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中国地热能行业运行现状、发展前景及应用方向分析
2016/9/30 10:28:12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一、地热能行业运行现状分析2015年,我国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合计4.94亿平方米,全国地热能供暖实现替代标煤1450万吨;同期地热发电约1.35亿千瓦时,实现替代标煤4.13一、地热能行业运行现状分析
2015年,我国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中深层地热供暖面积达到1.02亿平方米,合计4.94亿平方米,全国地热能供暖实现替代标煤1450万吨;同期地热发电约1.35亿千瓦时,实现替代标煤4.13万吨。加上用于种植、养殖及洗浴等共实现替代标煤2000万吨。经过多年的地热资源开发,我国地热利用连续多年位于世界首位。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地热能的可利用效率最高,利用系数达到80%,能够在治理雾霾、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1、开发加快
地球上火山喷出的熔岩温度高达1200℃——1300℃,天然温泉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100℃——140℃。这说明地球是一个庞大的热库,蕴藏着巨大的热能,地热由此产生。
据不完全统计,仅12个主要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就高达8532亿吨,可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2560亿吨;我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折合标准煤高达860万亿吨,相当于目前全国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中国的地热利用也走在世界的前列 目前我国中低温地热资源每年直接利用的能量在近20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地源热泵所利用的浅层地热开发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内已跃居世界第二。
当前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分为发电和直接利用两个方面。高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发电;中温和低温地热资源则以直接利用为主;对于25℃以下的浅层地热能,可利用地源热泵进行供暖和制冷。
相较于发展迅猛的风电、光伏,近年来,我国地热能的发展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而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以及强大的环保压力,地热能的优势再度被提及,其开发利用的速度也将加快。
一直以来,地热都被用来发电,而忽略了地热的直接开发利用。有分析人士指出,与地热发电相比,地热开发的直接利用有三大优点 一是热能利用效率高达50%——70%,比传统地热发电5%——20%的热能利用效率高出很多;二是开发时间短得多,且投资也远比地热发电少;三是地热直接利用,既可利用高温地热资源,也可利用中低温地热资源,因之应用范围远比地热发电广泛。
相比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地热虽同属清洁能源,但是它不受昼夜温差、气候变化的影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且地热能的适用性很强、利用方式多样、运行成本低,这些都非常符合市场对新型能源的呼唤。
目前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将逐步转为以水电、核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主。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以后的能源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重新给予认识和定位。
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中国对2030年的碳排放强度和达到峰值的期限都做了承诺,预计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对于治理雾霾而言,社会各界已形成共识,就是要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目前多数观点认为燃煤锅炉和散煤燃烧是造成雾霾的重要诱因,而利用地热取暖替代燃煤锅炉取暖可以有效减少雾霾。这对于地热的开发利用也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助推力。
对于地热能在未来能源格局中将扮演的角色,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援引有关数据预测,2050年世界发电结构中清洁能源将占主导地位,其中地热能将占5%以上,并将逐步提高占比。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国地热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30万千瓦、220万千瓦和1900万千瓦。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正以平均每年12%的速度增长,但与丰富的地热资源相比,地热利用尚未达到规模。目前我国每年开发的地热能不到年可利用量的千分之五,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替代燃煤的潜力巨大。而地热资源开发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支撑。
2、技术急需完善
地热能和其他新能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属于矿产资源,需要进行水文地质矿产勘察,然后通过地热钻井进行开采。无论是什么形式的地热资源,比如热矿泉水、蒸汽还是土壤热源,都需要地热钻井,可以说,地热钻井是地热资源转化为新能源被利用的必需手段。
