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17年中国印染助剂行业发展分析
2016/12/16 10:30:17 来源: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 【字体:大 中 小】【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核心提示:纺织印染助剂产品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印染的添加剂,用以改善纺织印染品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是精细化工产品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技术,属于化工和印染的边缘科学,具有以下行业特点:1.固定投资少,附加值大,利润大纺织印染助剂产品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作为纺织印染的添加剂,用以改善纺织印染品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纺织印染助剂行业,是精细化工产品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技术,属于化工和印染的边缘科学,具有以下行业特点:
1.固定投资少,附加值大,利润大
助剂是精细化工的一个小小分支,具有精细化工的一切特点。其固定资产的投资与其产品特点紧密相关。众所周知: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品种多,吨位小,其生产方式也不同于其它有机化工和无机化工,具有流程短,单元反应少,大部分采用复配技术、乳化技术等,其合成仅限于关键性原料,即核心技术,其产量更小,其设备通用性强,因此主题固定资产投资远远小于其它化工行业。
另外,印染助剂由于设备少,建设周期短,大部分原料从市场采购,采用复配技术,生产周期短,因此,具有投入少,产出快,见效快的特点。
印染助剂是针对特殊的用户群设计的产品,是化工产品链中的最末端,其生产工艺虽然简单,可附加值极高,技术含量高。从国际看,世界100家大型化工公司的销售利润率的统计结果也表明,高利润的企业前10家均为精细化工,体现了精细化工工业投资少,投资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
2、多品种、小批量
印染助剂产品的专用性极强,其用户是另一个行业,针对不同织物不同工序,不同的生产工艺,不同的织物风格,设计不同的印染助剂,目前世界上印染助剂有近百个门类,多达1.5万品种,产量约280万吨,在中国也有1000多种,产量60多万吨,是其它行业所不能匹敌的。
这一特点与精细化工特点相符合,因为产品生产周期短,投资少,利润高,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快。另外纺织行业的多元化需求也是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之一。3、采用间歇式多功能生产装置,设备通用性强
化工生产的特点之一是通用性强,不象机械行业,其单元反应也不外乎N个单元操作,且设备都是标准件,通用性强,特别印染助剂,大部分采用复配技术,通用设备只是搪瓷反应釜,贮槽、离位槽等,在工艺设计中极容易设计成一套设备多种用途,以减少固定资产的投资,避免连续化大生产,采用间歇式生产,与市场贴近,按需生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大量采用复配技术
为了满足各种专门用途的需要,许多有化学合成得到的产品,除了要求加工成多种剂型以外,常常必须加入多种其他试剂进行复配。由于应用对象的特殊性,很难采用单一的化合物来满足要求,于是配方的研究便成为决定性的因素。采用复配技术所推出的产品,具有增效、改性和扩大应用范围等功能,其性能往往超过结构单一的产品。因此,掌握复配技术是使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5、对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要求高
纺织印染助剂属于开发经营型工业,在大力搞好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的同时,还需要花更大的力量去研究产品的应用技术和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对此十分重视,其技术开发、经营管理和产品销售(包括技术服务)人员比例大体为2:1:3,并且抽调业务素质好,最有实践经验的人,担任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把销售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计划和生产部门,以便修订计划,调整生产,确保产品的畅销,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印染助剂产业发展现状
1)印染助剂生产规模小分散生产我国纺织印染助剂每年销售额约200亿元,生产品种有30个门类,约1100个品种,主要品种200个,生产企业多达1200家,分布在各个行业中。其中以民营企业为主,合资和独资企业占10%左右,生产厂主要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而我国染料生产企业仅有300余家。且目前国内生产纺织印染助剂的厂点过多,过于分散,上规模的大企业不超过3家,众多小规模企业生产必然导致整体水平的低下,市场竞争力不强,国际市场占有率小。
2)染料生产与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各自为家纺织印染助剂除能增加纺织品附加值、提高纺织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外,对染料产品的配套使用和推广应用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外大的生产染料的跨国公司均有配套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如巴斯夫,科莱思、汽巴、拜耳等公司在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况且相当多的染料应用对象与纺织印染助剂的应用对象是相同的,因此其销售网络资源可得到合理利用,其销售成本可得到降低。相反,国内染料生产企业基本不生产纺织印染助剂且国内纺织印染助剂企业也不生产染料。从长远看,这不利于染料的推广应用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内染料企业也应多元化配套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许就在染料生产企业的面前。
3)企业混乱泥沙混杂
