式。
王维嘉:比如我是一个用户,没有买乐视的头盔,买了其他的头盔,我怎么看你的赛事?
杨永强:我们这个平台也是对外开放的,对于直接插手机类型的分体机,我们在手机上有一个APP,但如果是一体机的话不能跟APP适配的话不能用,如果适配的话是可以用的。我们在终端侧已经有一体机了。
王维嘉:你们现在一场比赛有多少观众用VR看?
杨 永强:目前数量还是比较小的,但我们已经实现了资源打通,我们的平台也是开放的,上游有VR的内容,下游跟广大的终端商合作,或者直接把我们的内容输出到 云平台,这样也丰富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用户愿意去体验,而不是还处于demo实验室的阶段,我们在应用上是走得比较前沿的。我最后再补充一个点,乐视云 的核心是打造一个视听平台,人类感知世界最核心的信息来源是来自耳朵,而你的耳朵是通过视觉,VR这种形态会对整个产业链的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整个 VR产业链上面,包括上游的VR内容生产商,到终端的设备厂商形成了真正快速的模式。
王维嘉:你们是垂直集成吗?
杨永强:不是,通过垂直我们形成了很多的能力,这些能力我们是开放出来的,我们也叫开放闭环的生态体系。
王维嘉:举个例子是怎样的开放?
杨永强:比如我们跟上游的VR全景摄像机厂商,他们拍摄出来的内容直接到我们乐视云平台,这个厂商的设备卖出去以后直接就可以输出VR内容,然后到生产VR的终端厂商上。
王维嘉:你是希望内容越多越好,但现在电视就是乐视,如果买TCL的电视是看不了你们的内容?
杨永强:不是,我们的平台是开放的,随便买一个电视,我们乐视有一个开放的平台,包括乐视的APP,在其他的平台上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内容。
王维嘉:就是用户可以买自己的头盔,同时可以看你们的内容?
杨永强:对,我们是打造VR开放的生态系统。
王维嘉:谢谢杨总。因为时间关系,VR技术基本上跟随美国的技术,特别是(奥克诺思),许总是在两岸投资,在硅谷、中国都投资,我们介绍一下你在看中国和美国的VR、AR这两个行业有哪些差别和差异呢?或者您看到有哪些新鲜的东西让我们大家开开眼界。
许 良杰:谢谢王总,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来说,现在才开始普及VR,我觉得有点晚。因为我是做投资的,刚才台上的几位嘉宾对VR技术的东西做了介绍,我没有什 么补充的。我认为做一个产品能够被大众接受,能够给商业带来商机,虽然VR能够打破时间、空间,有点震撼感。刚才杨总说到乐视的体育赛事通过VR转播,但 它只是让你有一种在体育场地某个位置上面的感觉,但这种互动、交换没有屏幕,VR、AR是因为新的屏幕到来,其实它没有屏幕,他是把用户从某种程度上放到 这个场景里面,然后进行交互。所以我认为AR挑战性挺大,对距离的测试,把现实跟虚拟的东西怎么切开,从研究、产品定位还有商业模式的挖掘空间会比较大。 美国有一个报告,他们预测到2020年,整个AR是1200亿美金,VR只有300亿美金,AR绝对比VR快的增长。因为AR某种程度上把现场的东西跟虚 拟的东西能够无缝地整合到一块。我们对整个网络的感觉还非常敏感,以前要开一个电话会议,后来有视频,8年前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大的系统,你坐在面对面,不 管是10个小时还是20个小时以外的空间,你会感觉到是坐在对面。刚才有几位嘉宾说临时要走,这种情况下在AR里面做得到,就是虚拟视频系统,这个距离会 更近。
美国有一个案例,婴儿做开胸手术,通过VR的技术,再加上AR的技术,使得医生能够不断地练习,因为有VR、AR的技术,使得这个手 术做得非常成功。我觉得to B比to C的市场更大,但to C是教育市场的过程。刚才说到早期互联网能体验到当时觉得神奇的东西,现在也一样,现在也是教育市场,整个生态圈有很多层次,一个是内容,互联网为什么会 非常流行?因为最早互联网第一个应用产品是通信,邮件,然后是搜索。以前找不到的东西通过互联网很快就可以找得到。其实VR也同样的道理,这也是为什么 facebook两年以前花了20亿美金收购(奥克诺思),两个星期以前扎克伯格说会在(奥克诺思)平台上提供30个游戏,因为一定要有内容让用户体验, 然后体验产生商业价值。所以从VR、AR的角度,很多人说今年是元年,我觉得是教育市场、教育用户的起始,然后在芯片、感应器和商业模式也会有新的突破。 所以VR、AR是投资重点之一,因为我们觉得VR、AR已经打破时间、空间,并带来很多商业的价值,想象的空间非常大。所以我们愿意投资这样的企业。
回 到刚才说美国、中国的创业公司有什么不一样,我们两边都看。我觉得现在做头盔,做VR头盔,在2014年中国总共有200多家做VR头盔的公司,去年只剩 下60多家。刚才刘总说80多家,我觉得今年也会有一批死掉。因为随着中间产品的定义,技术门槛越来越低,我觉得VR、AR从终端的角度最终会看到像手机 竞赛一样会有很多厂商。我觉得内容方面,跟垂直方面,特别是商业应用里面有很多场景,这些场景比如直播,我以前服务于新浪微博,所以我们知道视频非常红 火,包括我们投了一家公司小咖秀,其实这很有想象空间。以后VR直播是身临其境,还有互动。现在很多VR不能互动,如果能够做到互动,跟明星互动,这是非 常好的想象空间。我觉得在VR有一个很好的应用场景,以前你要买一个沙发,这个沙发很重,你要跑到沙发店量尺寸,还有颜色可能跟你家不一定合适。我看到硅 谷那边有,中国这边也有很多公司以VR作为切入点,把沙发跟客厅融合在一块,我觉得这块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还有一点非常奇怪,互联网在早期,因为我是做搜 索出身的,有非常高比例的搜索词是跟色情有关的,成人的内容,其实这些方面在西方现在也出现一个趋势,很多成人行业的内容其实也推动整个AR,特别是VR 的蓬勃发展。
王维嘉:我想问一下刘总,你们是做头盔的,你怎么看这个市场?