通过钻井,向地下几百米甚至几千米索取能源,传输到地上,进行各种地热利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程序。地热井工程一般时间很长,工程投入资金也很高,但这一阶段的工程关系到地热能开发的成败。从目前来看,我国地热钻井技术还有待于提高。
除了钻井技术之外,我国地热的勘察工作也较为落后。一些地热开发区没有进行正规的地热勘察工作,为了满足商业目的,直接进行地热钻井,虽然有一定的商业式地热资料,却缺乏科学的精度,从而影响对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的分析与评价,盲目开采,不但无法达到长期利用收益的效果,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增加开发的风险性。
由于国家对地热资源勘察的投入不足,全国地热资源的总量一直是个概数,各地区的地热资源状况也大都是模糊的,以至于常常出现部分地区的地热开发和利用已经展开得如火如荼,但该地区的地热资源状况尚未进行勘察和评价的情况出现。
除了技术层面之外,我国部分地区的地热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统筹部署,以致于到后来造成了资源浪费。
由于一些自发的开采项目,缺乏科学的规划与指导,导致开采分布过于集中,而开采量也没有经过科学规划,开采后不进行地下水的补充,最终造成地下热水资源水位和水温下降,影响开采后的收益,同时也破坏了资源存在的环境,影响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地下水资源如同蓄电池,可再生是在一定程度下实现的,因此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合理布局,长远规划。
一直以来,地热业内就普遍呼吁要科学化布局,建立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体系,通过大数据整合特高地热能源利用率,平衡建设成本与后期收益,来促进行业发展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业内人士指出,需要从开展资源评估、建立监测网络、建设开发利用技术支撑体系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3、仍需政策扶持
要使得地热能获得大发展,只是单纯地提高技术还是远远不够,它更需要国家政策支持。
在新能源大家族里,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相比,地热资源是最现实的且最具竞争力的能源之一。地热能是非常好的一种能源,但往往没有被认识到,国内的重视程度和普及面远远不够。
以地热发电为例,地热发电要发展,“需要摸清地下资源量、突破地上技术。尤其是除了规划还要配套相应的政策和体制,否则很多制约地热能开发的部门利益将难以厘清。
为推动行业发展,编制“十三五”国家能源发展规划,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1月委托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进行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专门性地热资源管理法律或行政法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亟待完善,主要表现为 地热能开发利用管理分散,部门职责界定不清;热能开发存在一些开采无序、利用低效、资源浪费和破坏生态的现象。
在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没有明确优先使用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与风电、太阳能发电相比,缺乏统一优惠的政策环境;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不足,难以满足大规模开发的需求。
地热资源的法律概念模糊,缺乏统一的立法,且存在地热资源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地热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不利于地热行业的发展。地热就像是新生的娃娃,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拉一把手才能茁壮成长。
二、地热能市场前景及应用方向分析
1、我国地热能发展前景分析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峻的环境和气候问题,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全面系统推进的关键时期,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早已成为当务之急。在近日由全球契约中国网络主办的“2016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峰会”的绿色分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热中心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石化原副总经理曹耀峰表示,地热资源应在今后大气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带来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中国经历了近30多年的快速经济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尖锐。我国不光是人均资源(水、耕地、矿产资源等)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环境的容量也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80%的人口居住在“爱辉-腾冲线”以东的国土上,东部的土地面积约为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30,在这个区域每年消耗全球煤炭的40%,即在东部的单位国土面积上消耗的煤炭(称为“耗煤空间密度”)是全球平均值的12倍。“碳排放空间密度”已是全球平均值的6倍。这是导致我国出现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未来地球可持续发展呼唤着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而这个转变的基础是新的能源革命 告别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
为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为治理已经蔓延全国的雾霾,亟须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和清洁能源。
