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医药CMO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及市场概况分析(图)
2016/5/30 10:40:06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在全球医药行业专业化分工的驱动下,根据Business Insights 的统计和预测,2015 年全球医药外包市场容量为884 亿美元,未来增长情况良好:1、全球医药CMO 市场容量医药CMO 市场是医药外包市场的重要组成,其增长在全球医药行业专业化分工的驱动下,根据Business Insights 的统计和预测,2015 年全球医药外包市场容量为884 亿美元,未来增长情况良好:
1、全球医药CMO 市场容量
医药CMO 市场是医药外包市场的重要组成,其增长速度也高于整体水平。公司作为国际医药外包综合服务商,目前以CMO 服务为主。下表为BusinessInsights 统计预测的医药CMO 行业容量情况:
根据Business Insights 的统计和预测,2015 年全球医药CMO 市场容量为501 亿美元,从2014 年至2017 年,医药CMO 行业将以12%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2、推动医药CMO 市场容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1)创新药研发的复苏拉动医药CMO 行业的发展
下表列示了EvaluatePharma 统计预测的2004 年-2018 年间全球新药研发支出情况:全球医药研发支出情况2004-2018(单位:十亿美元)
根据EvaluatePharma 的统计,全球新药研发支出在2011 年达到了1,350亿美元,相比2010 年增长了70 亿美元,增长率为4.9%。同时EvaluatePharma预计2018 年全球新药研发支出将达到1,490 亿美元,2011 年至2018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5%。全球新药研发市场已从2009 年世界经济危机造成的研发投入低谷中走出,虽然欧债危机及其后续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全球新药研发市场的复苏,但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药研发市场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趋势。全球医药研发市场前景依旧光明。
新药研发是全球制药行业创新之源,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制药公司对于创新药的积极态度为医药CMO 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
(2)部分重磅药物专利逐渐到期,为医药CMO 行业创造快速发展的动力
目前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许多重磅药物专利将陆续到期,新药研发的高风险性和高回报性决定了新药在专利保护期内的高收益性。然而一旦创新药专利失去保护,在低价仿制药的冲击下其售价会大幅度下滑。届时原料药成本重要性开始显现,占最终药品售价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成为左右原研药厂和仿制药厂盈利能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原研药厂在财务压力下更倾向于寻求专业的医药外包以达到工艺优化、降低成本的目的;仿制药厂则希望抓住此机遇打破传统欧美药企的垄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下表列示了EvaluatePharma 统计预测的自2004 年以来创新药专利到期后对其产生的冲击和影响:
根据EvaluatePharma 的统计,2012 年是创新药专利到期的高峰,有价值670 亿美元的药物受到影响,潜在收入损失为330 亿美元。其中就不乏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生产的Plavix(2011 年全球销量71 亿美元)等畅销药物。2011 年-2018年间,专利到期的药品销售额总计预计高达3,310 亿美元。
跨国制药企业正在积极梳理旗下药品清单并寻求专业外包、逐渐依赖医药CMO 企业的专业能力优化制药工艺,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甚至部分企业已发展为虚拟制药企业,核心业务转向研发和销售。在这些药品清单中,不仅包括专利已经到期的药物,更包括了获批上市不久的创新药;仿制药厂则希望与医药CMO 企业合作,借助其专业的制药工艺,在第一时间推出仿制药产品渗透包括新兴国家在内的全球医药市场。
在此背景下,有着深厚技术积累的医药CMO 企业可顺势帮助客户优化制药工艺、大幅度降低药物生产成本,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与各类制药企业进行合作,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使得众多具有良好疗效的高价药物价格得到有效降低,使得普通病患能承受,具有极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近些年来部分制药公司受制于财务和流动资金压力,纷纷外包研发和生产部门以控制其供应链,寻求专业的医药外包服务机构的帮助,促进医药CMO 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全球医药市场的专业化外包已从临床阶段新药的开发延伸至商业化阶段已上市药物,包括了新获批上市的药物和专利到期前后的药物,医药CMO 市场容量进一步扩大。
医药CMO企业能够以前沿的制药技术和广阔的技术运用前景帮助制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稳定供应链,这是任何医药CRO 企业、制药企业或生物技术公司所无法比拟的。根据Business Insights 的预测,未来5 年医药CMO 行业将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11。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