刘宛平:从我个人对这个市场今后的理解,头盔作为 一个硬件有可能发展到像现在的手机,你买话费送你手机。这个市场会分两个方向,一个是消费者应用,当然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一个方向是工业级的专业领域 应用,目前显示器这个层面,大家现在有一个公认,就是在to B端这块先推,to C端还要培育,包括系统架构、结构,里面构成的基础层面满足消费级需要的要素,它会分这两个方面。我回应一下刚才的话题,刚才我说(奥克诺思)走了一个 弯,但是他迎接了新一轮的挑战,如果让消费级的离大众更近一些的,他遇到的瓶颈问题就是眩晕,我们回过头来解决眩晕的问题,实际上解决眩晕问题从爷爷机这 边能找到很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这里面的技术解决构成比较系统化,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已经把这个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我们也有信心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我们下个 月发布一款4K的产品,咱们深圳的电子展会上。大家知道月亮湾那款产品到4月份是2K的体验产品,我们在发布会上会发布4K的产品。在更高清上,提高更高 速度方面我们有质的飞跃,这个时间预告会在今年下半年,下半年我们有计划安排8K双屏的产品。我今天还把4K的样机带过来了,如果大家愿意看的话可以先睹 为快。
王维嘉:你能不能透露一下4K将来的售价是多少?
刘宛平:我们现在4K的零售价不会高,能够满足消费级的价格需求,我们前期也做了基本的调研,调研在3000块钱人民币以下还是消费层面愿意接受的价格。我们这款在清晰度上有突破,但是在刷新率上我们有提升,但没有突破。
王维嘉: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最后讲一下关于VR、AR觉得现在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今后三年,说太远也没有用,三年大概的规划是什么?
戈张:我自己认为前途是光明的。
许良杰:我现在基本上全职做投资,所以我希望未来两三年有机会参与到VR、AR有颠覆性或有推动性的企业,我们在硅谷投了两家,在中国这边也在看。
刘 宛平:我对深圳威阿科技充满信心,因为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虚拟现实产品的公司,刚才我说了时间比较早。第二我们是第一个发布2K产品的公司,同时我们也 是4K产品将在下个月发布。再一个我们是中国第一个正式进入军方市场的一家专业虚拟现实公司,我的一个项目在前年已经得到原总参谋部的批准,我们的原机去 年已经交到部队使用。我还有另外一款重要的装备要在今年交付军方使用。第三我们跟中科院计算机中心达成下一步深入合作的关系,我们联合成立中国第一家虚拟 现实研究院,首先对这个领域非常看好,同时对我们八年时间的不离不弃,坚守在虚拟现实这个领域,而且默默地耕耘。所以朋友们很少见过有威阿科技这个名字出 现在我们面前,今后请大家关注深圳威阿科技,谢谢大家。
张武学:我觉得近段时间就是快速把VR的内容分发平台和硬件平台搭建好,争取今年能 够做到500万的活跃用户,这是我们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是希望业内对这个领域比较感兴趣的专业人才能快速加入我们公司,因为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把VR普 及到全球各地。另外一个我们也希望借VR这个机会能让基伍重新回到中国来,我们觉得VR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借这次机会重新到中国市场来获得很好的 位置。我们曾经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如在印度等很多国家能做到所有手机品牌里面排名第二。我们觉得VR产品是我们回归祖国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非常希望 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加入我们,因为我们现在最缺的是技术型人才。
王维嘉:好,谢谢,从刚才嘉宾们的讨论可以明显感觉出一个氛围,事实上我 们在启动了VR、AR,从投资人、技术方案解决商、提供商、硬件提供厂商、内容提供厂商都已经在动作,但是它仍然有一个问题,一个是眩晕问题,一个是成本 问题,当然还有内容问题,还有终端问题,但在任何一个PC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智能手机也好,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我们有强烈的应用需求,我觉得这 些问题都是假以时日可以解决的。因为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成本一旦量上去了就下来了。所以我觉得VR、AR已经在路上。因为今天时间关系就 没法开放讨论了,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几位嘉宾,谢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