地热能利用的发展态势亟待升温。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浅层地热能供暖面积达到3.92亿平方米,经过多年的地热资源开发,我国地热利用连续多年位于世界首位。
地热资源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以后的能源结构调整、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需要重新给予认识和定位。目前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将逐步转为以水电、核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为主。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后,中国对2030年的碳排放强度和达到峰值的期限都做了承诺,预计地热能在“十三五”规划中将实现替代标煤7210万吨,对应减排二氧化碳1.77亿吨的目标。地热能的黄金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关于地热产业,国家已经列入“十三五”规划。2016年中国工程院设立了一个重点咨询项目,名为“中国地热产业规划和布局的战略研究”,该重点项目2016年6月20日正式启动。以秦岭-淮河为界,北方集中供暖、南方不供暖的方式已不符合现实需求。有专家提出,供暖线要向南延。因此,在供暖需求日渐强烈的情况下,清洁的地热采暖成为最优选择。
我们预测,地热行业未来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2、地热能市场应用方向分析
地热能的应用十分广泛,既可以通过温泉开发、地热供暖、地热农业进行直接利用,也可以进行地热发电,转化为高品位能源,甚至终将转化为移动能源。地热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四个主要利用利用,终将成为地热能市场中的四大支柱。
1、温泉地产
温泉地产并非单纯的温泉沐浴类的旅游项目,而是将温泉作为一个地产的核心项目,对温泉资源进行全面规划,多方位开发,综合利用,全面经营。将温泉的疗养、健身、休闲、娱乐、社交、生活用水等多方面功能,集中到温泉地产项目中,将温泉景区变成一个生活化的高品位体验区域。地大热能认为温泉地产开发致力于实现温泉旅游项目与周边地产的和谐配套,是一种复合型旅游地产开发模式,提出合理的温泉项目区域规划,不断开发温泉在地产行业中的价值。
2、地热供暖
利用地热能进行供暖,是未来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持的需要。燃煤型锅炉供暖因消耗化石能源及造成污染,必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新能源中,地热能是进行都市建筑集中供暖最具优势的绿色能源。同时,采用地热井与燃气调峰、热泵联合供热设计方案,降低地热排水温度,可以使地热利用率就达到9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地热水的使用量大大缩减,达到了节省能源的效果,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地热发电
地热发电是地热能间接利用的主要形式,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地热发电。地热发电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经济需要,更是一种对未来几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关键能源投资。中国的地热发电沉寂了20多年,目前除了羊八井地热发电站闻名世界外,其他改革开放初期建设的地热电站已经因种种原因停产了,这既受当时经济环境影响,也受地热发电技术限制。经过多年来的地热技术发展,中国已经具备了地热发电的各方面优良条件。
2014年,美国利用地热发电的总量达到了352.5万千瓦。紧随其后的是菲律宾和印尼等国。
中国的地热发电,正处在一个“爆发式”发展的前夜,各地的地热发电项目都在酝酿成长,未来中国的地热发电,必将有迅猛的发展,与国际接轨,与国际地热发电大国比肩。
4、地热农业
中国的地热农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基本是试点经营,并未形成规模,但近几年来,地热农业逐渐开拓了新的利用经营模式,并创造巨大的经济利润,随着地热勘察和地热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地热资源的开发得到进一步扩大,地热农业也将随之发展起来。地热农业所需要的地热水温度并不高,很多地热尾水都可以利用。
与此同时,地热农业的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地热养殖热带鱼、地热种植蔬菜、花卉、重要、养殖场进行地热孵化。在近期的《粮食和农业领域地热能的利用》中,还鼓励发展中国家利用地热能进行粮食烘干和贮藏。
不仅在地热勘察和地热钻井技术方面有着国际一流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开发经验,在温泉区域热规划、地热供暖、地源热泵、地热发电等各个领域,都积极开拓,通过地热开发实践,积累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顺应地热行业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开发地热能的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模式。在未来的地热开发进程中,地大热能跟进时代脚步,作为地热行业的先导企业,必将促进地热能行业的飞跃式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
- 热点资讯
- 24小时
- 周排行
- 月排行
- 森鹰窗业亮相零碳建筑大会,共话零碳未来
- 2024中国“AI+”产业与创新发展领袖峰会成功举办,AI觉醒岛引领AI时代风口
- 如何让校园足球“热”起来实现持续发展?多地积极实践交出精彩“答卷”
- 冰雪旅游季开启 多地冰雪旅游项目纷纷上新
- 《善建成长·总台春晚蛇年压岁金》正式发布!12月10日起售!
- 携手中国电信共创新生态,vivo亮相2024数字科技生态大会
- 2024“登场皆为英雄 寻味南昌美食” 南昌美食推广(南昌站)活动成功举办
- 三年技术积淀!iQOO Neo10 Pro用“双芯”实力领跑双芯时代
- 2024年中国夜间旅游总花费预测达1.91万亿元 夜经济“点亮”消费新空间
- 一口醇厚绵滑 茉酸奶新品“醇金奶皮子酸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