由于大部分为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不同于大企业。在其管理上,制度不完善。部分生产厂家生产规模也达不到国际市场要求。这就驱使部分厂家为追求利润,在其生产过程中,过度追求低成本以达到的利益最大化,导致印染助剂达不到国际标准。竞争力不高,扰乱市场,迷惑了国际市场对中国印染助剂的发展前景,影响国内其他民营企业印染助剂的进一步发展。
2、解决方案
1)竞争中求发展
打开门户, 接轨国际市场。多年前还在担忧“狼来了”,在今天,却主动要把“狼”引进来。让国内的印染助剂连接通向世界的窗口,也让世界的印染助剂来冲击下国内的民营企业。面对机遇与挑战,是生存还是死亡,优胜劣汰。这必然会驱使国内的印染行业进行改革升级,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来一次洗新革面的企业调整。杭州传化化学制品有限公司无疑是众多中的佼佼者。其始创于1986年,一直以来依托精细化工和日用化工两大支柱产业,1998年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成为国内同行业中首家取得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于挑战的传化人最终让传化成为专业研究、生产、销售荧光增白剂的高技术精细化丁企业、以卓越的产品和雄厚的研发能力成为中国荧光增白剂的领头羊。
2)“对症下药”
世界各地区和国家需要纺织助剂的结构也很不同,欧洲的情况比较有代表性,大致为纤维与纺丝用助剂占9%、织造与针织用助剂占 5%;前处理剂占7%、染色助剂占19%、印花助剂占10%、后整理剂占39%和通用助剂占11%。鉴于世界纺织助剂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纺织印染助剂制造业的发展,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的纺织印染助剂产量与纤维量之比为15:100,世界平均水平接近7:100,面对错综复杂的印染助剂市场,要“对症下药”,找准需要,抓住市场。
3)企业生产经营的多元化
我国的印染助剂生产是随着纺织印染工业的发展而进步的。90年代以来新型纤维的开发、纺织技术的创新、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都迫使纺织工业寻求新的助剂,新的经营模式。从开始进口到全国性的研制和生产,逐步形成了化工和纺织工业相互交叉的印染助剂生产行业的雏形。日新月异的今天,产品朝着高档、舒适、健康及生态绿色方向发展。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趋势有四大方面:根据新纤维的发展开发相应配套助剂;采用复配技术,增加助剂的多功能性和高功能性;利用高新技术产品来补充和完善传统的纺织印染助剂产品;开发环保型助剂。为适应新的发展趋势,纺织印染行业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的血液,以维持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总之,印染助剂的发展走的是一条信息化高新技术化的多元并营道路,需要在前进的道路中不断的探索发现,以求更高更好的发展。
2010-2014年纺织工业用的其他整理剂、助剂等制剂进口情况
年份金额:美元数量:千克2010244,961,37971,218,4592011268,154,29965,429,9222012228,342,77958,873,4992013239,880,91959,550,6932014233,533,81658,784,026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2010-2014年纺织工业用的其他整理剂、助剂等制剂出口情况
年份金额:美元数量:千克2010111,767,89344,254,249201173,561,22030,453,385201270,660,66328,833,659201380,339,48231,806,638201471,582,47428,274,111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发展趋势
1、开发环保型纺织助剂
环保、绿色是发展的主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等国家政策和规定,以及人们对纺织品安全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染整行业大力推广环保、绿色、清洁工艺。除印染助剂和染料所要求的一般性能外,还必须满足一些特定的质量指标。如要求有良好的安全性、可生物降解性,不能含有环境激素、重金属离子及甲醛不能超过限定值等。
目前环保型纺织助剂在纺织助剂中的比例还不高,就世界范围来说大概不到一半,当然发展环保型纺织助剂同样需遵循“三E”原则,即效率性、经济性和生态性。据粗略统计近三年世界市场开发的新型环保型纺织助剂不少于1 900种,它们包括前处理剂、染色助剂、印花助剂和后整理剂等,都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低毒性、低甲醛或无甲醛,不含有环境激素、可萃取重金属的含量不超过允许限量、经还原不含有致癌芳香胺、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含量不超过允许限量等。
在以后的纺织印染行业,环保、绿色型印染助剂必将成为今后纺织化学品发展的主流。
2、开发多功能纺织助剂
清洁、节约型助剂将受青睐一企业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低温、高效、节能、短流程等助剂的开发将受到纺织印染企业的欢迎,也是今后纺织印染助剂的发展方向。采用比较突出的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复配增效技术和微乳化技术等开发多功能和高功能纺织助剂也是纺织助剂开发热点之一。
近年运用生物技术制造酶制剂发展迅速,有用于棉纤维退浆处理的淀粉酶,用于棉纤维光洁和减量处理的纤维素酶。用于棉纤维精练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也有用于丝绸脱胶和羊毛防缩整理的蛋白酶等。目前正在研究将基因工程用于酶制剂的开发上。又如由于开发新结构的纺织助剂投入太大,而且产生的三废污染严重,因此复配增效技术越来越被宠爱。据报道,国际市场上每年新增的纺织助剂中80%的新产品种采用复配增效技术制成。目前这种新技术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复配方式,另一种是内复配方式,主要采用前一种。再如把纳米技术用于纺织助剂中制成的纳米材料抗菌粉、远红外粉的特种助溶剂、纳米级乳液粘合剂等都起到了传统产品无法比拟的作用等。
此外特别关注的三防整理剂的研发也正在大力进行中,新型有机硅产品的研制,免烫整理剂,新型抗菌整理剂,高性能耐久阻燃剂的研制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邮箱:cidr@chinaidr.com。 -
- 直达16个行业